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经开区2012年度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安排的第一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正式发布,来自区内企业的88个项目,获得管委会348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发展,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5年以来,已累计对企业扩大产能、技术改造、协作配套、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等领域的500个项目,扶持资金3亿元,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有力拉动了区域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截至5月底,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全市五分之一,排名全市第一。
挖掘内生动力
助推工业稳中求进
5月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努力把西安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战略目标,这令以发展工业为立区之本和强区之基的经开区备感鼓舞。作为加快西安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承载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先锋,近年来,经开区发展规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实力跃居西部22个国家级经开区第一,并探索出一条切合西安实际、具有独特优势的本地工业振兴之路。
“在我们实施的一整套产业促进政策中,扶持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其对企业内生发展的‘撬动’作用将呈现出‘裂变式’反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学民表示,扶持资金固然有限,关键在于表明了管委会支持企业的态度和立场,分担企业一些压力和风险,进一步坚定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经开区2012年度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专项支持的88个项目,共拨付资金3480万元,带动产业投资19.67亿元,将为经开区新一轮跨越发展不断释放增长潜能。
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计划启动于2008年,有效应对了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区内企业的冲击,实现了危机之年区域经济的稳健增长。
经开区也从中认识到,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除了需要管委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一般的企业纳税或发展达到预定目标时,政府机构给予的奖励和补贴不同,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主要是用于支持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发展能力进行的投资。“奖励和补贴是针对企业发展结果而设定的,属于‘锦上添花’,而主导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是针对企业发展过程设计的,更像是‘雪中送炭’。”经开区经贸局局长南永春介绍,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但是这却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开区刚刚进行了2010年度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计划58个项目的验收,系列项目总共带动企业投资71.46亿元,拉动企业融资贷款2.93亿元。支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占到2011年工业总量的20%。正是连续五年对企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支持,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这些专项扶持项目起到了区域经济“定海神针”的作用。
截至今年5月份,经开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9.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71亿元,占西安市总量的五分之一,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健增长、逐月提升的良好态势。
实施动态管理
提高资金扶持绩效
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确保扶持资金切实为企业发展增强实效,在五年的探索实践中,经开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项目动态监控管理体系。
据管委会经贸局介绍,对于申请专项扶持的项目,经开区都要组织评审。评审的专家不仅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还有熟悉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行业专家;评审过程中,不仅要对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审核,同时也对项目的市场前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情况进行把关。在6月份举行的2012年度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项目评审中,矿用无轨胶轮车车轮研制、重型汽车转向节一次锻造成型研制等5个项目,因为技术水平不高、企业自身实力太弱、市场前景不好等原因没有通过评审。一位行业专家说,有的企业自身对技术研发的把握能力不强,对其中的风险认识不足,很容易出现投入失败的情况。我们不推荐这些项目,既是对开发区负责,也是对企业自身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