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银行间资金面骤紧令人忧 流动性风险值得警惕

银行间资金面骤紧令人忧

2013-06-13 15:03:27

  月初至今,受准备金补缴、外汇占款下降预期、债市监管升级和端午节前资金备付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利率节节攀升,短期流动性几近枯竭。

  当日,上海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大涨231.2个基点至8.294%,各期限同业拆放利率全线攀升,资金面骤紧令人担忧。

  新债发行流标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中午11时30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攀升。其中,隔夜、1W、2W、1M品种分别大涨231.20BP、152.00BP、249.80BP、125.15BP,行至8.2940%、6.6570%、7.7400%和6.3415%的高位。

  “银行间市场今天究竟有多缺钱?且不提SHIBOR再创新高,A股亦因此再度掉头向下大跌。”一位商行交易员无奈地表示:“今天的市场已经疯了,大家只借钱,不谈价格!”

  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就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资金面严重‘脱水’甚至使得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了违约事件,6日不少交易员直到收市前最后关头还在试图借钱,这也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资金面骤紧加剧的“牺牲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6日招标的200亿元6月期金融债惨遭“滑铁卢”,最终仅获得115.1亿元的认购,投标倍数为0.576倍,出现罕见流标。

  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告诉记者,“这都是资金面惹的祸,6日隔夜SHIBOR跳涨了136个基点,大家都忙着去借钱了。”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前瞻性地看,无论是银行间还是实体经济,资金面边际上趋紧的拐点正在逐渐出现,尤其是银行间市场。在此情况下,现阶段资金面料对债市形成明显利空。

  公开市场输血千亿元

  需指出的是,尽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较大,且当周实现流动性净投放1600亿元,但这对目前的资金面来说,无疑显得“杯水车薪”。

  “本周,资金紧张程度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各机构对未来资金面的判断更趋谨慎。”宋球红认为,造成目前流动性深陷困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外管局此前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外汇贷存比补充外汇头寸,限期为6月底,这部分头寸补充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可能在6月的影响最为显著。

  其次,在美国QE缩量预期下,近期海外市场发生变化,美元逐渐走强,令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新增外汇占款规模的下降幅度很可能超出市场估计。

  再者,由于监管加强,理财与自营之间不能交易,季末理财续接存在技术上难度,机构对此情况应对经验不足,也有可能导致提前准备头寸,资金融出意愿下降。

  不仅如此,6月5日例行的银行准备金补缴、端午节假期造成的备付压力,以及商业银行季末、年中考核,均是触发资金面紧绷的重要原因。

  “预计伴随节后资金的回流,银行间资金面压力能得到一定的舒缓。”有券商交易员判断,“但下阶段仍需防范因监管措施(金融风险、约束套利行为)升级可能导致的资金面波动加剧。”

  需积极规避风险

  记者观察到,虽然银行间资金面本周“告急”,但央行并没有暂停周二、周四的央票发行,这显示出管理层在公开市场操作态度上的审慎,也值得投资者警惕。

  中信证券最新发布的债券市场月报指出,考虑到当前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状态,监管政策以及季末效应的叠加,可能使资金利率在6月份持续呈现偏高的局面,因此需要积极规避资金面趋紧的风险。

  “全月来看,6月下旬的流动性风险或更为显著,机构不宜对节后资金面有过高期待。”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屈庆表示:“放眼更长时间,7月份财政紧缩周期和法定准备金补缴叠加,资金偏紧的时间可能持续至7月中下旬。需要持续关注流动性紧张带来的市场调整压力。”

  • 相关阅读
  • 国库现金管理释放有限流动性 缓解中小银行资金“旱情”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由于受到中小银行的热捧,近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逐步走高。业内人士表示,该种产品既有效地缓解了中小银行的资金缺口,同时因为释放的流动性有限,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