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人民财评:"国际产能合作"对接"容克计划"背后有何深意?

2015-07-03 17:26:2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原创稿

“离不开,靠得住,共繁荣”,大概是对一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协作关系的最佳描述了。而当前,在增长新动力的全球探索过程中,国际产能合作也正被普遍寄予厚望,并呈现出繁荣趋势。

中欧碰面,产能合作是重头戏。作为拓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倡议者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此次访欧期间,再次得到了广泛响应。还不到30个小时,比利时方面就与我国达成了百亿美元的协议;中法共同发表了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协议,两国核能企业已决定联合投资英国市场。除此之外,更受市场关注的,则是当欧洲“容克计划”遇上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倡议时,所相互萌生的“恨晚”情愫。

“容克计划”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去年11月上任时提出的巨额投资计划,旨在振兴国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访欧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愿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的倡议,当场便得到了容克的积极回应。而更早一些时候,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容克就曾表达过“容克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存在对接机会的意愿。

在双方“恨晚”情愫中开启中欧产能合作愿景,无疑充满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这还仅是我国近期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成果的冰山一角。自去年以来,中国已主动开展了与哈萨克斯坦、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的产能合作。

包括对接“容克计划”在内,“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以及得到更广范围内的认同与响应,显然不是单靠中国一己之力的超级推销就能促成,其背后的支撑在哪里?

首先,国际产能合作共识的达成与繁荣,离不开合作双边或多边在需求上的对等。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供需结构紊乱困局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增长明显脆弱乏力。其中,新兴经济体在经济结构因素约束下表现疲软;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欧洲和日本受益于QE逐步走出停滞泥潭,但对于实现强劲增长仍是不够。在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已经行不通的情况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将政策的立足点放到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之上,以刺激、做强实体经济。这一方面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全球多边、双边合作的持续升温。其所展现的共识是,通过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利用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球供需结构实现再匹配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际产能合作共识的达成与繁荣,离不开有效的多赢机制,即合作双方或多方获利机会的均等性。尽管中国是国际产能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更多占有赢利机会。中国曾经也是国际产能的输入国,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体系完整,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装备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端,相较于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与技术,性价比相对要更高。在这方面,中国完全有能力、有必要充当架桥者,通过与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与技术合作,通过提供较高质量和较低成本的制成品、产业体系,既满足发展中国家建设的需求,也满足与带动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和技术的出口需求,实现三方共赢。

与此同时,中国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是高度重视合作方现实需求与投资计划的合作。譬如,在欧洲,中欧双方刚刚达成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倡议与欧洲“容克计划”的对接意向;而中哈之间的一揽子合作也与哈萨克斯坦本国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高度契合。这在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的同时,也更多地保障了利益的共赢。

最后,国际产能合作共识的达成与繁荣,也离不开平等合作作为基础保障。这项等同于基础设施的工程,目前仍有更多的完善空间。比如,在进一步突破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方面,以中欧为例,欧盟连续11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欧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覆盖100多个合作领域,双方战略契合度越来越高,其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势将会长期存在。但一些由于文化、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当前仍存在一些制度上的壁垒或贸易摩擦。

这当中,高技术贸易仍然是中欧贸易的一块“短板”,而按照总理的愿景,“如果欧盟对华出口管制放松一小点,中国从欧进口就能增长一大截”。去年中国对欧投资大幅超过欧盟对华投资,中国地区协调发展也需要欧方投资。此外,中国已经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投资计划中向欧洲敞开了大门。中欧还应继续扩大相互投资,而推动中欧产能合作提升的关键,还在于加紧推进双方投资协定(BIT)谈判,进行中欧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等。缺乏了这些互联互通工程的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空间与成效就要打折扣。

需求对等、机会均等、合作平等为基础的国际产能合作正方兴未艾。而这一共识,相信也将是促进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探求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剂良方。

  • 相关阅读
  • 王一鸣:中国经济放缓达到均衡点须满足三个条件

    人民网宜昌7月3日电 (杨曦)近日,纪念“巴山轮会议”三十周年座谈会暨2015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减速有合理的一面,经济放缓达到均衡点须满足三个条件。 王...

    时间:07-03
  • 食药监总局:银杏叶药品专项监督抽验23%不合格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周素雅)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消息,6月16日到6月25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北京、吉林、江苏、广东、四川、陕西等6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银杏叶片(含分散片)、银杏叶胶囊...

    时间:07-03
  • 审计署副审计长:政策措施执行存偏差五方面助推落实到位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杨曦)“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专家论坛”今日在京召开,审计署副审计长袁野会上表示,国家出台的重大措施政策在传递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变形、遗漏和偏差,应对当前比较复杂的经济形势,稳增长、促...

    时间:07-03
  • 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专家论坛(图)

    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专家论坛现场(王子侯 摄)【1】【2】【3】【4】【5】【6】【7】【8】【9】【10】下一页...

    时间:07-03
  • 交通运输部回应广东收费公路数据乌龙:填报有误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乔雪峰)广东高速收费公报写错33亿,修改后收支结果“扭亏为盈”。对于这一乌龙事件,交通部回应称,这是佛山广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名下的“广明高速公路西樵至更楼段”填报数据有误造成的...

    时间:07-03
  • 郝书辰:要建立健全政策执行跟踪审计的制度规范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杨曦)“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专家论坛”今日在京召开,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郝书辰会上表示,稳增长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三大方面的难题,可以从健全制度规范、强化队伍建设、探索多样审计...

    时间:07-03
  • 中投去年境外投资收益5.47%股票投资占44.1%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李海霞)3日下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发布其自成立以来发布的第七份年度报告。该公司新闻发言人、公关外事部总监刘芳玉向人民金融透露,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投公司...

    时间:07-03
  • 中国企业走向巴西:机遇与挑战并存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马健)2日下午,四十多名来自中国和巴西经济界、法律界的人士聚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中国企业进入巴西市场需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 谈到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的机遇时,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

    时间:07-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