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提出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垄断行业和公共领域。
同一天,广东省政府发文,要求调整今年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工作方案,重点涉及18个重大项目进度安排。
这被本地专家解读为粤府开始加大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彭澎认为,既然国务院政策重点已调整为稳增长,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广东就必须转变。在广东经济增速依然处在回落通道的当下,选择部分重点项目推进,是广东“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调整18个项目进度
5月18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北就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时,主持召开了由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参加会议。
在上述六省中,一季度除广东经济增速只有7.2%,低于全国8.1%的增速以外,其余五省增速均在全国增速水平以上。因此,当温家宝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时,广东就面临更大的增长压力。
2011年,广东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达5.3万亿,增速10.0%,经济总量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近1/9。因此,要稳增长,经济总量大,增速回落严重的广东必需改变目前的经济形势。
广东省此次选择调整的18个项目,主要为涉及“铁工基”的建设项目。
其中,涉及铁路和基础设施类的项目达15个,包括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深港高铁、沿海铁路和广州白云机场扩建等项目;此外,还有广汽集团超千亿元特大型汽车制造项目、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等项目被调整。
记者注意到,由于受此前铁路投资整体萎缩影响,广东相关铁路项目均未能按照此前的安排顺利推进。此次广东政府的意愿,则是明确要求加快项目申报或建设进度。
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续建项目,启动七号线、八号线北延段、十四号线首期、二十一号线及知识城线(原十四号线支线)建设;要求到2012年底,广州城际铁路争取全线开通运营。
此外,对广汽集团超千亿元特大型汽车制造项目以及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项目,文件也要求加快建设进度:汽车项目要求今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则要求年底能开工建设。
“增长动力”之辩
今年初,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广东省主动将2012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8.5%,并希望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完成增长质量的提升。
但今年前四月的数据显示,广东主要经济指标依然疲软,这让其完成增速8.5%的目标形势颇为严峻。
而事实上,广东所遭遇的经济增长困境,是当下中国经济困境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