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河南古瓷业内耗严重:“大师”满天飞同行互拆台

2015-09-15 09:27:54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河南古瓷业内耗严重:“大师”满天飞 同行互拆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勇 | 河南报道

  “‘中国陶瓷工艺大师’评选这事儿啊?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啦——丢人!”

  2015年9月1日上午,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街头的一间钧瓷店里,烟不离手的何杰(化名)面色如铁。此刻,这个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名闻天下的钧瓷古镇门可罗雀,一改昔日繁华。

  “大师”满天飞

  2015年1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陶瓷艺术委员会”公布其评选的“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名单,总计22人,钧瓷界15人、汝瓷界7人入选,也就是说,“大师”名选被中原钧瓷界、汝瓷界“包揽”。记者查询此次评选组织者——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陶瓷艺术委员会官网,显示其主管、主办单位分别为“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

  1月14日,《大河报》发表报道《7位汝瓷大师荣获中国陶瓷工艺大师称号》,其中披露,7位大师中有两对夫妻同获殊荣,“成就汝瓷界一段佳话”,连记者也感到这样的结果“让人称奇”。

  1月23日,舆论出现逆转。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古陶瓷文化研究者王洪伟在景德镇陶瓷网发表评论《失却底线的陶瓷大师评选》,称在民政部备案登记册表上看不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的数据资料,“在法律上属于非法机构”。此外,“文化部下属机构中从未有‘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二级乃至更下级机构,更遑论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及陶瓷艺术委员会”。

  在文中,王洪伟还写道,入选的钧瓷界“大师”中,还存在一家瓷业公司一次性三人同时入选的情况,“实为奇观”,而一名“大师”甚至“兼任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可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事实上,早在2010年,王洪伟便曾质疑过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参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而该项荣誉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为陶瓷业界公认,非此次评出的“中国陶瓷工艺大师”。

  2015年2月17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被开除党籍并被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其“罪状”之一便是“弄虚作假,骗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荣誉”。而在1月9日,景德镇陶瓷学院原党委书记冯林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中国经济周刊》此前报道,其获得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就被怀疑是权力运作的结果。

  3月4日,在景德镇工作生活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乐天陶艺社社长郑祎接受媒体采访时,痛揭景德镇陶瓷行业乱象,称陶瓷领域 “大师”时下满天飞,表示其将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取消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大师”评选制度。

  “这些人沽名钓誉的根源,不是为了钧瓷、汝瓷等中原古瓷文化的传承,而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拉高他们的产品价格。”禹州市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

  而在“大师”满天飞的背后,是河南古瓷“中兴”面临的略显尴尬的局面。

  河南古瓷行业“内耗”严重

  “汝、钧、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河南占其三。

  “河南古瓷始于唐,盛于宋,衰败于明清,先后有25个市县发现319处古代瓷窑遗址,位居全国古瓷窑遗址数量之首。”河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安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而在古瓷复兴过程中,钧瓷当先。

  “1956年,周恩来总理批复恢复钧瓷生产。禹州作为钧瓷主产地,先后有了一厂、二厂、国营厂、东风厂,陆续开窑烧瓷。”原禹县(禹州市前身)钧瓷一厂厂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人李欣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1994年,新型窑炉气烧方法的突破性创新,破解了上千年的钧瓷‘十窑九不成’的魔咒”,“现在,大小钧窑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

  而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汝瓷地理标志产品”评审后,汝州市的汝瓷窑炉快速发展到50多家,当地政府也将该市定位于“汝瓷之都”,极尽支持之能事。

  然而,河南的古瓷“中兴”也开始涉足“深水区”。

  “目前真正的宋代汝瓷,全球仅有70多件。因为稀少,才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一说。但是有些厂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刻意仿造,去骗钱。”王安乐表示,这背后是“行业标准的缺失与政府监管的缺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的确疏于管理,“谁都可以建窑、谁都可以烧”,交易更是无章可循。目前,包括钧瓷、汝瓷、洛阳唐三彩在内的河南古瓷行业,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行业经营管理规范,及窑炉建设标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行业内互相闹不团结”是河南古瓷“中兴”的另一大障碍。

