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外界广泛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此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总结2013年经济工作,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而就在会议召开前夕,一场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污染十分严重的雾霾让很多人产生疑问:明年的经济工作会不会受到雾霾的影响?政府会不会下调经济增长指标?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雾霾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并对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许多地方交通严重堵塞、学校被迫放假、飞机等交通工具也被迫延误,但是,说对经济工作、特别是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产生影响,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了。
那么,事实又会如何呢?雾霾到底会不会对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产生影响呢?
要知道,雾霾的产生,是与被严重扭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经济结构严重偏“重”、严重偏“污”,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偏“耗”,才会直接导致雾霾像幽灵一样在全国很多地方出没。除华北之外,一向比较稳定的华东和东北地区,今年也开始遭受雾霾的严重侵害。特别是华东地区,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环境保护力度很大,污染治理比较有效,今年也出现持续多日的严重雾霾现象,更是让我们觉得,雾霾已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问题了。
事实也是如此,别看华东地区高科技企业很多,每年用于环保治理的投入很大,但污染企业也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化工、造纸、钢铁、水泥、发电等严重污染企业,仍然是华东地区主要的工业项目。加上这些年华东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年年大幅增长,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污染也就自然而然地比GDP增长快得多了。
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到底应当先保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先保环境,也成了社会各方面争论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在如何对待经济增长速度问题上,态度已经非常明朗,那就是要增强对GDP的容忍度,要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的增长目标,同时,要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问题是,这样的转变,似乎并没有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中,没有将这样的转变变成现实的行动。从今年以来各地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来看,GDP仍然是地方政府的最根本考量指标。围绕GDP,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仍然是大投入、大项目以及粗放式发展、粗放式经营,包括钢铁、水泥、化工在内的严重污染和高消耗行业,仍然是地方GDP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政府到底能不能跳出GDP的“雾霾”,走向绿色和环保。因为如果GDP仍然笼罩在“雾霾”之中,那么人就不可能走出雾霾。反之,要想让人走出雾霾,GDP就必须跳出“雾霾”。
显然,人与自然的角斗,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较量,将从现在开始真正展开。自然,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就成了不可逾越的一道考题、一次考验。从相关机构对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测看,比较一致的观点是7%,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测则是7.5%。
事实上,7%也好,7.5%也罢,都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如果仍然建立在粗放式发展、粗放式经营基础之上,仍然脚踩“雾霾”,那么,纵然经济增长目标再高、数据再漂亮,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可能变成灾难的叠加。反之,如果是建立在真正的“绿色”基础之上,是超越雾霾的增长,那即便数字再低一些,含金量也很高。
不管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多少,没有“雾霾”都应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必须遵守的一条铁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明年的工作任务时,一定会将此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下达给地方政府。同时,围绕这项任务,压缩过剩产能、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消耗等也会作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下达给地方政府。譬如钢铁和水泥行业,明年的压减产能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那些前几年以钢铁和水泥行业为“本”的地区,明年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
需要重视和注意的是,由于GDP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才能倒逼地方政府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除了下达某些方面的任务之外,还必须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如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以及税制改革、价格改革等,如果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手段,能够有利于地方政府放弃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依赖,那么,明年的GDP增长,就有可能向“绿色”逐步转化。反之,雾霾则仍然可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最热点问题之一,并对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总之,雾霾在对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对各级政府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到底是政府及其官员的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眼前利益重要,还是全局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重要,应当可以作出准确的抉择。
谭浩俊(江苏 职员)
- 相关阅读
-
辽宁首开“雾霾罚单” 八城市被罚5420万
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
-
卡通口罩可能有毒 专家:防雾霾N95口罩并非都适合
进入冬季,为了御寒和防止雾霾,很多人选择在外出时佩戴口罩,但对于年轻女孩而言,传统棉布口罩看上去死板单一,于是一些造型别致的卡通口罩开始流行。从去年开始,号称专业防雾霾的N95口罩也开始热销。专家表示...
-
雾霾引发肺癌高发?肺部保养迫在眉睫
“进入冬季阶段,中国中东部地区又迎来了一轮大范围雾霾天气。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部分城市都未能“幸免于难”,河北南部、山东大部、江苏大部、浙江北部等地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至严重污染。 口罩一天...
-
济南:重度雾霾学校停止户外活动
12月9日,继发布教育系统雾霾应急预案后,济南市发布涉及学校突发事件、食品卫生、网络安全、校园事故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等级分为四级。...
-
治雾霾基本靠吹 广州人居委:等北方冷空气南下
相同位置,相同时段,天气晴好时和雾霾中的深圳对比(上图为去年5月14日,下图为今年12月9日)。具体到深圳自身能够进行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早在去年便先后印发了《深圳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深圳市PM2.5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
-
五花肉被传有助排出雾霾中重金属 韩国人疯购
据韩国《首尔经济》12月8日报道,有消息称,猪五花肉和矿泉水能帮助排出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及重金属,韩国五花肉和矿泉水人气暴涨,销量激增。韩国HOME PLUS超市8日表示,由于雾霾笼罩朝鲜半岛,1-7日共销售150多吨猪肉,销量同比上涨32%。...
-
雾霾凶猛污染物来源仍成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个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认为,治理雾霾归根结底是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生产方式。...
-
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 双预警连发7天
冷空气上路为百城洗肺 雾霾双预警连发7天;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华北雾霾昨日消散,华东再“忍”一夜 新京报讯 昨日中央气象台将雾、霾双预警降为黄色,这已是发布双预警的第七天。昨日...
-
养生需知:雾霾来袭我们应该吃什么?(图)
清肺原理:含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蛋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补脾养胃、补肺益肾。清肺原理:熟莲藕性味甘、温、无毒,可以补心生血,健胃开脾,滋养强壮,莲藕汤利小便,清热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