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做“减法” 为外贸稳增长加码

做“减法” 为外贸稳增长加码

2013-09-25 09:16:31

来源:经济日报

图为忙碌的报关厅。

    在当前外部需求仍未有实质改善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外贸“加法”,首先应在通关环节上做好“减法”。

    南京海关隶属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关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分类查验、查验分流等一系列“组合拳”,打通了长期困扰企业“双报关”症结的“最后一公里”,让货物进出口既“管得住”又“通得畅”。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关在查验环节的探索,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启示:只要善于转变思路,老问题也会求解出新空间。

    “海关的新举措让我们的查验批次大幅下降,给我们带来了实惠,真是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张家港保税区南港轮胎公司关务经理蒋承瀚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外贸企业的心声。

    蒋经理所说的查验新举措,指的是海关总署等部门为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简化监管程序,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理念而推出的分类查验、查验分流等一系列“组合拳”。

    记者在张家港保税港区了解到,这些查验“减法”的实施,有效减少了通关的人工干预,在提高企业物流速度、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验分流有效提升效能

    长期以来,大多数进出保税港区和保税区的货物都是通过口岸海关进行转关,这一模式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货物在口岸海关和保税港区海关都有可能被捕中查验,二是由于口岸海关业务量大,监管任务繁重,一旦在口岸海关被布控查验,必然导致排队等待的现象频频出现,通关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为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海关提出了分流查验的概念,即对于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货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在口岸实施查验,对需查验的货物,均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管海关在区内实施查验。

    “这样一来,所有进出保税港区和保税区的货物都将在区内只进行一次查验,既分流了口岸海关的监管压力,又避免了货物被多次捕中查验,有效提升了查验效能。”张家港保税港区海关关长华毅洪说。

    台资企业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次,我们进口的原料在上海口岸被布控查验了一次,没想到转关到张家港保税区后,又被布控查验了一次,一来二去,既耽误了时间又增加了成本……”不过,让公司总经理卓世雕感到欣慰的是,新措施实施以来,这种情况将再也不会出现了,而且通关速度较以往还更快了。

    分类查验让企业享受诚信红利

    “分类查验新政,让我们AA类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又享受到了一项诚信红利!”国泰国华公司关务部经理黄华感受深刻。

    据介绍,根据企业分类,对抽验比例进行调整是此次监管查验机制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前,海关信用等级最高的AA类企业,在通关方面享受了诸如担保验放、便捷通道等多项便利措施,此次便利查验措施的叠加,让AA类企业进一步享受到诚信红利。

    需要关注的是,对经营单位为AA类且申报单位为B类及以上企业的进出口货物,除特殊情况外,都将实施较低比例的随机抽查,但对抽查中查获AA类企业存在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海关立案调查的,海关将对该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实施连续查验。

    对于绝大多数诚信经营的企业来说,分类查验确实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一政策实施后,我们公司进出口货物的查验比例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黄华表示,便利通关,既让外贸企业享受到了方便,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打通双报关“最后1公里”

    将进出区货物形式申报的备案清单剔除出可能被布控查验的报关单,是本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

    据介绍,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H账册管理,货物进入或离开特殊监管区域时,在履行申报手续的同时,还要申报一份形式的备案清单,也就是俗称的“双报关”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强化了海关对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但同时也对通关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去年以来,海关“两单一审”改革初步解决了海关审单对此类货物通关实效的影响,但查验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由于一票货物要申报两次,也等于将货物被捕中查验的几率提升了一倍,有时甚至两票报关单被同时布控中,等于一票货物要查验两次。

    此次通关改革直接将形式申报的备案清单剔除出去,客观上降低了进出区货物的查验比例,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作为这一新政的直接受益者,华芳集团进出口部汤伟经理感慨良多:“这一政策,打通了‘双报关’通关症结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此次监管查验机制的优化,同时还对从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的货物查验比例进行了下调。南京海关关长李多宽表示,在全力贯彻落实好此次政策调整的同时,将结合通关作业无纸化和“两单一审”改革,激发政策叠加效应,尽快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目标,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出台质量保证框架 提高统计数据公信力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统计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统计法》和国家统计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借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新近发布的《通用国家质量保证框架模板》,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  与以往...

    时间:09-25
  • 养老金待遇省际差距日益凸显 替代率水平差别大

      持续增大的资金缺口已经不是养老保险面对的唯一难题,事实上,地区间的待遇差异也在日益凸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9月23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替代率&rdquo...

    时间:09-25
  • 中国采取调结构促改革方式稳增长 坚持不扩大赤字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李克强在应询介绍中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时说,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

    时间:09-25
  • 人民日报:打掉公务消费中的土豪心态

      中国的公务车采购一度热衷于国外豪华车,给整个社会对豪华车的追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公务消费中的土豪心态绝对要不得,必须严厉打压,从而自上而下形成一种理性消费的风气  5年前濒临破产的英国豪华车品牌...

    时间:09-25
  • 双汇跨国并购案投票表决 美方第一大股东或转支持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晚上,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将进入最后的攻坚战。届时史密斯菲尔德将举行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一旦投票通过收购,这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在美...

    时间:09-25
  • 双汇在美收购案获史密斯菲尔德股东批准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股东大会24日批准了中国双汇国际收购方案,总收购价格达到71亿美元,其中包括47亿美元股份收购和24亿美元债务。据悉,参与投票的股东超过96%投了赞成票。收购预计于9月26日正式交割。正...

    时间:09-25
  • 中企最大规模赴美投资 双汇在美收购案定局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股东大会24日投票批准了中国双汇国际的收购方案,参与投票的股东中超过96%投了赞成票。收购程序预计9月26日结束。  双汇国际将以每股34美元收购全部股份,收购结束后史密斯菲尔德的普...

    时间:09-25
  • 双汇收购案获史密斯菲尔德股东批准 96%投赞成票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股东大会24日投票批准了中国双汇国际的收购方案,参与投票的股东中超过96%投了赞成票。  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当天发表声明说,投赞成票的股东股份占公司流通普通股总股份的76%,收购程序...

    时间:09-25
  • 企业信贷需求增长 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

    9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回升,其中一项分项指标是外需环境开始改善。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欧盟、东盟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复苏向好,我国出口需求增长的基础增强。未来2到3个月,外需增长的态势还会延续。但中...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