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限塑令十年陷尴尬亟待升级 外卖行业成法外之地

限塑令十年陷尴尬亟待升级 外卖行业成法外之地

2018-06-12 10:30:03

来源:法制日报

  农贸市场小商铺等老盲区尚存快递外卖等电商新挑战又来

  限塑令十年陷尴尬立法升级能否解围

  建议提高“限塑令”的法律位阶,出台《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管理条例》,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职责、义务和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日。火爆的市场能否再次刷新销售量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量快递将再次引发新一轮包装污染。

  今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呼吁全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是我国“限塑令”颁布实施10周年的日子。应当看到,10年来,“限塑令”的实施效果不容否定,既减少了塑料袋的实际使用数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社会公众对于限塑的行为遵循。

  但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包括塑料袋在内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在外卖、网购、快递行业开始被大量广泛使用,让本身尚存局限的“限塑令”面临新的挑战。

  快递行业塑料污染不容忽视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618”大促预热期提早了不少,很多电商从5月底就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在电商各种促销打折的刺激下,很多消费者买得不亦乐乎。北京的刘女士就是其中的“剁手族”一员,买书、买日用品、买小家电……大促的正日子还未到,她已经下了10多单。

  “现在基本每天都有快递上门,每天都要扔一堆快递包装。有时候看着也觉得蛮浪费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买了一瓶化妆水,估计是怕运输途中破损,商家除了在外面的纸箱子上缠了厚厚一层透明胶带,还体贴地在箱子里放了塑料充气的内部缓冲物,又用塑料膜把商品缠了好几层。“一瓶100多块钱的化妆水,扯下来的塑料膜就有好几米。”

  而刘女士的经历并不鲜见,眼下,快递业限塑已经刻不容缓。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快递313亿件,平均每人20多件。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封箱胶带,其长度可绕地球赤道425圈。还不包括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内部缓冲物等,而快递业中快递包装实际回收率只有10%。

  尽管一些电商物流企业“双11”前推出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但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数量巨大的快递包装废弃物绝大部分被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或焚烧,作为垃圾简单处理掉,不仅耗费大量原材料,而且污染环境。

  外卖行业成“限塑令”法外之地

  除了快递行业,还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也游离在“限塑令”之外,那就是外卖行业。

  近年来,我国外卖行业不断成长,正逐渐成为主流餐饮消费习惯。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外卖市场用户规模达6亿,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占比高达63.3%。而在2017年,我国在线订餐市场进入稳定期,其中80%的活跃用户在外卖平台上的下单频次达到每周一次及以上。

  订外卖,就不可避免要用到塑料袋,基本上每一份外卖最后都要使用塑料袋交到用户手中。按照这个消费方式,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4亿份一次性餐具。以一份外卖一个塑料袋的保守估计,就意味着要配套使用4亿个塑料袋。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而每个使用过后被废弃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在自然情况下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团长曾静萍一直关注外卖行业的污染问题。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她与其他6名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加快外卖垃圾治理的建议。在曾静萍看来,由于外卖垃圾相对比较零散,特别是塑料制造成本非常低廉,而回收的经济成本却比较高,导致外卖垃圾基本无人回收,从而形成“白色垃圾”越堆越多的恶性循环,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贸市场等仍是“限塑”盲区

  2017年初,世界经济论坛《新塑料经济学》报告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塑料的使用增加了20倍,预计在未来20年将再增加一倍。根据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对外发布的数据,全球塑料垃圾高达49亿吨,但其中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其余的都被填埋在地下或者冲刷到土地和海洋中。如果我们保持目前对塑料制品的消耗速度,那么到2050年,塑料垃圾将会上涨到120亿吨。

  而一份来自2015年的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以此估算,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量将比所有的鱼还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鱼类市场中,1/4鱼类的小肠中,都发现了塑料粒子。对于这些被扔进自然界里的塑料来说,要完全降解至少要470年。

  塑料带来的污染触目惊心,因此,早在十年前我国就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限塑令”,对“白色污染”宣战。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时至今日,“限塑令”已经整整落地十年了。

  据相关部门介绍,“限塑令”实施前7年,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2/3以上、累计少用达140万吨。但与此同时,“限塑令”的实施一直存在一个盲区,那就是在大型商超内一般落实较好,但在农贸市场或小型商铺则不理想。2016年及2017年,全国20多家环保组织和公众对22个城市的208家集贸市场展开了323次调查,仅有26家集贸市场基本使用达标塑料袋,其余为部分使用和全部未使用达标塑料袋。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指出,禁而不止的大量不达标塑料袋仍在集贸市场被广泛使用,这类塑料无法回收,填埋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被降解,环境危害大。同时,集贸市场摊位使用的没有生产厂家、材质与成分、安全说明等信息的不达标塑料袋,无法追溯生产源头,用于盛装食物将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阻断塑料污染“限塑令”亟待升级

  如今,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一些大型商超内,不合格塑料袋等制品早已难见踪影,一些消费者也会购买可多次使用的布袋或其他材质环保袋。但眼下,不合格的塑料袋包装开始转战快递、外卖等领域,并大行其道。有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快递使用塑料袋约68亿个。一些快递尽管外壳为纸箱,但纸箱中仍大量使用塑料袋、胶带等,包装也多为一次性包装,很难进行有效回收利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快递业绿色包装及垃圾回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如近期出台的《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很多环节仍然存在空白,同时,很多条例和规章急需更新。以快递废弃物回收为例,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只能参照2008年颁布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标准,由企业自行处理。10年前的规章已经滞后,需要有针对性地重新制定。

  对此,环保公益律师、义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恩泽呼吁,应当尽快完善包括快递业以及外卖在内的新业态绿色包装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国家邮政局等单位应该制定强制标准和法律法规,从源头、过程和结果予以规范,提高实用性和操作性。

  同时,他还建议提高“限塑令”的法律位阶,出台《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管理条例》,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职责、义务和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建立有效的长效协调机制,协调统一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合力,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不达标塑料袋的惩罚力度,提高塑料袋生产、销售和使用成本。此外,还应当保证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教育。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