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山东成武高利贷吃掉多家实体企业

山东成武高利贷吃掉多家实体企业

2014-01-10 10:56: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采访进行40多分钟,魁梧的山东汉子段强(化名)突然落泪,“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年逾不惑的段强是山东省成武县一家企业的老板。在外人看来,段强企业经营有方,年产值已过亿元,开着好车,住着大房子。而如今却有倒不完的苦水。

    “要不是考虑到家人,我连死的心都有了。”说这番话时,段强一根接一根地抽烟。100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和数百万元的民间高利贷,压得他喘不过气。

    年关在即,段强每天都要硬着头皮接200多个讨债电话,还要应付不断上门追债的亲戚朋友。“都是被高利贷害的!即使他们不要利息了,光还本金,我都还不起”。这两天一笔300万元的银行贷款又要到期,能想的办法都试了,根本周转不开。

    在成武县企业界,段强的境遇还不是最差的。据了解,当地不少企业都处在被高利贷压垮的边缘,“企业今天还在,或许明天就没了”。

    也就是最近几年,成武县或明或暗出现了多家高利贷公司,不少人都干着“钱生钱”的生意。时至今日,借贷者焦虑,上蹿下跳地找钱堵窟窿,放贷者也心急,害怕放款打了水漂。

    多家企业靠借高利贷还银行贷款

    段强已经在生意场摸爬滚打20多年,在最初的10年中,他利用自筹资金和少量的银行贷款,维持着企业的运转,好的时候,企业利润率能达30%多。

    2011年开始,成武县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必须采用联保联贷的方式,段强为30多家企业做了联保,其中有5家企业出了问题,还不上贷款,段强为此背负了300万元的联保债务。

    为了不进银行的黑名单,加上自身扩大生产的需要,2012年4月,段强借了第一笔50万元的高利贷,月息4分(年息48%)。随后,为应对不断出现的债务窟窿,他陆续借了500多万元的高利贷,月息从4分到6分不等。

    在当地,为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很多中小企业主都选择从民间借高息贷款。始建于1997年、年产值达5000万元的恒森家具公司,从2011年起,陆续借了1000多万元的高利贷,平均月息5分。

    一度生意红火的恒森家具之所以被高利贷缠身,始于2009年企业的一次扩张,老板祝清民从多家银行贷款融资,贷款总额1600多万元。

    成武县开开瓶盖厂也是这种情况。目前,因为高利贷的拖累,这家企业举步维艰,老板张力每天都要应付各种讨债。

    紧挨着开开瓶盖厂的一家红木家具厂也借了高利贷。企业老板说,因为企业注册不到两年,银行不给贷款,只能从民间融资。“我的企业还好,只拿了几十万元的高利贷,压力不算太大。”

    事实上,当地政府也曾多次协调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近年来年均放贷近10亿元,可为何明知风险巨大,企业还靠高利贷过日子?不少企业的利润水平在20%以下,远远跑不赢高利贷60%左右的年利。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多位企业主那里得到的理由如出一辙:他们从银行贷款的周期多为一年,有的银行甚至只有半年,而企业投资周期至少要两三年。这样,银行贷款一到期,为了还款、续贷,企业就要被迫去借高利贷。

    刚开始,段强并不觉得借高利贷是多大的事。“只是临时周转一下,银行续贷下来,马上就能还上高利贷”。然而,从归还银行贷款到续贷银行资金到账,必须经过县、市、省三级审批,通常要两三个月,有的长达半年甚至一年。时间一长,高利贷就会压得企业叫苦不迭。

    “有时企业申请续贷,等银行层层审批下来,信贷额可能会拦腰砍一半,缺口只能靠高利贷了。”段强说,他现在从4家银行贷款,把贷款日期错开为1月、4月、8月、11月,就是怕贷款同时到期,没法周转资金。

    据不完全统计,成武县中小企业涉及高利贷总额超过两亿元。如果月息按5%计算,这笔贷款每年至少需支付1.2亿元的利息,相当于60家年利润200万元的企业白干一年。

    全部精力都用在借贷、还贷,无暇顾及经营

    2013年6月银行间出现的“钱荒”,加大了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难度,一些企业对高利贷的需求愈加旺盛。与此同时,大量的民间资本也在寻找合适的去处,双方一拍即合。随着企业对钱的需求的不断增加,民间借贷的利息也水涨船高。

    段强说,2008年,民间借贷的月息大多在1.5分,很少有超过两分的,但现在,成武的民间借贷利息已经飙升到5分、8分,甚至1毛、一毛五的高息贷款都有人借。他记得,从2011年年底开始,成武的高利贷市场开始活跃起来。

