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知天而作”底气足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2024-10-14 15:00:00

来源:人民网

金秋十月,各地传来丰收的喜讯:“秋粮单产进一步提高”“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开局顺利”……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2日,全国秋粮已收获59.8%,进度同比快1.6个百分点,连续8天日收面积3000万亩左右。随着秋收进程加快,各地气象部门紧跟农时,抓好重点时段预报,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全力以赴做好秋收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筑起黑土地“金色粮仓”守好秋粮丰产“主阵地”

千里沃野,稻菽飘香。在黑龙江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金黄色的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玉米棒低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一张张质朴的笑脸上,这是对辛勤劳作一年取得硕果的最高礼赞。

东北地区是我国秋粮丰产的“主阵地”。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农情调度显示,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实播2.29亿亩,农作物总体长势良好,粮食丰收在望。

“总体来看,2024年作物生长关键期农业气候资源丰沛,虽然营养生长初期出现低温、多雨、寡照时段,但营养生长后期和生殖生长期热量得到及时补充,整体气象条件适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当前各地作物长势良好,今年全省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晾晾说。

今年,黑龙江加快推进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当好国家最稳固、最可靠、最坚实的“大粮仓”。气象部门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为依托,开展东北玉米水稻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测,并研发了水稻、玉米作物春播及移栽预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区的最佳播种和移栽时间,为农户提供科学的农事安排建议,优化种植布局,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筑牢粮食安全坝 守护民生根本“幸福田”

自动气象观测站、苗情监测仪像“哨兵”一样矗立田间,智能水肥一体机随着农户发出的手机指令,缓缓开启浇灌作业……行走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仪封镇高标准农田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农业现代化气息。

兰考,作为河南省首个全国首批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投融建运管”运营模式,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2万亩,“沃野千里”吨粮田的“丰”景胜地。

气象保障是种好粮、收足粮的重要一环。2022年,河南首次将气象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并列,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之一,大力推进气象保障能力建设。目前,已搭建554个自动土壤水分站、143个农田小气候监测站,积累28类农业气象数据,同时布设118个地面验证点,校准风云气象卫星的监测密度,将780万条历史数据汇聚上云,实现了作物生产全要素监测。

守护粮食安全,不仅要目光盯着田间,还要掌握真招式。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水稻种植户抓住有利天气抢收水稻。黄钱钱摄

“我们利用海量数据,构建了60种算法模型,用于苗情分类监测、风险动态研判、灾害预报预警。”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姬兴杰介绍,针对可能出现的晚霜冻害、条锈病、干热风等灾害,他们会提前预判趋势,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同时,综合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和未来降水预报信息,该所研发出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提供作物灌溉指令,做到全周期保障粮食生产。

新风扑面好“丰”景建起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稻浪滚滚、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香气四溢。

“灌浆后期是小麦良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济宁兖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燕表示,做好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非常重要,从5月初开始,气象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联盟”就持续发挥作用。

“气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布的干热风等灾害预警提示,为我们做好良种灌溉和‘一喷三防’提供了重要指导。”济宁红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宁红娣指着手机屏幕说。

近年来,山东气象部门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深入挖掘服务需求,多举措保障粮食丰收丰产。

在青岛,与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合作,将农业气象数据接入智能农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为农险服务装上“智慧芯”;在泰安,以全链条气象服务为舵,精准把握农业生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在东营市河口区,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分析盐碱地气候特点,探索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共同研发优良品种和科学的种植模式,增加了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效益。

走进丰收的田间,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感慨地说:“今年的丰收,多亏了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有了他们的及时帮助,我们种地更有信心了。”

  • 相关阅读
  • 税收数据显示:综合所得年收入10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车柯蒙)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个税的税款构成情况。税务总局近年来的个税申报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

    时间:10-15
  • 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出炉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0月15日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目标,提出我国拟突破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

    时间:10-15
  • 河南虞城:茁壮“城”长惠民生

    道路旁,树木繁茂、绿叶滴翠;公园里,市民跑步、打太极,在朝阳下呼吸着清新空气……河南省虞城县通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改造城市公园、完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两河口公园绿化...

    时间:10-15
  • 河南虞城: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引导“量身定制”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推进镇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

    时间:10-15
  • 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同比增长

    沪东中华签订4艘14000TEU甲醇燃料预留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和5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青岛建造完工,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

    时间:10-15
  • 业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黄盛)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

    时间:10-15
  • 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模型“海能”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操秀英)14日,中国海油在北京发布“海能”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可为实现海洋油气行业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工作效率、精益现场管理、优化商业模式、释放创新活力等提供数智支...

    时间:10-15
  •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成绩单出炉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刘垠)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成绩单出炉。14日,科技部官网发布《2024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

    时间:10-15
  • 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刘园园)为规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国家数据局日前公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10月12日至11月1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时间:10-15
  • 中越班列双向奔赴驶上国际贸易“快车道”

    10月,凌晨时刻的越南首都河内东英车站灯火通明,吊车来回穿梭,将一个个集装箱装到中越班列车板上,500多吨的木料专列随即鸣笛驶向中国广西。这是广西崇左理文纸浆制品有限公司在越南南部采购的造纸原材...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