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生活中哪里不方便,哪里就是创业者的灵感所在。
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上门烤全羊……滑动指尖,被称为“网上一代”的我们正享受着来自互联网无微不至的“呵护”。
为了满足互联网受众日益“任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挑灯夜战”,每个人的创业汇聚成万众创新,移动互联网正争分夺秒地改造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让看病像打车一样方便”
“很多患者都习惯将我们称为‘滴滴医生’,我觉得未来看病就应该像打车一样方便。”这就是“大家医联”创始人、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的创业初衷。
孙宏涛通过搭建“体制内医生集团”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创建了一种“不辞职也能创业”的医疗新模式,帮助越来越多的医生敢于跨出体制大门为患者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医疗。
“‘大家医联’增加了我们的阳光收入,也帮助患者减轻了东奔西走的看病负担,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各地医生交流提升,感谢!”孙宏涛刚刚走下手术台,就收到了一位医生发来的微信。
“这一模式不仅得到了许多医生同行的认可,还受到众多患者的支持。”孙宏涛说,通过搭建“大家医联”网上平台,患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医生,而满足条件的医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诊。
在他看来,医疗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大家医联”等体制内医生创业已经带动了大批医生真正实现“多点执业”,偏远地区的患者在家享受到“北上广”等地优质医疗资源也将成为现实,未来这一模式还将帮助行进中的医疗改革打开更多跨越体制内外的“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