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货币政策宽松态势料将持续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2015-07-21 09:31: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货币政策宽松态势料将持续

  M2增速回升,银行间市场利率回落,信贷新增量连续高企……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多项政策共同作用下,上半年国内流动性已经有所改观。不过,数据面的好转不代表宽松货币政策将有所转向。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股市震荡和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都将给下半年国内的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在稳增长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目标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宽松力度,降息和降准仍有较大可能。

  变化 上半年流动性渐宽裕

  上半年,国内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已经出现了较大改观,这从一些核心指标性数据的变化中能够看出。

  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来看,2015年4月,曾经达到了历史低点10.1%,此后的5、6月,M2增速分别回升了0.7和1.0个百分点,6月末,M2增长11.8%,接近了全年12%的调控目标值。

  与此同时,银行间市场利率也一直在下行:1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3.1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3.10%;而到了6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44%和1.41%。

  业内人士分析称,流动性的变化与上半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央行降息四次,累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连续多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

  在降息降准的同时,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抵押补充贷款(PSL)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方式来向市场释放短期和中期的流动性,同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目前,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已经下行至2.5%的水平,6个月期MLF利率为3.35%,PSL利率已经由2014年的4.5%下调至3.1%的水平。6月末,央行向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803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514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M2回升与连续降准、降息有较大关系。降准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强了货币派生能力,货币供给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降准也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供给,银行放贷意愿上升,超额储备率由4月的3.27%下降到6月的2.51%,下降了0.76个百分点。今年4月至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7079亿元、9008亿元和12791亿元,贷款投放逐月增加。“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刺激了贷款需求。”盛松成说,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发力,财政支出增加,导致财政存款相应减少,间接增加了一般存款,也促进了M2增速回升。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表示,流动性的改善和整个宏观政策取向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去年整个宏观政策更多是围绕“新常态”下经济换挡来进行,而今年更多是围绕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如何“稳增长”来进行。业内人士称,今年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对流动性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难题 流动性仍存结构性不平衡

  不过,尽管整体流动性出现了明显改善,但是流动性的改善在结构性上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短端利率的下行难以顺畅传导至长端,或者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已经很宽裕了,但是企业在融资成本上改善有限。而这已经成为货币当局在当前流动性管理上的难题之一。

  央行借助社会融资规模全面评估了实体经济通过贷款、债券、股票等各类金融工具融资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为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但是长期利率下行的幅度还是低于短期利率下行的幅度。

  今年6月份,央行曾向部分机构进行定向正回购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猜测。业内人士称,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率太高,在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其风险偏好回落的背景下,资金无处可去。不少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流动性陷阱”。而这种资金在银行体系内被存储起来而没有被释放到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现象恰恰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梗阻。

  赵庆明对记者说,从银行角度来看,一些中短期性的流动性工具如PSL或是MLF,相对长期性的流动性工具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成本更高。“目前直接降准的资金成本在1.6%左右,而PSL和MLF的资金成本在3%左右,所以银行降准的机会成本更低。而且降准之后,银行不必急于归还资金,对资金的使用将更为长期,因此释放的这部分流动性向长期的信贷端传导效果要更好。”他说,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直接降准的效果可能对于流动性改善的效果将更为显著。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进一步分析称,长期来看,还是要建立起从短期利率到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机制。他说,目前较为市场化的LPR(贷款基础利率),即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还是与法定存款利率挂钩,基本上是在其基础上下浮5个百分点,但是和短端的SHIBOR利率没有形成挂钩。在未来进一步降息的同时,还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完善SHIBOR形成机制,以及商业贷款定价机制,从而确保货币目标有效传导。

  预期 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盛松成日前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为经济平稳增长与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业内人士表示,考量国内外多重因素,宽松的力度不会减弱,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仍比较大。

  赵庆明分析称,下半年货币政策最大的变数来自于最近股市的大幅调整。“此次股市下跌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能被多数人低估了。股市财富效应的释放过程是缓慢的,但此次股市大幅下跌中断了这一进程,这将对投资和消费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企业通过股市融资一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其他投资活动。”赵庆明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货币政策承担的不仅仅是为“稳增长”创造适度的货币环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赵庆明说,目前来看,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温彬则表示,美联储一旦真正启动加息进程,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6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重现比较大规模的下降,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半年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货币当局仍存在降准的空间和可能,以此来解决体系长期性的问题。

  也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地方政府发行置换债的进程将进一步推进,而这也需要货币政策的护航。“央行还会继续打出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组合拳,维持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温彬说。

  • 相关阅读
  • 多家民企高管齐聚济州岛

    人民网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夏晓伦)记者今天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获悉,18—19日,中民投邀请数十家国内优势产业龙头民营企业,齐聚韩国济州岛,就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加快推进...

    时间:07-21
  • 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

    时间:07-21
  • 跨境电商助力平潭自贸区“直通台湾”

    人民网平潭7月21日电 (周素雅)连绵起伏的峰峦和依山而建的石头厝曾是福建平潭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今年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后,平潭便从依赖着打渔和造船为生的岛屿“蜕变”成了直通台湾的重要桥梁。 去...

    时间:07-21
  • 中兵投资公司成光大永明人寿新股东持股12.505%

    人民网北京7月20日电 (李栋)近日,经中国保监会核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兵器集团”)将其持有的光大永明人寿12.505%的股份转让给其旗下二级公司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兵投资”)...

    时间:07-21
  • 稻谷小麦坚持最低收购价价改加速

    原标题:价改加速 多项农产品将市场定价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或迎来一次历史性的调整。《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针对下一步农产品价格改革方向,国家已确定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对于稻谷和...

    时间:07-21
  • “商事制度改革”:倾听市场呼声日增企业万家

    【中国经济半年报系列报道】 系列之一:总理上半年四提“盘活存量资金” 如何唤醒“沉睡”财政 系列之二: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抓住契机加速推进价格改革 系列之三: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双创”释放“人才红利”潜力 系...

    时间:07-21
  • 房地产业或将告别数量型增长

    原标题:房地产业或将告别数量型增长   在中央及地方稳定住房消费系列组合拳政策的刺激下, 2015年1至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而1至5月份为下降0.2%,热点城市住宅交易量明显上升。在住宅交易回暖...

    时间:07-21
  • “窗口”开启油价预计迎年内第六次下调

    原标题:“窗口”开启 油价预计迎年内第六次下调   国内汽、柴油价格在7月初小幅下调后,或将迎来年内第六次下调。21日是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市场预测,因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预计本轮汽、柴油价格将出...

    时间:07-21
  • 互联网金融监管需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监管需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网民认为,此举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有规可循的...

    时间:07-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