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侧记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雷超锋 张希锋)“尽管在整个信息采集录入过程中经常受冻挨饿,但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要求准确录入好每一条普查信息,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镇的经济普查工作就值了。”
冀超,商州区沙河子镇一名普普通通的统计干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普查员,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要负责全镇的经济普查工作,还要承担指导员和宣传员职责,这句话,也道出了全区624名普查员为摸清家底心甘情愿的付出,砥砺前行的执着。
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式启动。
这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这是一次详尽的“家底”盘点,这是为摸清经济基础、产业布局,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有效调控而组织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
这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建设生态人文法治新商州所做的一次全面“经济体检”。
从2013年10月单位核查到2014年3月的单位入户、再到4-5月份数据审核与开展查漏补缺、授权,全区624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引导员)历时六个多月的忘我奋战,共完成对3812家单位的普查登记,其中法人单位2613,产业活动单位1199家,个体经营16280户(包含流动性车辆),分别比二经普增长6.0%、34.4%、-16.1%和2.0%,为绘就商州经济新图景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参考。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统计史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次社会调查实践,全面采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普查区划分、单位空间定位和普查数据采集——使用手持电子终端PDA采集、拍照、空间定位、汇总和传输数据,以及电子化地图的利用,都称得上是我国普查历史上的创举,三经普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普查。
商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将第三次经济普查列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筹备、科学组织、严密普查、真实汇总、阳光抽查。全区集中安装、调试、验收PDA,召集各镇办130名PDA管理员,按标准流程对所有PDA进行安装、注册、推送、调试、验收、分发,精心组织好正式普查登记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2014年1月1日起,区经普办组建四个督导组,分12个批次,对全区600多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数据采集程序和PDA操作技能培训。2014年3月底全面完成了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
期间,市、区领导亲临“三经普”登记现场,深入企业、个体户门店督查“三经普”正式登记工作,并慰问普查一线的指导员、普查员,推进指导“三经普”工作。区长张国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建刚,时任分管副区长崔孝栓等曾多次调研、听取工作汇报,查看工作进度,在普查登记期间多次深入城关、大赵峪、夜村、沙河子等镇办的基层现场查看指导登记工作,要求把质量关放在工作首位,坚守“六条红线”不能闯的工作底线。各级领导深情的慰问和鼓励,如春风化雨,扫尽冬日的严寒,滋润着经普工作者的心田;如军号破晓,激励着经普大军不畏辛劳,连续鏖战!城关、夜村等镇办采取补充普查人力,节约工作时间、抓大放小等措施,在短短10天内就完成了600户的入户登记工作。
区统计局局长贾玉琪说:“普查的成败与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各经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普查工作中也充分发挥部门作用,区招商局、工商商州分局、经贸局、住建局等部门加强了企业的普查工作的督导,区国税局、地税局提供了全区纳税单位的应税销售额等指标,区编办提供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名录、工商商州分局提供了工商注册单位和微企单位名录,为全区开展好经济普查,为做好数据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