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东莞首家“无人工厂”蹲点调查“机器换人”的喜与忧

2015-07-14 09:25:26

来源:新华网

  在“世界工厂”东莞,首家“无人工厂”揭开了一幅未来制造的图景:所有的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电脑加工设备、无人运输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操作,技术人员则自如地坐在计算机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着车间的生产信息。

  车间的革命:“机器换人”换出产品效益

  晚上8点,在广东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60台机器手正日夜无休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一条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

  在几个月之前,完成这些工序还需要650名工人。长盈精密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卫强告诉记者,一台机器手可以替代6至8名工人,现在,打磨车间还有60名工人,未来将减少到20人。

  颇有意味的是,在这个“无人车间”的隔壁,便是传统的人工车间。如今,它已废弃,四下漆黑,老式的人工打磨设备上已结有蛛网。

  这是“机器换人”计划的第一步。长盈精密公司董事长陈奇星说,未来两年上岗的机器手将增加到1000台,“机器换人”计划完成后,整个中后台操作人员将不超过200人,80%的工序实现无人化。

  在其位于东莞市大朗镇的数控机床车间,现在还有2000多名工人忙碌其间。“两年后,这些人要么离开,要么会被分流到其他岗位上,这个车间也将实现无人化。”罗卫强说。

  与许多熟工相比,刚上线的机器手只能算是个“新手”,但其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却远超熟工、能手。挂在车间墙上的生产线数据对比显示,机器手上岗以来,产品不良率从超过25%降至不到5%,而产能从每月每人8000多件提高到2.1万件。

  “不能简单地把‘机器换人’看成是解决用工难的办法,而是工业制造自动化、精密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和产品品质提高的体现。”陈奇星说。

  自动化进程遭遇“钱紧”“技穷”

  这家企业只是“世界工厂”的一个缩影。东莞市计划到2016年完成“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1500个。今年初,广东省提出3年累计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然而,不少有意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却遭遇“钱紧”和“技穷”两大障碍。

  罗卫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机器手需要18万元,目前一个工人的年用工成本约6万元,而在不同工序上“机器换人”的替代率不同,有的工序在现阶段进行“机器换人”并不划算。

  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则苦于资金瓶颈而难有进展。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动作复杂程度高、精准化程度高的机器人设备主要靠进口,仅机器手每台约20万元,如果整个配套设备都进口,一个台组则需45万元。

  东莞市政府收到的500个申请“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需45亿元,有的一个企业的自动化升级投入就高达数亿元。“现在制造业企业本身就比较困难,很难拿出这么大笔资金进行自动化改造。”东莞市经信局技术科科长刘庆堂说。

  除了资金,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是很多有意向进行“机器换人”企业的最大障碍。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科教局局长邓国军说,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不是简单地从国外买回几台机器人就可以实现的,还要求企业有应用研发的人才和能力。

  以长盈精密为例,该公司有一个50人团队专门进行机器换人生产线的匹配实验和研发,还有600多人的技术工人队伍,可以对机器人生产线进行维护、修理。此外,企业还计划对一部分工人进行技能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需求。

  “无人工厂”启示录

  “无人工厂”实质上是工业制造智能化、高端化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将会出现。

  记者蹲点调研发现,“无人工厂”的出现及其应用难题对“中国智造”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应围绕“机器换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自动化进程,营造“全链条”生态环境。

  邓国军说,要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就必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包括机器人技术发明家、企业创业家、产业资本家、应用先行者、基地服务员和产业组织者6大人群。

  “我们对人才的渴求远超过对资金的需求。”一些企业主对记者说。为了吸引人才,东莞市松山湖基地还提供100套人才公寓给予创新团队免费入住。

  启示二:积极应对“机器换人”过程中的“减人”“增人”现象,减的是可重复工种的普工,增的是适配专业的新技术工人。

  推动机器换人计划的多家企业负责人坦言,未来对于只进行重复劳动的普工的需求肯定要下降,但专业的技术工人需求会大幅提高;此外,企业因为自动化水平提高带来效益提高,需要扩大再生产,会新增岗位需求。

  启示三:培育、扶持自动化标杆型、示范型企业,形成行业拉动效应。

  目前,在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规模以上企业还不到10家,企业规模普遍还偏小,缺乏产业组织者和行业龙头企业。这也是国内其他机器人产业园区共同遭遇的瓶颈。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升温,和过去不少新兴产业一样,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机器人热”,大大小小产业园区不断涌现。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李群自动化公司总监谭军民说,“要与国际机器人巨头企业竞争,还得集中资金和人才力量,培植几家标杆企业,这样我们的民族机器人产业才有国际竞争力,‘机器换人’计划和工业智能化才能推广普及。”(记者赵东辉、叶前)

  • 相关阅读
  • 遏制暗箱操作防止国资流失

    原标题:遏制暗箱操作 防止国资流失   中纪委网站13日刊文指出,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企业以改革为名,打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旗号,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网民...

    时间:07-14
  • 土地收入饥渴症缘何难解

    据媒体报道,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14年全国财政决算”,透露2014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的决算数为40385.86亿元。...

    时间:07-14
  • 极端天气多地连发威胁粮食安全

    原标题:极端天气多地连发威胁粮食安全   厄尔尼诺持续“发威”。多地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开始对粮食产销造成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受旱情或汛情的影响,几大主粮在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时间:07-14
  • 李克强:更精准有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原标题:李克强: 更精准有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据新华社电 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李克强说,科学判断...

    时间:07-14
  • 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杜海涛)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贸易顺差1.61万亿元,扩大1.5...

    时间:07-14
  •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改变

      据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陈二厚)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

    时间:07-14
  • 发改委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直报制度按季度报送

    原标题:发改委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直报制度 按季度报送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定期报送公共资源交易有关数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20个影响面宽、交易量...

    时间:07-14
  • 工商总局解答长春“实缴0元投资公司跑路”三大疑问

      是否合法?如何应对?怎样监管?--国家工商总局就长春曝出“实缴0元投资公司跑路”解答三大疑问   年收益率超13%、按月分红、稳赚不赔……听到这些投资管理公司的“承诺”,您是否也对这么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时间:07-14
  • 境内单位提供航天运输服务免征增值税

      资料图 中新社发 龙宇阳 摄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航天发射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境内单位提供航天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实行免退税办法。...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