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24日,中国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延续前六个月的下滑态势,1至7月份同比下降16.1%。“央企过冬论”再次升温。
国资委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34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4%;上交税费总额12625.7亿元,同比增长13.8%;累计实现净利润4593.8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至6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实现净利润693.7亿元。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2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七月利润下降主要是因经济形势严峻。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资委已多次公开提醒央企,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此前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已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三到五年过“寒冬”的准备。
有经济学家分析,不少央企为了避免“被过冬”,加大了海外投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在境外和港澳地区设立境外单位的99家央企的资产总额为2.66万亿元(合4220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50.4%。中国石化公司董事长傅成玉22日在海投会上称,截至目前,中国石化海外资产总额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央企整体盈利下降幅度较大,但也有不少企业日子相对好过。中国石油23日宣布,上半年实现营业额10466.61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净利润620.24亿元,同比下降6%。(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