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财税金融改革双轮驱动护航增长

2015-10-16 09:39: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财税金融改革双轮驱动护航增长

  财税和金融改革将成为“十三五”规划中,影响整体改革进程的重要改革领域。展望下一个五年,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一步完善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机制等最受社会关注的改革,均有望进一步深化和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五年,财税和金融改革将形成“双轮”驱动,在缺一不可的情况下,助推财政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现状 改革面临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财税、金融领域的改革举措迎来不小的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此前称,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的运行存在着三方面障碍。税制改革面临着卡脖子工程的可能性,预算改革已经陷入到半截子工程的困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革目前有拖泥带水工程的风险。

  “到年底之前全面完成‘营改增’可能要打点折扣。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营改增’可能要推后了,推到什么时候还难以说清。”高培勇说:“在财税改革的三个方面中,我最看好税制改革,它比较务实、比较细致,但在推进当中也遇到了麻烦。”

  受到国内外复杂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一些关键领域的金融改革的节奏问题也在市场上引发了一些争议。

  今年8月11日,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该项改革一经宣布,人民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均发生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短时间内的迅速下跌也引发了资本外流的担心,一时间,资本项目开放应该疾行还是放缓,引发市场诸多讨论。

  不过,官方对于推动改革的信心依然不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此前表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日程是依照中国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稳步推进的,不是说遇到一点波动或者说遇到一点外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轻易改变的。这方面我们是有定力的,我们会按照自己定的日程表稳步有序地实现。”

  前瞻 部分改革目标有望未来5年基本完成

  业内人士预计,“十三五”时期,财税、金融改革将按照既定方案和时间表稳步推进,主体工程将在未来5年基本完成。按照深化财税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央地关系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金融改革的各项内容将继续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也将基本收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日前表示,“十三五”规划将对金融领域的相关议题有所阐述。一是鼓励金融创新;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三是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四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更加自由使用;五是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六是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七是发展普惠金融。

  以利率市场化为例,目前,大额存单已经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上限完全放开这最后一步;而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沪港通”已经推出,境内、境外的双向投资渠道已经较此前大为拓展,不少先行先试的改革也通过上海自贸区率先破冰。未来,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将落地。与此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在“沪港通”之外,“深港通”的推出也可以期待。另外,第一批民营银行已经正式运营,下一步,金融机构体系将更为开放,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新兴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财税改革方面,预算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高培勇认为,“十三五”期间,应该按照一般公共预算的要求和管理标准来要求管理其他三本预算。

  “税制改革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改革的一个方面。包括房地产税改革的推出、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改革。”“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称。

  此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和中央在财政关系的处理上迅速达成共识,找到一个真正有利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方案。

  意义 改革促宏观调控左右手再发力

  当下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需要诸多政策共同发力来助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其中,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左手和右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一不可。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只有财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到位,润滑政策传导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得相关领域的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从去年开始推进的中期财政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年滚动预算的编制,就是为了规避财政“顺周期”的弊端,真正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的职能,从而实现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从一年预算的编制到三年预算的编制,从追求年度财政平衡、关注赤字规模的大小,转向关注财政支出政策和支出方向,更有利于提升财政政策的调控水平。

  税制改革方面,“十三五”期间房地产税改革的落地将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通过对房屋持有环节征税有助于避免房地产市场恶性竞争,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避免投机者操纵、干扰房地产市场,规避房地产业风险。

  而以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的宽松效应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路径不畅通,很大程度上和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不够有关。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中国市场不缺钱,缺的是把资金引向实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她表示,中国是一个间接金融为主的国家,一个以银行为主的国家,银行信贷的配置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资源的配置。但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和服务意识的欠缺,使得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而直接融资的不发达更是阻碍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联接渠道。于是出现了中国资金多而融资难、社会融资成本高的局面。

  业内人士指出,进一步推动汇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都将有利于打破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垄断”格局,进一步将金融体系的“水”引入到实体经济中,使得货币政策的效率更高。

  • 相关阅读
  • 中央水利投资三成用于贫困地区

    原标题:中央水利投资三成用于贫困地区   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利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5...

    时间:10-16
  • 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原标题: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时间:10-16
  • 能源等六重点领域价改方向明确竞争领域价格后年基本放开

    原标题:竞争领域价格2017年基本放开 新华社15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了六大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时间:10-16
  • 9月金融数据超预期释放积极信号

    原标题:9月金融数据超预期释放积极信号   新增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信贷数据环比多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等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根据央行15日公布的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

    时间:10-16
  • 行业巨头“联姻”须防市场垄断

    原标题:行业巨头“联姻”须防市场垄断   互联网团购两大巨头美团网与大众点评网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一家目前中国最大的O2O(线上到线下)公司。新公司将同时保留两家公司的各自品牌和保持业务独立...

    时间:10-16
  • 煤炭业脱困:他救不如自救

    原标题:煤炭业脱困:他救不如自救   进入四季度,煤炭行业供过于求的矛盾仍旧突出。国庆长假刚刚结束,国内煤炭市场再次陷入了“厮杀”。受到下游疲软需求的冲击,煤炭企业“四大巨头”(神华、中煤、同煤和伊泰)...

    时间:10-16
  • 机构预测第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

    原标题:机构预测第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   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将于下周公布。综合多方预测,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可能在6.8%到6.9%的范围内,低于7%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进入四季度,稳增长...

    时间:10-16
  • 两部委加紧制定养老金归集方案

    原标题:两部委加紧制定养老金归集方案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人社部与财政部等部门正研究制定与养老金委托投资配套的资金归集办法,未来地方上沉淀的养老金将归集至中央实现统一投资运营。有业内人士认为,...

    时间:10-16
  • 国家工商总局实行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邢郑)人民财经从工商总局获悉,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从2015年11月1日起,对依法需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实行全程电子化办理。 通知显示,由现行的申请人网上申请、到总局现场...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