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被降级,天不会塌下来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不必过于看重美国信用“降级”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只是在“找平衡”。因为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不乐观,而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时,标普对欧洲许多国家的信用评级一直在降,如果这次仍对美国维持AAA级最高评价,将会招致对“不公正”评级的不满。事实上,另外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仍对美国维持了最高评级。
知名金融分析人士、《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则认为,大家都在担心,以为美国国债被降级天就会塌下来,其实可能性不大。在标普降低美国信用评级的同时,美联储和监管部门已联合通知各大金融机构,评级降低不会改变美联储和监管机构对银行损失拨备的要求,不会影响国债及国家担保的各类债券的风险评估。这就意味着,可以“忽视”评级公司的“降级”行为,美国国内投资人不会有明显的行动。
他表示,美国评级降低,也不会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国际投资人仍将持续购买美国国债,无论它的评级是AAA或BBB。这是国际货币储备制度决定的,无论是各国央行还是主权财富基金,或是金融机构、私人投资者,“谁持有美元,谁就必然购买美国国债”,这样一种强制性、自动性的美元回流制度体系,短期内难以撼动。
有分析人士称,到期“承付利息”的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家信用、美元信用的根本保证,一旦美国国债这种金融市场的“核心生产资料”的根基动摇,那么整个华尔街将陷入崩溃的边缘。对中国来说,持有美元现金的风险,远远大于持有美国国债,因此在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之前,中国可以在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品种和期限上适当调整,而不应大笔抛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撰文称,在美债危机期间,中国不排除必要时通过正常的市场操作来伸张自身的利益。而从长期看,中国应当尽快建立海外投资委员会,加快外汇的战略性运用。
他建议,中国的海外投资委员会应集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的智慧,瞄准2020年或2030年中国崛起所缺各种物资资源,组织金融机构、企业甚至民间个人力量,加快战略性物资的运用和储备,允许和鼓励企业等用人民币购汇,即可减少市场上的货币存量,又能减轻国内通胀的压力。
宋鸿兵认为,海外美元持有人要拿手中的美元,去美国直接购买核心资产或重要公司,这种想法不太现实,美国政府不会同意。相反,对于中国这样持有巨额美国债券的国家,如减少美债持有,则可以拿美元回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股权,“在国外买不到优良资产,在国内还不能剪些外资羊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