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戈壁滩上采油气(走进产业地标·跨越时空 产业向上)

2024-10-16 06: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钻井施工现场。
  徐志远摄

  1955年10月,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油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供图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纪念广场,克拉玛依一号井原址上,大油泡雕塑引得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彼时,全国原油年产量不到百万吨,石油消费基本依靠进口,公共汽车只能背着煤气包作为燃料。来自克拉玛依的这个好消息,传向全国,振奋人心。

  从“没有草也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到“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密密的油井像无边的红地”,一首《克拉玛依之歌》唱出了这里的变化。近70年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其前身为克拉玛依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超4.4亿吨、天然气超100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连续22年稳产千万吨以上。

  扎根戈壁艰苦奋斗

  攻克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等挑战

  走进克拉玛依博物馆,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结冰的井架旁,石油工人的衣帽已冻成冰甲,脸上却挂着笑容。那是1956年初春,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克拉玛依二号井发生井喷事故,工人们奋战三天三夜成功抢险。

  这张照片,是克拉玛依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精神写照。从1960年原油产量超1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近四成;到2002年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再到近年来发现玛湖、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区,新疆油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戈壁滩上建起石油城,保持多年稳产,谈何容易?

  先看自然环境。克拉玛依油田刚开发时,除了一片戈壁和万里云天,没有树木、没有水源、没有村庄,用水只能靠骆驼从70多公里外的地方拉运,住宿则是挖个地坑、上面盖上梭梭柴的“地窝子”。夏季地面高温,5分钟就能烤熟鸡蛋,冬季在室外工作不一会儿手就会冻肿。

  再看地质构造。经过亿万年的挤压、拉张、叠合,新疆油田的地质结构好比手风琴演奏,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复杂多变。“油藏被断裂带切割得很分散,忽有忽无、忽厚忽薄,有时在这处打井一天能产三四百吨油,但1公里外再打井,就啥也没有。”原新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学鲁介绍。

  找油难,采油同样不易。这里有“流不动的油田”之称的超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难以从地下采出;还有“磨刀石”之称的页岩岩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可以说是滴水不进,钻井需要下到地下几千米,在头发丝直径几百分之一的缝隙中“榨”出石油。

  对此,中国石油的工作者不畏难题、持续创新。例如,为破解超稠油开采难题,石油工作者们先是采用蒸汽吞吐技术,将200多摄氏度的高温蒸汽快速注入生产井进行加热,让稠油软化流动。

  “但对单井来说,生产时蒸汽需停止注入,稠油容易再次凝固,因此只能开采相对低黏的稠油。”原新疆油田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张明玉回忆,技术团队又研究了多介质协同辅助蒸汽吞吐、火驱等热采技术。

  2008年,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探索出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为风城油田3.6亿吨超稠油开发找到了更好出路。风城油田作业区地质研究所所长杨果介绍,这种技术是在油层平行部署一对注汽井和生产井,将稠油逐渐蒸化流动后,借由重力下泄采油。借助双水平井SAGD技术,稠油采收率可从20%提升到50%至70%。

  “勘探开发出更多油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挑战不小,但意义重大。”新疆油田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生产当量已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眼下,新疆油田正围绕滚动勘探、提质增效等工作持续发力。

  勇于创新降本增效

  竞逐新赛道,探索新模式,推动油气高产稳产

  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仅要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干劲,更要靠转观念、勇创新的科学务实精神。

  ——竞逐新赛道,非常规油气增产。

  从克拉玛依出发,穿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来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的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现场井架矗立,工作人员紧盯各项参数,为钻头向下挺进“保驾护航”。

  作为非常规油气,页岩油是推动国内原油增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开采难度不小。“页岩油储层好比埋在地下3000多米的‘夹心饼干’,我们要在其中找到厚度仅为1.5米至2米的‘奶油层’。”吉庆油田作业区经理杜雪彪介绍,项目团队创建了一套“黄金靶体跟踪”技术,能让钻头平稳穿行于“奶油层”,资源动用程度由50%提高至89%。

  今年前9月,吉庆油田作业区新开钻99口井,钻井进尺累计超56万米;页岩油产量达63万吨,较去年同期提高42%,创历史新高。“我国页岩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开发潜力加快释放,我们有信心将明年的产量提升至140万吨,加快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杜雪彪说。

