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6月19日)晚间正值世界杯如火如荼,央行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增强汇率弹性”的公告犹如一道空降的闪电冲击着全球。时隔五年后,人们似乎又看到了重启汇改推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可能。一时间,从上海、香港到纽约华尔街的各个角落无不在交流着此事。
不过,本周人民币在推进汇改后的“处子秀”却打乱了市场之前的预期,不仅以剧烈波动 “面世”,更呈现出双向波动这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新特色。
利好还是市场过度反应?
央行上周六晚间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指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央行时隔5年后再度推进汇改,无疑出乎很多人预料,在走强的汇率升值预期下,地产、航空和银行等相关板块股价也水涨船高。本周一(6月21日),上证指数高开4点后涨势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中航空板块中多只权重股均暴涨,南方航空更以涨停收尾。而地产和银行板块更现井喷之势,其中申万地产指数大涨4.6%,申万金融指数则急升3.5%。一时间,2005年汇改下人民币单边升值推动大盘踏上牛市的盛景似乎又得以重现。
不仅A股反应强烈,商品市场甚至海外市场也纷纷以创近期新高来回应。数据显示,周一美原油期货价格上扬0.45%至每桶78.61美元,盘中更攀至每桶79.94美元的近一个月来新高。国际金价虽然收盘小幅下跌1.83%,不过盘中仍强势创出每盎司1265美元的历史新高。而作为全球股市灯塔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同日则于盘中触及10594.16点,较6月8日收盘价已疯狂反弹5%。
“市场当时确实过度反应了,”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 《每日经济新闻》指出,“借汇改炒市场的理由怎么看都不太充分,如果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话,那么在当下国内经济仍处于复苏并且不排除下半年增速放缓情况下,汇率升值无疑将打压出口进而对经济不利;若押注人民币贬值,那么热钱涌入预期走低更不可能推高股市、地产等资产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沿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推动热钱流入,央行加息时点或提前到来这一逻辑,货币市场资金面本周更快速呈现出“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其中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大幅拉升。截至25日11时30分,1周Shibor利率报3.1458%,本周已累计上扬46BP;2周Shibor利率报3.1942%,本周上行 45BP;1月 Shibor利 率 报4.0525%,本周竟上行70BP。据统计,除隔夜和1周Shibor外,其余6大期限品种利率均创下至少1年半来新高。
人民币惊现宽幅、双向波动
如果说人民币汇改“蛰伏”五年再启让市场意外的话,那么人民币现汇本周的走势更是让不少专家大跌眼镜。
6月21日,风云突变,人民币汇价一改此前平稳走势。截至收盘,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7978,收盘接近当日千分之五的浮动上限。同时,收盘价亦创下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新高。相比之下,上周五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仅0.04%的涨幅就逊色不少。
而就在人们看好人民币就此踏上单边升值之路时,人民币却杀了一个回马枪。周二,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813,收盘下跌0.23%,将前日涨幅一大半强行吞回。从周三开始,人民币汇价又坐回升值的轨道上并连续3个交易日上扬。昨日(6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开盘后快速走高,最高一度创出汇改来新高6.7856。数据显示,6月23日~6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依次上扬0.02%、0.17%和0.17%。据统计,本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0.4%,创自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周升幅。
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同样表现在中间价上。据央行网站显示,本周以来仅周二和周五人民币对美元有明显上行。其中周二(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980,较前日上涨0.04%;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则报6.7896,较前日大幅升0.03%。除此之外,周三该中间价下跌了0.02%,而于周一和周四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几乎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