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专家:明年经济工作不离八个关键点

2015-12-17 09:28:5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专家:明年经济工作不离八个关键点

   由要素型的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经济转型的首要目标。我国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上领衔世界,表面看起来,我国的创新有了很大进展,但到现在为止,中国一直只是“创新海绵”,而就转型发展的目标而论,只有真正摆脱“创新海绵”式的发展,才能算得上真正实现转型。我国未来的改革难度越来越高,因此要高度警惕改革空转,即改革只停留在纸面上,在实践中并未推动。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改革,推动改革自下而上推进。

   通常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的政治局会议是对来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中央政治局14日的会议的确为来年经济发展勾勒出了基本框架,政策布局正逐步清晰明朗。综合近期中央几次高规格会议和高层的讲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取向已经明晰。笔者将其归纳为八个关键点。

   第一,明年GDP目标如何定。虽然今年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遭遇诸多挑战,但完成预期经济目标几无悬念。而当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确定之后,保持基本经济增长是保证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因此就成为“十三五”的首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将更加多元。目前市场普遍预测,随着产能过剩、投资萧条和制造业放缓,继2015年增速目标由2014年的7.5%左右下调至7%左右后,明年可能会进一步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第二,由要素型的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经济转型的首要目标。衡量创新的指标中,R&D(研究与开发)投入是一个重要指标。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研发支出达到近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约2%,绝对值在全球排名第二。我国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上领先世界,2013年超过82万份,高于美国的大约57万份。表面看起来,我国的创新有了很大进展,但这些数字掩盖了人们对于中国创新的真正疑虑。到现在为止,中国一直只是“创新海绵”,即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技术、最佳实践和知识来获得发展。而从转型发展的目标来看,只有真正摆脱“创新海绵”式的发展,才能算得上真正实现转型。而要实现这一步,需要做很多扎实的基础工作。

   第三,清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企业增效升级是明年经济工作必须要打好的歼灭战之一。当前,央企面临沉重压力。财政部数据显示, 10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73475.6亿,同比增长16.8%;负债总额779163亿,同比增长19%。但是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石化、石油和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面临亏损面扩大的不利形势,央企改革可能会提速。兼并重组将是明年央企改革重头戏,眼下很多央企已开始有所动作。当然,要处理亏损的国企,关键还在于推动国企改革,尤其是政企分开,才能让这项工作顺利推进。过去众多国企的“僵而不死”,往往因为政企不分,所属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输血,包括财政补贴及银行信贷等。要打破这种僵局,非得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而非官场规律办事不可。

   第四,降低企业成本,激活企业内在活力也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成本加速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9%,主营利润占比仅5%。在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成本、资金成本、交易成本又占大头。在各种负担中,税费重负最为企业家诟病。行业研究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流转税、印花税、契税等二十多种税项,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收费项目也多达五六十类。此外,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在工资中的比重相对偏高,也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一大压力。如果企业由于融资难、税负偏重、成本高等问题丧失发展的动力乃至倒闭的现象大规模出现,那么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靠什么来支撑?

   第五,化解房地产库存。继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为“四个歼灭战”之一后,今次再度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样高规格的场合做出强调,说明目前我国房地产最大的痛点就是高库存。可以预期,在去库存“歼灭战”中,除保障房货币化安置之外,包括财税、户籍领域等配套一揽子政策将在明年密集亮相。此前,中央政府曾提出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被认为将对房地产去库存产生长久利好。此外,相关部委在公积金额度管理、房地产交易税费等方面已有政策储备,为确保政策效果,购房首付比例、利率等信贷政策也可能同期出台。

   第六,扩大有效供给,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着力补齐短板。习近平主席在日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表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当前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必须完成两大任务: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这将会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再清楚不过,供给侧改革为中央决策层新的发展理念提供了经济理论工具,与“十三五”规划所希望实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相匹配的,可以肯定将成为“十三五”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主导经济政策思路。

   第七,守住金融风险底线。银监会披露,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59%,二季度末为1.5%。此外,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67.7%,贷款拨备率3.26%。有专家估计,因实体经济去产能、房地产去泡沫,明年各类隐性的风险或将加速暴露。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投资回报降低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去库存,土地出让收入不断减少,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加大;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风险犹存,债市调整压力也将有所增大,这将加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

   第八,继续向改革红利要动力。我国未来的改革难度越来越高,因此要高度警惕改革空转,即改革只停留在纸面上,在实践中并未推动。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改革,推动改革自下而上推进。事实上,我国很多成功的改革都来自基层的创新突破,农村改革、国企改革莫不如此。以开放促改革的最大作用,就是动员市场力量形成倒逼机制,对改革形成压力,也就带来了改革的动力。(周子勋)

  • 相关阅读
  • 盘点世界互联网大会那些参会的智能硬件

    原标题:盘点世界互联网大会那些参会的智能硬件   12月16日,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于乌镇举办。与2014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展览上,智能硬件不再“热得发...

    时间:12-17
  • 华融上网拍卖515亿不良资产浙江172亿最多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贺霞)中国华融今日召开不良资产推介峰会,正式在淘宝网上挂出2360多户、资产总规模达515亿元不良资产拍卖项目,此额度占到华融6000多亿存量不良资产的大约六分之一。中国华融资产经营...

    时间:12-17
  • 我国信托公司行业正式引入ABC三级评级体系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贺霞)今天,《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下称《评级指引》)正式发布并生效。中国信托业协会将对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和社会责任四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时间:12-17
  • 北京预售房资金监管松绑将不受节点限制

    原标题:北京预售房资金监管松绑 将不受节点限制   若发现预售项目有发生质量事故、未按期交付或存在不能按期交付风险、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工程建设等情形的,可暂停开发企业专用账户的资金支取,切实防范资...

    时间:12-17
  •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会见经合组织代表

    原标题:王军会见经合组织代表   12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京会见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一行。双方就二十国集团(G20)国际税制改革、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税收征管...

    时间:12-17
  • 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尴尬专家称300亿并购铁通已晚

    原标题:中移动通吃产业链遇尴尬 专家称300亿并购铁通已晚   中国铁通将成为历史。   近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收购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对价为人民币318.8亿元,最终对价会按照收购协议所述价格调整...

    时间:12-17
  • 人民财评:五大路径解决“僵尸企业”清退难题

    上周,国务院层面首度就亏损企业问题提出定性、定量、定标准、定时的措施,特别是到2017年末的时间表确定,具有重大意义。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

    时间:12-17
  • “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启动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孙阳)人民财经15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将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研究完善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正式启动“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是世界银...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