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人工智能+”步履铿锵 “燃”动产业变革新引擎

2024-10-11 16:48:00

来源:人民网

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政策部署上,多项针对数字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算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建设产业集群试验区的措施陆续规划落地,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从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到应用层,我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正加快构建与完善,并逐渐在部分城市、细分领域跑出产业“加速度”。

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布局方面,在产业链上游,作为发展底座,算力、算法和数据等基础层产业成为近来业界投资重点。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点亮、京津冀最大绿色算力中心的投产运营、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在上海诞生……全国多地正在加速算力中心的布局和落地,为AI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在用算力中心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 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同时,算力芯片行业正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华为、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国内企业已经在算力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基础层的加持下,模型层和应用层正加速发力。

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国范围内已有197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备案,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占比分别为31%、69%,行业大模型涉及教育、金融、办公、政务和医疗等领域,并向传媒、招聘、家装、心理等更广阔的场景延伸,行业大模型的类型愈加丰富。

应用方面,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最早、最成熟的领域,图像和语音识别应用已趋于成熟,广泛的应用场景有望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收入潜力。

同时,AI产业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天风证券研报整理,图像和语音识别、AR/VR硬件、AI芯片与算力、自动驾驶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等领域成为融资最活跃的赛道。

将人工智能变为地区发展潜能

加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建设,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旨在带动AI对产业升级的牵引,并将拓展应用场景作为关键内容。

例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底,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此外,深圳市工信局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打造场景应用先锋”;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底,520项依申请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少填少交智能审”,“小申”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80%,集中纳管高频算法模型超100个、数源目录超200个。

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护航AI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聚焦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等七方面重点方向,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沿着产业发展路径,AI产业在各地持续“开花结果”。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高地,北京获备案的大模型有82款,占全国超四成,文心一言、智谱清言、月之暗面kimi等已成为面向公众服务的大模型明星产品;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北京已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332家,占全国4474家的近三成;从上游的算力、数据到下游的应用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上海徐汇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千亿产业集群;成都已拥有超900家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超40%,预计今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从“热话题”真正转化成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燃机”。随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加快构建、全社会对于AI应用需求的提升,相关细分领域将迎合市场跑出“加速度”,同时催生产业链虹吸效应,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 相关阅读
  • TD产业联盟杨骅:5G-A与AI融合将重塑通信网络新模式

    从起步到商用,5G已深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如今,5G继续向前迈进,迎来了其升级版本——5G-A。5G-A不仅意味着更快的网速、更低的时延,更代表着通信技术的新里程碑,引领数智生活新潮流。近日,TD产业...

    时间:10-13
  • 中国移动王大鹏:5G-A与AI融合 共创智简网络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5G技术持续演进,其升级版5G-A正式进入商用元年。当前,产业各界期待5G-A进一步助力探索新应用、挖掘新价值、融合新产业。同时,业内分析认为,技术的革新与扩展或将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

    时间:10-13
  • 面壁智能刘知远:5G-A 与 AI 融合将迎来新发展浪潮

    当前,随着5G-A商用与入端元年的到来,为社会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近日,清华大学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刘知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G-A与AI的融合发展,目前还处于刚刚起...

    时间:10-13
  • 华为曹明:AI入端驱动5G-A融合 推动智能终端全场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正在加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从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自动驾驶和具身机器人,AI终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近日,华为公司副总裁、无...

    时间:10-13
  • 拥抱移动AI时代 共筑5G与AI融合发展新动能

    2024年,5G-A商用与AI入端踏上全新征程,5G-A与AI的融合发展已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教育,从智能交通到智慧城市建设,5G-A与AI的协同作用正为各个行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科技驱动产业...

    时间:10-13
  • 尺素金声 | 发力逆周期调控,彰显“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

    10月12日上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宣布,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将在近期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较大规模增加债...

    时间:10-13
  • 银联国际与越南转接网络NAPAS签署合作备忘录

    原标题:银联国际与越南转接网络NAPAS签署合作备忘录  10月13日,银联国际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在河内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深化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推动银联二维码钱包和越南本地钱包在对...

    时间:10-13
  • 好品中国 | 延安苹果又红了

    金秋十月正是苹果等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不同产地、各色品种争相竞争人们的味蕾足以让“选择困难症”犯难而这或许也是身在苹果生产大国特有的“甜蜜烦恼”黄土高原上的“苹果自由”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

    时间:10-13
  • 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

    原标题: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10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农业农村部党组...

    时间:10-13
  • 从税收数据看经济运行亮点:“两新”势头发展良好 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车柯蒙)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统一大市场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在工业运...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