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经济活力看广东:从华丽的机器人之舞到坚实的经济数字

2016-02-24 09:33:1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经济活力看广东:从华丽的机器人之舞到坚实的经济数字

   新华网广州2月23日电(记者 高立)当540台智能机器人和29架无人机在2016年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时,广东这个艰难转型中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再也没有比这段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之舞,更能表征广东经济正在迎来的凤凰涅槃之路。

   过去的7、8年间,如何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迈入以创新和高科技为增长原动力的新形态,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首要议题。如今,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里,作为中国经济转型风向标的广东正迎来曙光。

   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支撑的,绝不仅仅是春节晚会上华丽的机器人之舞,更有一连串极具说服力的数字:2015年广东全省GDP超过7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0.8%;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表现抢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提高到39%;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8.5%;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1%和57%……这些数字绝大部分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可以看到,广东经济正走出低谷,开始走上新经济时代创新驱动的良性轨道。高新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良性互动,开始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全面融合,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说明,过去几年间,广东省政府对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和前所未有的投入终于开始得到丰厚回报。从最艰难时期颇具胆识和魄力的“腾笼换鸟”,到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情况下依旧大手笔投入和推动科技研发,这些坚持如今都换来了实效。以2015年为例,广东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在未来三年里,广东还将拿出近千亿元的资金推动创新,且这些资金还将通过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得以放大。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胡春华用“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来形容创新驱动发展在广东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样是在这次大会上,《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两份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布,为把广东建设成为创新人才和创新型产业集聚高地,提供了清晰务实的行动纲领。

   可以看到,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一直以产业链底端产品外向输出的广东经济已经走上了经济动力转换的良性轨道,科学层面的技术进步与政府层面的政策革新开始产生合力。

   截至2015年底,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105家,五年间翻了一番。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全国第一,超过13万件。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兴创新创业主体在广东蓬勃发展。国家大科学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在中微子、超材料、基因组、干细胞、智能机器人、移动通讯技术等多个领域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广东不仅保持了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还开始扮演起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成功范例的引领者角色。

   如果说恰当的经济政策和持续的技术进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助力和外因。那么,最终的成功则从根本上需要依赖于无数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尤其是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这一点也恰恰是广东经济最根本的优势所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商业文明和市场法则已经深入这片土地,锻造了无数经风沐雨的企业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产业,只要有商业机会,他们总是最先捕捉到的一个群体,无论是被动型的来料加工制造业,还是今天主动开拓的全球产业链,都不例外。

   如今,当年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如华为、腾讯、格力、美的、比亚迪等,都已蜕变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并拥有该行业的全球性技术研发中心。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沿着他们的发展路径前行,政府只要致力于创造一个稳定、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整个经济的转型图景将越来越清晰。

   回顾历史,珠三角当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毗邻港澳、先人一步的对外开放。到了2008年,当传统制造业陷入低谷时,很多人都开始担心,作为中国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与环渤海、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可能会面临边缘化的境地。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与内部的改革相因,更与对外的开放相关,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作为规模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珠三角要想真正迎来涅槃重生,还必须在全球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从对外开放的层面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的提出,可以说是给广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个天赐良机。这一战略瞄准的是中南半岛、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一大片区域,经济落后、人口密度极高、政治相对稳定,可以说具备了巨大发展潜力,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将会给中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而离这一机遇最近的,事实上是珠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积累了成熟的制造业体系,雄厚的民间资本和先进的市场竞争理念,使得广东的企业和资本在该区域的竞逐中最有实力胜出。

   截至2015年,对内,京广、贵广、南广、厦深等连接中国广袤内陆腹地的高速铁路悉数开通;对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已完成前期筹备,正式投入运行,其首要投资标的就是连接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将为广东经济的再一次腾飞提供极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腹地。广东迎来新经济时代的再次辉煌,也许已经不再遥远。(完)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内需拉动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孙博洋)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了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高虎城表示,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时间:02-24
  • 高虎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贸影响不大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孙博洋)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否认会进一步对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外贸出口。高虎城表示,我并不认为最近一个时期人民币进行中间报价之后的一些波动会对贸易产...

    时间:02-24
  •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2016年消费会延续快速增长趋势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孙阳)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高虎城认为,2016年消费会延续快速增长趋势。 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6...

    时间:02-24
  • 农业部: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亿亩以上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郝帅)今日,农业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并解读《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

    时间:02-24
  • 农业部部署马铃薯产业开发工作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郝帅)记者从农业部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马铃薯...

    时间:02-24
  • 聚焦供给侧改革:七大举措化解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

    时间:02-24
  •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我国中高收入阶层正在形成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孙阳)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高虎城认为,中国目前有一个中高收入的阶层正在形成,商务工作从供给侧发力的一个重点,就...

    时间:02-24
  • “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网上主题采访活动将举行

    原标题:“经济活力看广东 转型升级”网上主题采访活动将举行    新华网广州2月23日电(记者 高立)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 转型升级”网上主题...

    时间:02-24
  • 北京市门头沟区国、地税启动联合稽查工作机制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孙阳) 2月22日下午,北京市门头沟区国、地税联合稽查工作机制启动仪式在头沟区地方税务局三层报告厅举行。据悉,联合稽查工作机制建立后,国、地税双方将在信息共享交换、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和...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