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多措并举守护黑土地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24-08-06 09:22:00

来源:人民网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大粮仓”。

加强黑土保护与利用协调,筑牢农业发展根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黑土地保护法明确,加强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黑土质量,并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黑土区耕地内在质量的提升与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密不可分。”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郧文聚认为,当下,要更加重视黑土耕地用养结合,提高耕地自然肥力对粮食总产形成的贡献占比。

海伦国家站研究员隋跃宇认为,黑土质量提升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从长远来看,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黑土地生产力,必须从土体角度来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隋跃宇认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精准配置模式,本质上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黑土地肥力提升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灌排体系、合理规划路网林带、进行田块整治等工程措施的开展,因地制宜、因土施策,改善黏化浅层滞水、潜育化渍害、白浆化漂白淀积、盐渍化盐碱聚集、沙化透气透水等土体上的障碍因素,结合现有的耕层保育技术,在整个土体尺度上实现黑土地的永续利用。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启动了一系列的相关项目来厘清黑土地土体构型,明确障碍层次的位置与发生机理,结合现有的黑土地耕层肥力提升技术体系,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分类分区精准配置模式。

“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进行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肥地力,有利于提升黑土地地力,让农民增收。”隋跃宇表示,黑土地保护利用精准配置模式是实现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生产平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黑土地粮食稳产、增产,提升粮食品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世界黑土区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及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全球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呈现退化趋势,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结构变差成为共性问题,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黑土区各国协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科院东北所研究员姜明告诉人民网记者,“由于不同国家国情不同,所采取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措施也有差异,在北美等地区可以采取休耕轮作的保护模式,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粮食刚性需求,不可能采取大面积的休耕,所以还必须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模式。”

《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我国先后制定实施系列政策,将黑土耕地全部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保护。

在吉林,连续举办了四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研讨会,“龙江模式”“梨树模式2.0”“大安模式”“大河湾模式”等创新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姜明表示,作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引领者,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创新、政策交流和人才培养,在黑土地保护的智慧农业平台、智能机械、黑土地健康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建立黑土地国际合作的大科学计划,健全国际交流机制与平台等。

  • 相关阅读
  • 读懂三中全会⑤:8组“开放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延伸阅读:读懂三中全会①: 12组“改革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②: 8组“创新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③: 9组“民生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时间:08-08
  • 读懂三中全会⑤:8组“开放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延伸阅读:读懂三中全会①: 12组“改革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②: 8组“创新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③: 9组“民生热词”背后的知识点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时间:08-07
  • 多元发展 未来可期

    白色棚顶、各式招牌,在澳门渔人码头,一眼望不到头的“国际美食大道”上,酱爆牛杂、泰式冬阴功鱼蛋、卤水鹅等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左手端陈村粉,右手拿胡椒饼,嘴里嚼着潮汕鱼丸,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感...

    时间:08-07
  • 细数一座大桥的“乘数效应”(年中经济微观察)

      图为江西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建设现场。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制图:汪哲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

    时间:08-07
  • 西北地区海拔最高风电场首批机组投运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乌恰200兆瓦风电项目。  谷佳蔚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丁怡婷)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乌恰20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机组近...

    时间:08-07
  • 轨道上的中国尽显活力(延伸阅读)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客货运成绩单亮眼,主要客运、货运指标稳居世界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同期新高。  运力投放更精准,流动中国活力迸发。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0.96亿人次,旅客...

    时间:08-07
  • 防晒衣市场热度攀升(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核心阅读  烈日炎炎,防晒衣成为暑期热销服饰。围绕消费者需求,在面料科技、细分场景、轻便时尚等方面不断发力,服装企业纷纷抢占防晒衣赛道,推出许多兼具科技范、时尚范的新产品,激发消费市场...

    时间:08-07
  • 前7月塔里木油田累计钻井进尺达65万米

      本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7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累计钻井进尺达65万米,富油气区块钻完井周期缩短21%,刷新46项钻完井提速纪录。  ...

    时间:08-07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专场招聘

      本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8月5日至8月11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新基建、物流、汽车工业行业3个线上招聘专场,共有59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招聘需求近7万人...

    时间:08-07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图为8月6日,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现场。  郑 斌摄(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刘诗瑶)北京时间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

    时间:08-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