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印度对华反倾销最多:电信禁购仅冰山一角

2010-05-20 15:40:28

来源:时代周报

  的确,对于很多印度人来说,两国贸易关系最为不利的消息就来自日益增长的对华贸易赤字了。2004年,印度对华贸易还保持着17亿美元的顺差,到了2006年,就变成了41.2亿美元的逆差了,2008年,这个逆差更是扩大到112亿美元。

  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Nirupama Rao)2007年就对中印两国的贸易赤字表示担心:“印度只能在有限的时期内忍受对华贸易赤字,超过这个时限,贸易这项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就会出现消极的色彩。”

  “这(贸易赤字)本是国际经济交往中常见的现象,然而,印度政府却以此借机对华施压,间接地要求我国调整对印度的外贸政策,欲为其本国商品拓展我国市场人为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张立教授撰文分析道,在他看来,这种人为制造贸易摩擦的做法将成为达到影响别国内政目的的一种新策略或新手段。

  另一边,印度方面也屡屡以国家安全为由,在基础建设方面,将中国企业拒之于千里之外。

  2008年,印度拉贾斯坦邦比卡内尔地区古达附近的一处电站突然停工。在这家由一家中国公司承包的火力发电项目中,300多名中国员工由于没有办理到印方规定的许可证,被强令撤离工厂。事后消息指出,这个电站选址刚好位于印巴边境军事管制区内。按照印方规定,进入该控制区要办理许可证,然而,以往每个月都可以办理的许可证迟迟未到,最终,中国企业铩羽而归。

  “以前印度还曾经在北部东北部地区建水电站之类的,它都不让中国企业去。这次中国的电信设备它也是禁止,他们觉得中国电信设备威胁它的国家安全。”文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政府也确实打算在国内设立“安全禁区”,阻止来自某些“特定国家”的企业参与一些“敏感地区”的电力设施建设。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中印边境地区存在争议,印度又限制中国手机与玩具进口,中印关系正变得日益紧张,一些印度国家安全官员认为,印度需要增强自给自足的能力,以保护自己今后免遭中国侵犯。他们很担心“从中国进口的技术,会损害印度国家利益”。

  “中印关系的恶化可以追溯到2005 年7 月,当时美印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印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美印关系,从而忽视了中国的感受。这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其中包括2006 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印度冷冷清清的访问,以及两国在边界谈判上的缓慢进展。”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斯瓦兰·辛格分析认为,在他看来,中印两国的贸易摩擦,是两国政治关系深层矛盾导致的后果。

  一着不慎两边皆输

  不过,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一旦贸易关系摩擦不断,受伤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

  一名驻新德里中国官员表示,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已有多达10家中国企业不得不暂停电厂项目建设。“没有中国人,这些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他们(印度)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他说。中国南亚协会副会长文德富教授也表示,印度基础设施发展本来就非常落后,离开了中国投资,对它的发展反倒不利。

  与此同时,印度企业在中国大步前进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家印度企业来华投资了,包括了IT企业、银行,甚至还有法律公司,它们在很多领域,特别IT业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印度蒙纳什系统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副总裁,旅美BPO全球顾问Raj Sukhejar则认为,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丰富,价格比印度还便宜。

  “当世界其他地方还在为经济衰退而发愁的时候,中印正在向前走。不过,这两国大部分时间都是各自增长,而且现在的成长步伐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其实,这两个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需要的就是将这种愿景转化为现实。”《亚洲时报》表示。

  • 相关阅读
  • 胡锦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今天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他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

    时间:05-20
  • 第二轮中美对话被赋更多期待

      专家提醒:警惕美以淡化人民币升值的“高姿态”压中国全面开放  即将于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 ED )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中美关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