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在鲜花下虚掩着“坑” “电商专供”还能走多远

在鲜花下虚掩着“坑” “电商专供”还能走多远

2018-06-12 15:05:49

来源:羊城晚报

  给消费者挖坑的 “电商专供”能走多远

  □阅尽

  不知何时,红火的网购市场上,悄然兴起“电商专供”的时髦货。在诸多电商平台上,什么“线上特供”、“网络专供”、“电商定制”等广告帖纷纷占据醒目位置。而据报道,随着“6·18”年中促销日临近,各路商家亦是铆足了劲,在“专供”商品上做起文章。许多不明就里的买家,冲着其方便和价廉而加入抢购行列。

  同样的品牌,同样的商品,“网上便宜很多”,电商们信誓旦旦,消费者与线下价格一比,也果然如此。于是,“网上东西便宜”便如新商业信条般口耳相传,蔚然流行。但也有精明买家,多了个心眼,拿“电商专供”与实体店的货实物比对,很快就发现了猫腻。同品牌的卫生纸,网上购的就轻,且品质相异;同款服装,布料并不尽相同;号称打折的羊毛衫,手感与保温、耐磨等就差许多……

  而浙江宁波市场监管局与消委会从线上线下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专业机构检测。最终的结果也是,“电商专供”并非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同货同质。如同品牌同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均一样,但网购商品拆开后却比线下少一些电器元件;网购的吸尘器吸口也比线下买的尺寸小……

  总之,官方检验与民间的实物对比,都无情地揭露出一个不太为人所关注的事实:所谓的“电商专供”并非如广告吹的那样美妙,有的或缺斤短两,有的涉嫌偷工减料,有的甚而可能以次充好!诱人的“网上实惠”说穿了多是忽悠和套路,是鲜花虚掩着的“坑”。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商品社会的行规。假如商家如实告之,线上线下商品的差异,买家愿打愿挨,任谁也无话好说。但若商家故弄玄虚,以所谓“营销策划”编造出个噱头,诱买家上钩,那就不仅有违商业伦理,也涉嫌消费欺诈,侵犯消费者权益,要受到消法与市场监管的惩处了。

  如今,网购俨然已成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达7.18万亿,约占全球的50%。一国之网购就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这确实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而网购市场的勃兴,除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之利外,政策环境的宽松与消费者的追捧无疑都居功至伟。对商家而言,理应珍惜这一新兴市场。

  或正是窥到网购的巨大商机,各路商家纷纷出奇招,抢占电商市场。但综合观之,现今许多商家的“电商专供”实属阴招损招。轻了说,是抢快钱,只图眼前利润;重了说,则完全悖逆诚信原则。对自身的品牌形象,亦是一种无形伤害。长此以往,一旦“网上是劣等货”、“专供就是专坑”的口碑形成,要想挽回就难了,这势必造成电商的利益整体受损。作为商家,不可不防。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