  “禹州(钧瓷行业)这边还好一点,汝州(汝瓷行业)那边更糟——可以说是‘一个槽上拴不住两犟驴’。一些企业之间甚至在公众场合,含沙射影,互相攻击。”何杰如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描述行业间的“各自为战”与“貌合神离”。

  开封作为“官瓷”的发源地,“内耗也很严重,已经有人因为申请瓷艺技术专利,互相间冲突而被迫跑到北京去发展了。”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感叹。

  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会长刘合心建言,河南古瓷“中兴”,应首先从两个方面破题,“大的困境是,一方面行业协会过多,可以说是‘九龙治水’,协会没有约束权,话语权自然也就流于形式,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河南古瓷虽然已成为地方名片,但从省级到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缺少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刘合心还建议,河南应向景德镇学习,积极发展陶瓷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和建设人才团队。“现在的工艺技术大都是建立在之前的认识上,陶瓷从业者多年龄偏大,有不少人是从日用瓷转行来的。年轻人因为缺少培训、学习,在审美、设计等流程环节,能否跟得上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河南的古瓷领域,事实上“自救行动”已不鲜见。

  早在2010年,孔家钧窑便悄悄开始生产“古瓷生活用品”——中原壶钧瓷茶具,由观赏器具向生活器具转变。而从业25年的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则研制出了500多种发色稳定的釉色,使“三彩”真正成为了“多彩”。为了解决古今三彩釉色不可控带来的创作困扰,他还用精确的成分配比调整流动系数和窑温管控,基本实现了釉色流动自主控制,开拓了“三彩窑变”的全新领域。

  此外,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据禹州市政府《2015年产业提升活动工作目标及措施》披露,该市计划抓住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加快“大宋官窑(河南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的上市步伐,力争成为国内首家上市陶瓷企业。

  (高汇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瑞银证券:未来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

    原标题:瑞银证券:未来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   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   鉴于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预计决策层将不断加码稳增长政策。部分投资者质疑稳增长政策迟迟没有奏效,但在我们看来,要不是迄今为...

    时间:09-15
  • 全球农资六巨头争霸:孟山都2次收购先正达均遭拒

    原标题:全球农资六巨头争霸:孟山都2次收购先正达均遭拒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 朱禁弢|编译   在全球转基因农业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供职的34年时间里,说话温和而又极具毅力的首席执行官休·格兰特(Hugh Grant...

    时间:09-15
  • 北京前8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两成创年内新高

    原标题:北京前8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两成 创年内新高   新京报讯 昨天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1-8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数据显示,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两成。   此外,在供给...

    时间:09-15
  • 河北禁止北京周边炒房:不建“睡城”“围城”

    原标题:河北禁止北京周边炒房:不建“睡城”“围城”   数据来源:中原地产研究院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为防止北京周边地区炒作房价,近日,河北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河北省北京周边地区房地...

    时间:09-15
  • 物业收费乱根源何在(社会观察)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物业服务本身存在的不足,物业服务收费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关于物业收费乱的投诉迅速增加。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据统计,2013年太原市物价局受理...

    时间:09-15
  • 杭州出租车行业拟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

      据新华社杭州9月14日电(记者张乐、黄筱)浙江省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征求意见稿14日向全社会公布。方案拟取消出租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费,并计划对严重影响出租车行业稳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问题“动刀”。   ...

    时间:09-15
  • 四问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解读)

    原标题:四问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解读)   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筑牢“四道防线”防止国资流失   如何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务院国资...

    时间:09-15
  • 深圳等被建议升格为直辖市专家:经济区将稀释其功能

    原标题:深圳等被建议升格为直辖市 专家:经济区将稀释其功能   【中国经济论坛】增设直辖市,还是增设“特别市”?   近日,国家行政学院“优化行政层级与行政区划研究”课题组建议,将深圳、青岛、大连升格为直...

    时间:09-15
  • 五部委解读“国企改革意见”不会引发新降薪潮

    原标题:五部委解读“国企改革意见” 不会引发新降薪潮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13日全文公布,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昨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