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专家:电信流量计费应引入第三方监测

2015-11-06 09:37: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专家:电信流量计费应引入第三方监测

  “流量不清零”政策实施首月下旬,一些用户发现手机流量消耗比预期快,网民也吐槽流量遭遇“加速跑”,而质疑运营商。虽然运营商发布声明,但也无法打消用户的疑虑。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专家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前我国电信计量仍属运营商“自说自话”,流量消费在用户眼里是一笔看不懂的“糊涂账单”。相关部门应引入第三方参与的监管、查询机制,帮助消费者明白消费。

  “流量加速跑”留下的疑团

  10月1日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尚未满一个月,不少用户就吐槽这个月流量用得“飞快”。

  北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办理的中国移动4G套餐每月共有2G流量,以往每月流量只能用掉一半多。可10月22日,她突然收到10086的提示短信,说本月流量只剩下200M。这也是她用4G套餐21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流量不够用。

  “我平时就是上微信、浏览网页和收发邮件,不看视频也不下载东西,何况家里和单位都有Wifi,即使有国庆长假因素,但流量用得快仍是超预期。”

  和王女士一样,全国多地不少用户都感觉到“流量在飞”。在宁夏一家银行工作的张国栋告诉记者,他使用的全球通70元包2G流量套餐,平时每个月流量从没用完过,可这个月20日就接到短信说流量告罄。

  面对流量过快消耗,消费者对“运营商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流量计量方法出问题”等质疑声不断。网友“@苗苗苗驾到”说:“说是流量不清零,但是流量消耗快,用得神不知鬼不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针对大量质疑、投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近日先后声明予以回应。中国移动表示,针对有关报道,专门组织了流量计费测试,没有发现“手机流量跑得快”问题,并承诺“计费误差,双倍返还”,客户尽可放心使用。

  中国移动声明称,计费系统有着严格的检查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不断检查测试。流量当月不清零改变的是计费规则,实现流量滚存功能,并不影响流量计量,对同样的图片或者视频,流量当月不清零前后的流量计量没有任何改变。

  中国联通的声明中也表达了上述观点,称“流量计费工作是规范、准确的,不存在恶意的虚假计费”,并提醒广大用户,随着4G网络覆盖的不断完善、各种应用软件的日益丰富、多种智能手机的频繁推出,用户手机上网习惯的逐渐养成,用户所消费的手机流量将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不信任”源于“看不懂”

  运营商的公开回应并未能让一些消费者“买账”,网络上有关电信计量缺乏监管,流量账单是笔“糊涂账”的质疑声依然强烈。业内专家认为,出现这样局面,根源在于电信计量始终是运营商“自说自话”,缺乏第三方监管。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用户反映,运营商设计的消费项目、计费规则复杂,用户很难准确判断自己使用的服务和应付资费。即使可以通过运营商官方网站查询流量使用情况,但账单多数时候是一笔看不懂的“糊涂账”。

  王女士在移动官网查询上网详单时发现,通过“CMNET”链接上网,从最短的2秒链接到数小时都有记录。令她最疑惑的是,10月15日23时37分开始的一次上网时长,竟然高达637分21秒。

  “人在睡眠,手机却在10个小时一直跑流量?”王女士说,她致电10086查询,客服人员解释可能是软件后台运行产生的流量,但具体是哪些软件在“跑”流量客服也不知道,让技术人员随后回电,也解答不出来。

  记者采访发现,各大运营商均能提供流量详单查询业务,显示用户上网的时点、时长、耗费流量等信息。但作为用户,却无法分辨真假与否。

  一些用户使用第三方流量监测软件,试图清楚流量消耗具体情况。但记者了解到,不同的软件在监测标准、监测技术上都有差别,这些流量监控软件监测到的数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让流量计量“打开天窗说亮话”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的电信计量工作确实面临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存在监管标准缺失、技术滞后等问题,容易陷入被质疑的尴尬局面。

  虽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声称有“独立第三方”的检查测试,但一些用户认为其“语焉不详”。中国移动总部人士表示,每个地区分公司的确自己聘请了第三方监测机构。不过专家指出,各地应向社会公开第三方身份,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其资质和查验结果的权威性。

  记者从广东质监部门获悉,电信计量监督包括用仪器对计时计费系统进行技术检测,以及对用户数据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过去对运营商进行网管程控电话交换机计时计费装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时,确实查出了一些计量违法违规行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监人员说。

  据了解,目前工信部门和质监部门对电信计量的监管比较模糊,针对计量监测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的研究和应对还需要探索。

  随着“提速降费”和“流量不清零”政策的执行,实时把握真实网速和准确流量至关重要。广东互联网行业协会会长、艾媒咨询CEO张毅建议,计量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电信计量常态化的检定和监测,其中包括对计量装置、设施设备的强制检定,以及对算法系统的监督检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等人表示,相关主管部门应公开设立电信计量查询、投诉受理渠道。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第三方测速系统,探索建立中立公允的电信计量与计费查询机制,帮助消费者明白放心消费。

  • 相关阅读
  • 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或年内提审

    原标题: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或年内提审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渠道获悉,《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工作在国务院层面已经进入尾声,最快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提交全国人大。至此,修订工作已长达七年的《税收征管法》有望...

    时间:11-06
  •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将会做些什么?

    “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共同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早在2013年的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把全球经济治理问题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的确,当前全球经济的复...

    时间:11-06
  • 新型农业打开资本下乡窗口

    原标题:新型农业打开资本下乡窗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和《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之前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

    时间:11-06
  • 中国信用消费白皮书:消费金融已成银行新增长点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贺霞)中国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信用消费市场参与主体显著增加,并呈多元化趋势;信用消费人群呈年轻化、时尚化特点;移动互联网成为消费者第一选择渠道;信用消费者对安...

    时间:11-06
  • 机构预测10月PPI降幅继续扩大宽松政策将多箭齐发

    原标题:机构预测10月PPI降幅继续扩大 宽松政策将多箭齐发   机构预测10月PPI降幅继续扩大   实体经济复苏乏力 宽松政策将多箭齐发   综合多方机构预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10月我国工业生产者价...

    时间:11-06
  • 人口城镇化提速挖潜增长动力

    原标题:人口城镇化提速挖潜增长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时间:11-06
  • P2P累计交易量破万亿“十三五规划”或引发展机遇

    原标题:P2P累计交易量破万亿 “十三五规划”或引发展机遇   10月底全国P2P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首次过万亿元,收益率再降,业内普遍认为,P2P行业正在回归理性。“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再...

    时间:11-06
  • 地方户籍改革方案将落定房地产主导增长模式待改变

    原标题:地方户籍改革方案年底前落定   地方户籍改革方案年底前落定   人口城镇化提速挖潜增长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将推进以人为核心...

    时间:11-06
  • 银监会详解“十三五”银行业六大重点

    原标题:银监会详解“十三五”银行业六大重点   “当前银行业面临四大挑战:一是经济新常态,也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给银行业风险管控带来挑战;二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给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带来挑...

    时间:11-06
  • 世卫称火腿培根致癌双汇金锣得利斯集体失语

    原标题:世卫称火腿培根致癌双汇金锣得利斯集体失语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质,与石棉、香烟、砒霜“为伍”。面对世卫这一言论,国内肉制品企业双汇发展、...

    时间:1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