    有的高利贷公司以担保公司的面目出现,有的则分散在农村乡镇,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存在,还有的干脆就以个人名义对外放贷,几个亲朋凑一起,就能做高利贷的生意。在当地人的指点下,在这座不大的鲁西南县城随便一逛,记者很快在大街上找到5家贷款担保公司。

    有钱人能放贷,没钱人肯动脑子,也能放贷。当地流传颇广的一则故事是,几个年轻人以两分的利息在亲戚朋友中间揽钱,然后以5到6分的利息再向企业放贷,一年下来,利差刚好够买一辆好车。2012、2013两年间,成武街头不断涌现崭新的豪车。

    在苦苦支撑了一年多后,恒森家具终于迎来了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2012年年底,一笔200万元的贷款到期后,银行突然决定不再续贷。此后,祝清民再也没能还上任何一笔高利贷。

    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351省道旁的恒森家具旧厂区,这里的库房大多对外出租,已经看不出家具厂的痕迹。其一度繁忙的新厂区,如今人去楼空,家具被闻讯赶来的债主哄抢一空,工人歇业回家。

    相距不远的凤阳家具也同样被高利贷拖垮。占地百十亩的厂区大门紧锁,空无一人,一片萧条。一位看门师傅告诉记者,企业关了一年,老板不知去向。

    位于成武开发区的乡村动物营养公司同样身陷囹圄。之前的老板孙爱国因涉嫌骗贷锒铛入狱,企业随后于2013年4月正式易主。这家以鸡、鸭、猪饲料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事实上运营得不错,利润率维持在20%以上,易主后生意依然红火。

    “即使企业本身不错,一旦陷入高利贷的泥潭,最终也会被吃掉。”当地一名企业老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在成武,房地产业也未能幸免。位于城北的山水林溪项目,因为涉及4000万元高息贷款,目前已无力支撑,成为一片烂尾楼。这位老板向媒体算了一笔账:一家企业分别从4个银行贷款,每笔续贷资金延迟两三个月到账,这家企业就有8个月到一年要借高利贷。300万元的银行贷款,按照5分的利息,一年就得偿还将近200万元的高息,第二年再还贷时,500万元的资金缺口又要产生300万元的高息。

    “企业即使再赚钱,也不够还利息的。很多老板第一年尚能维持,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大多会被高利贷压垮。”这位要求匿名的老板说。

    段强对此深有同感,自己的企业目前只是苟延残喘,不知道还能撑到哪一天。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个小时内,他不断接到讨债电话,然后耐心地向对方解释,承诺还债时间。

    最近一年多来,段强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借贷、还贷上,根本无暇顾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即使这样,他依然捉襟见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晚上睡不着觉,白天烟不离手,异常憔悴。

    即使每天讨债电话接到手软,但段强不敢不接,甚至随身携带充电宝,以防手机没电关机。“一关机大家就怀疑我跑路了。”段强说,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他甚至向县领导发短信求救。

    救市渠道如何铺就

    为了渡过难关,段强已经开始变卖房产,甚至打算把企业卖掉。

    “变卖资产,还完所有的贷款,手里还能剩点钱。再撑下去,一天就是上万元的利息。”但一想到经营多年的企业就此垮掉,段强又心有不甘,“企业现在还能盈利,再撑撑看”。

    在记者接触的多位老板中,都有着和段强相似的纠结心态:明明知道高利贷是毒药,但又不愿意眼睁睁看着企业立即死掉,还得挽救。

    在当地,不少陷入高利贷的企业,濒临卖房卖厂卖地的边缘,因为联保联贷的体系,一旦一家企业关门倒闭,就会引发群体性危机,“一倒倒一片”。记者采访获悉,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建行为9家企业担保,在工行为6家企业担保,在济宁银行为3家企业担保,此外,还为其他企业担保了900万元高利贷。

    企业困境引起当地政府的注意。2013年年底,成武县民营企业管理局紧急向县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利贷问题的提案》。提案称,“大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长期使用民间高息贷款……全县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经济责任和利益关联体,一个企业的倒闭将给一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将这些企业拖垮。如此局面继续下去,我县一大部分借用高息的企业将陆续倒闭”。

    2013年12月4日,成武县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秩序的通告》。通告称,“当前,我县一些中介机构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以合法公司名义,混淆视听,仿用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招牌,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超越经营范围从事非法集资和放贷,扰乱了我县正常的金融秩序。”

