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茶房村的领路人

2014-07-25 09:26:41 来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赵晓翔)炎炎夏日,走进洛南县柏峪寺镇茶房村,移民高楼一幢幢,石坎梯田鳞次栉比,青翠的烟叶长势喜人,一株株核桃硕果累累,处处呈现生机勃勃景象。这一切要归功于洛南县柏峪寺镇社会管理办兼计生办主任、茶房村支部书记陈永春。
  千年旱塬引甘泉
  2013年5月7日,对柏峪寺镇茶房村群众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短短两年时间里镇上第四次为他们村选派来了村支书,看到选派来的村支书竟是个30岁出头的“碎娃娃”,大伙忍不住连连摇头。
  茶房村地处旱塬之上,全村832口人分散居住在两条沟三道梁上,群众用水靠涝池积水,麦子靠牛碾,没有稳定产业,人心涣散,2011年茶房村被定为村级农村城镇化推进村。作为村支书担子重、压力大,领导群众期望高,全镇无一人愿接这“烫手的山芋”,之前三位村支书曾连续辞职,面对这个局面,人们不免为陈永春捏了一把汗。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陈永春下定决心要干出个样来。面对陌生环境,村内复杂的矛盾,陈永春没有畏惧,他挨家挨户上门与群众谈心,帮群众下地干活,很快就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陈永春决心要为这千年旱塬引来甘泉。他争取到80万元资金,邀请水利专家确定好引水方案,带领群众日夜奋战,斩荆棘,搞爆破,挖坑基,铺管道,一米一米地艰难推进。凭着这股不服输精神,经过3个多月努力,硬是为这条千年旱塬引来了甘泉。二组雷兴民老人高兴地说:“我活了80多岁,没想到这流淌千年的洛河水还能上塬。”
  初战告捷,群众的疑虑打消了,换来了由衷的佩服。陈永春劲头更足了,他争取资金为村上通上动力电,为全村4个组铺上了通组水泥路,解决了千百年来群众吃水、出行、用电难问题。
  扶贫脱困新模式
  在调研中,陈永春发现茶房村土地虽然干旱,但人少地多,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些土地?如何帮助群众快速富起来?
  他结合茶房实际确定烤烟、生猪、核桃三大产业,用活用足土地流转政策,将平整、光照充足的田地化零为整流转给烤烟大户,将撂荒地、沟壑地栽植核桃和修建圈舍。陈永春在村里成立茶丰烤烟专业合作社、茶富养猪专业合作社、茶美核桃专业合作社三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产业大户+基地”的形式大力发展产业。同时,他争取资金修建了集箱式烤烟烘烤炉5座,铺设了2000余米烟水配套系统,修建烤烟机耕路,为群众免费购买核桃树苗,积极培育产业大户。截至2013年底,全村烟田由2012年178亩增加到1060亩,烤烟大户发展到44户,新核桃建园600亩,饲养生猪3300头,农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3500元提升到7329元。
  “后进村”变成“先进村”,群众们打心眼里喜欢上这位外来的“娃娃”村支书。
  走出农村城镇化新路子
  当前,城镇化发展出现了诸多争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愁。作为市县“一城四镇一村”的唯一一个整村搬迁村级示范城镇化推进村,在推进过程中,无成型模式去借鉴,陈永春也曾一度失去方向和信心。
  “苦恼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实干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陈永春告勉自己。根据县上总体规划,陈永春提出了重造茶房美丽新家园,建设洛河岸边第一村的目标。他出资带领群众到景村、古城等地参观,聘请城建、扶贫等部门为群众答疑,很快得到群众的支持。在陈永春的引领下,茶房新村建设工作顺利展开,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目前已完成投资1300余万元,一期80户的4栋移民安置楼已完工,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建成投用,文化广场正在紧张施工中,一个新型社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我决心带领茶房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通过三年时间把茶房建成新农村样板村,让群众和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面对将来,陈永春信心满满。

编辑:崔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