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原油进口量突破2.7亿吨 中国亟需应对高油价

原油进口量突破2.7亿吨

2013-01-11 16:38:54

  中国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维持高速增长,原油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集团高级副总裁蔡希有坦言,目前公司外购原油量占比已经超过80%,资源瓶颈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能源研究机构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预判,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

  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助理钟韧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总量可能超过7亿吨,其中三分之二都需要依靠进口。

  在进口量增长的同时,高油价给中国带来的进口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已达2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南郊石油商务年会上,多位参会专家普遍预判,2013年国际油价仍处于上升通道,高油价的烦恼仍将困扰中国。

  在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黄少达看来,2013年全球石油整体供应或维持充裕。对中国而言,石油供应并不需要特别担心,相比之下,更需要认真面对的是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风险。

  黄少达判断,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复苏以及地缘政治危机等因素将对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带来影响。如果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地缘政治维持胶着,2013年布伦特油价或维持在每桶108-115美元;倘若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恶化,2013年布伦特油价或跌至每桶100美元附近;倘若美国经济回暖好于预期、地缘政治局势恶化,2013年布伦特油价或上冲至每桶120美元。

  近年来,美国政府连续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资金流向原油期货市场。实际上,自2012年12月中旬美国推出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的三周内,纽约原油期货投机基金净持仓量连续上涨,累计涨幅接近20%。

  易贸集团副总裁钟健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点燃了高盛、美林等国际投行做多油价的热情,也为它们提供了资金支持,预计2013年国际油价仍处于上升通道,纽约原油期货最高月均价同比增幅或接近20%。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中国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际油价带动下,上海地区93号汽油每升价格从2009年的人民币4.95元上涨至人民币7.75元,4年累计涨幅超过50%。

  钟健认为,原油多数是以美元计价,国际油价走高可以吸纳大量过剩的美元,这对美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益的。而对中国,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紧密挂钩,2013年如果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中国成品油价格也将随之水涨船高,输入性通胀的风险需要警惕。

  在专家看来,发展清洁高效的可替代能源是应对高油价烦恼的有效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记者,中国已经把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不断提升。(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约旦拟提高油价弥补赤字引全国民众抗议

      据台湾“中广网”11月14日报道,约旦政府13日宣布将调高油价,以弥补国家高达5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该决定随即引发全国各地民众激烈抗议,同时民众还打算发起全国大罢工活动,并要求总理下台。  约旦...

    时间:11-14
  • 高油价下 你要为不良开车习惯埋多少单

      油价破8,买车还是不买车,这是个问题,而有了车怎么开,也是个问题。有时候,我们一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油费支出。这笔账,还是请专家来给我们算算。  “包”一次头,钱包溜出...

    时间:05-09
  • 高油价倒逼中国社会向绿色节能转型

      在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经过20日的油价调整,油价已经全面“破8”。专家指出,廉价能源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持续高油价将倒逼社会向绿色节能转型。  物流运输、私家车主最负重  油价持续上...

    时间:03-22
  • 国际能源署对高油价表示担忧

      国际能源署5月19日发表声明警告高油价正在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并敦促石油生产国采取行动,以避免市场供求的紧张。  国际能源署理事会5月18日和19日召开了例行季度会议,研究了石油市场走向及对全球经...

    时间:05-20
  • 利润市场双诱惑 高油价难挡SUV、MPV火爆

    一边是不断上涨的国内成品油价,一边是风景大好的国内SUV、MPV市场。这就是2010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真实写照。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 SUV、MPV继续火爆,销量同比分别增...

    时间:05-07
  • 高油价来得不是时候?

      时隔5个月之后,国内成品油价终于迎来年内首次调整。国内各地汽、柴油零售价格经过此番上调后,均创下历史最高位。中国正式进入高油价时代。  尽管发改委随即解释,称这次调整国家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成品油...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