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北京市开展税警协作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16-02-17 09:55:42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2月16日电 (王子侯)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税务局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展开稽查协作,成功破获“10.8”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据悉,该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6亿元,税款5.2亿元。

2015年10月份,海淀警方接到北京国税部门的报案称,近日税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北京一家商贸公司组成犯罪团伙,每月买卖增值税专用发票多达2亿元。该团伙控制的大量商贸公司在没有实际经营行为的情况下,采用虚假填列进项税额的方式逃避税款,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全国大肆兜售,造成国家巨额税收损失。该犯罪团伙共开设百余个空壳公司,在全国多个省市违法倒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警方收缴的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专案组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以被举报企业为切入点,建立税收数据模型,系统筛查海淀区存在共性问题的企业。在调查取证中发现,该团伙控制企业共计453家,涉及北京13个区,受票公司达到1513家涉及全国29个省市,涉案增值税发票32114份,涉案金额高达36亿元,税额5.2亿元。

海淀警方表示,此案是近年来海淀警方破获的涉及地域最广、涉案金额最大和涉案人员最多的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也是海淀警方与税务部门加强协同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创新稽查侦破手段,取得重大涉税经济案件成功告破的有益尝试。为信息化时代,增强部门间协作,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区域经济环境,树立了样本和典范。

截止目前,24名犯罪团伙的骨干成员已被海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 相关阅读
  • 三、四线城市春节未现“返乡置业”效应

    原标题:三、四线城市春节未现“返乡置业”效应   ■相比2015年春节,今年春节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签约量未现明显上升。   ■降低首付门槛,其实只是变相提高了月供压力,对返乡购房者刺激不大。   ■三、四线...

    时间:02-17
  • 银行们开始“免费”的时候微信提现要收手续费了

    原标题:银行们开始“免费”的时候 微信提现要收手续费了   从下月起,从微信零钱中提现将收取手续费。昨日,腾讯悄然在微信中发布公告称,从3月1日起将调整微信零钱提现以及转账的收费政策,引来一片热烈的吐槽声...

    时间:02-17
  • 春节假期铁路治安平稳有序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魏哲哲、梁西征)从铁路公安局获悉:春节假日期间,全国铁路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铁路总公司扎实开展安检查危、线路巡控、严打整治、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全国铁路治安稳定、秩...

    时间:02-17
  • 铁路春运创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陆娅楠)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2月14日(正月初七),铁路春运再创单日旅客发送人数新高,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34.4万人次,同比增长9.7%。  2月14日,全国铁路发售车票850.9万张,...

    时间:02-17
  •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原标题: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创新型国家 研发投入多少合适   2015年起,广东中山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5年,中山...

    时间:02-17
  • 取票机装上帮助铃哺乳室设在候车厅(春运那些事儿)

      本报成都2月15日电(记者王明峰)“这个帮助铃,可是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外来务工人员雷德强说。  在成都打工的雷德强准备乘坐的是K258次列车。之前家人在网上订好了车票,让他到车站取票。可到了取票机前,雷...

    时间:02-17
  • 王军入选《国际税收评论》2015年度全球税收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

    原标题:王军入选《国际税收评论》 2015年度全球税收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 近日,《国际税收评论》(International Tax Review)杂志评出2015年度全球税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大人物和机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连续第...

    时间:02-17
  • 春节假期游客超3亿人次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王珂)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3%;其中过夜游客7086万人次,人均消...

    时间:02-17
  • 吃鱼纠纷背后的旅游业纠结

    原标题:吃鱼纠纷背后的旅游业纠结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业素质、执法水平乃至当地人的文明程度,释放出了强烈需求   社会新闻上升为舆论热点,最大的意义往往不在于判断当事者的对与错,而在于触碰到了社会...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