    通告表示,“近期,县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牵头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非法集资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希望从事非法集资的组织和个人,立即关闭非法经营场所,清退非法集资款项,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元旦过后,成武县相继出台若干紧急救市的措施,包括设立2000万元还贷“过桥基金”,提供给企业在归还到期银行贷款和续贷的间隙使用,减少企业从民间高息借贷。对于这一基金,政府出资500万元,剩余部分由企业筹措。

    一些企业老板们得到的消息却是,成武高利贷危机爆发后,上级银行机构已对成武的企业设立放贷预警,当地银行已暂停审批企业贷款。这让陷入危机的中小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这些企业老板乐于向媒体讲述自己的困境,他们寄望于媒体的报道能够带来外界的帮助,这是他们眼中唯一能够奏效的办法。但同时,他们在接触媒体时又小心翼翼,唯恐让别人知道自己接受了采访,“我说了等于给政府添乱,以后还怎么在当地生存?”

    “真希望这是一场噩梦,赶紧结束吧。”烟雾缭绕中,老段重重地叹了口气。

    成武县民营经济管理局局长祝真柱介绍说,目前县政府已经向省里打报告,请求协调银行延长放款期限,缩短续贷的手续时间,更加高效地服务中小企业。

    祝真柱表示,目前企业已经筹集到700万元过桥资金,政府财政也准备出资500万元。政府尽量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所欠高利贷只能由企业从利润里归还。政府接下来会打击非法高利贷,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本报山东成武1月9日电

  • 相关阅读
  • 多个品牌羽绒服被爆含绒量造假

    其中4批次产品的问题集中在羽绒含绒量、羽绒绒子含量不合格,另有一批次产品涉及到纤维成分及含量和耐水色牢度不合格问题。...

    时间:01-10
  • 欧央行行长德拉吉:现在还不能宣告欧债危机结束

    据英国《金融时报》今日报道,欧洲央行昨日加强了其维持超低利率的承诺,行长马里奥...

    时间:01-10
  • 美媒评2013美中经贸领军人物 安利董事长温安洛等上榜

    《美中时报》近日评出了2013年美中经贸领军人物,美国商会主席、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苹果ceo蒂姆·库克、万科集...

    时间:01-10
  • 矿床总储量达8亿多吨 亚洲第一矿面临新抉择

    题:“亚洲第一矿”的新抉择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放土炮炸石头,掀地皮运矿藏”,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亚洲第一矿”真实的写照。...

    时间:01-10
  • 记者曝光环保局公车私用 被官微“晒”名字

    2013年12月31日,通过调查,方佳伟了解到,被举报公车属于东至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遂与东至县环保局联系采访此事。1月9日下午,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采访东至县环保局了解到,2013年12月30日下午,该局确有一起公车私用。...

    时间:01-10
  • 险企开门红有望超预期 保险版余额宝受青睐

    从产品类型上看,保险版的“余额宝”———分红险配搭万能账户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的主推产品。对此,长江证券分析,通过分红主险叠加万能账户,期满金、生存金以及红利进入万能账户,同时提高万能账户结算利率,提高领取便利程度,打造保险版的“余额宝”成为保险企业开门红产品形态的共同选择。...

    时间:01-10
  • 2013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创新高 同比增6.2%

    今日, 国新办就201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再传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2...

    时间:01-10
  • 韩国调整签证收费 单次短期签证为40美元

    记者昨日从边检机关获悉,韩国驻华使馆对签证费进行了调整,并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据了解,调整后中国公民赴韩签证收费标准为:单次签证类别中的短期签证(停留期90天以内)为40美元,长期签证(停留期91天以上)为60美元,团体签证是15美元;两次签证类别中的个别签证为70美元,团体签证20美元;多次签证(含长、短期)则是90美元。...

    时间:01-10
  • 机动三轮车网点仍销售 卖家解释:电三轮不治理

    自今年1月起,本市开展综合治理交通秩序行动,非法运营、非法上路、非法占路的“三非”机动三轮车成为被治理的“主角”。销售者:残疾人驾驶机动三轮车,只要有残疾证,交警一定“开绿灯”。...

    时间:01-10
  • 五粮液公车11日开始拍卖 悍马参考价仅为18万元

    昨日,记者也从宜宾市国资委获悉,宜宾国企“车改”,五粮液不是首家,但五粮液的车改数量是最多的。在参加竞拍的343辆公车中,竞拍者青睐的汽车,除参考价格区间在8万元以上的悍马等豪车外,还有那些2013年才投入使用,行驶里程在2万以下的汽车。...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