  ——探索新模式,勘探开发降本增效。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一口钻井动辄耗费上千万元,探索开发管理新模式,是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在吉庆油田作业区五号平台,一个个紧凑排列的小“集装箱”,替代了传统的“磕头机”进行采油。平台片区长李培斌介绍,这些“集装箱”采用的是无杆泵采油技术,将相关设备从地面集成到井下,温度、压力等参数实时传送,管线长度缩短超80%,占用土地从500多亩减少至37亩。

  “在钻井和压裂环节,我们还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生产指标显著提升。”吉庆油田作业区地质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陈依伟介绍,通过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2019年至2023年,作业区平均完井周期从91天缩短至39天,单井综合投资从7000多万元降至4200多万元。

  转型升级久久为功

  推进数智油田建设,优化拓展绿色产业布局

  新疆油田有30多个作业区、几万口油气井,如何助力油气安全高效供给?在新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记者找到了答案。20多米长的电子大屏上,各钻井的施工进度、钻压、转盘转速、出口流量等数据实时显示,如有异常情况会进行报警,为优化钻机调配、钻井提速等提供支撑。

  “目前3万多个油水井、3000多个注采计量站已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作业远程控制、故障按需巡检,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过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新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副总工程师段非说。

  从驻点值守、定时巡检,到少人或无人值守、按需巡检,从故障依靠人工判断、经验分析,到自动预警、智能分析,对于数智油田带来的转变,工作30多年的李培斌感触很深:“以前两个人一台车,无论天气如何,都要每天两次对油井进行采样巡视,最多能管理二三十口井;如今点击鼠标就能看到运行情况,1个人能管理300多口井,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节能降碳、清洁替代,也是油田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来到克拉玛依白碱滩区的光伏基地,近50万块光伏板连绵不绝。新疆油田新能源项目部副主任罗英逊介绍,光伏基地每年发出的绿电超过3亿千瓦时,其中2.2亿千瓦时接入油田电网自用,替代生产中使用的化石能源,剩余则接入国家电网。

  20多公里外的采油二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先导试验区,周边收集来的二氧化碳注入油井,能够降低原油黏度,提升石油流动性和采收率,实现变废为宝。

  “去年投用以来,试验区的日产油量从14吨增加至65吨。”新疆油田CCUS项目经理部经理孙凯介绍,目前新疆油田11个CCUS试验区的日注碳量超过1500吨。

  回到1955年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的那一夜,本该下班的青年人不舍离去,在井架不远处烤着火,兴奋地谈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光明远景。近70年过去,在辽阔戈壁上,钻井向更深、更难处延伸,天山南北将创造更多奇迹,为祖国发展加“油”争“气”。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消费万花筒)

      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金黄的玉米已进入丰收季节。近日,一场特别的玉米单产提升观摩会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全宁街道东道村展开,在中国农资·翁牛特旗服务中心农技服务团队指导下,采用“玉米密植...

    时间:10-16
  • 逛店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实体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许多地方的实体商业销售额和客流量大幅增长。同时,一批升级后的购物中心开...

    时间:10-16
  • 探索快餐业发展新模式(市场漫步)

      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以更便民、更快捷的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最近,笔者在上海闵行区江川路上看到,一家快餐店完成升级改造后,不仅保留...

    时间:10-16
  • “需求变了,供给也得求新求变”(消费视窗·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上海青浦区百联奥特莱斯不断丰富消费活动,吸引市民前来购物消费。  李立真摄  实体商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和零售科技发展,不少实体商业积...

    时间:10-16
  • 国产载人飞艇将开启商业运营(新视点)

      广西桂林阳朔县月亮山脚下,一架外形圆润、线条流畅、颜色白皙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轻盈腾空,在飞过当地多个景点后稳稳降落,圆满完成演示飞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活动上,“祥云”AS700载...

    时间:10-16
  • 向创新要出路 向转型要空间(观象台)

      对企业来说,压力期也是磨刀期、蓄势期。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从“不足”中寻找机遇,在创新中拓展空间,就能实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    日前,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发布,...

    时间:10-16
  • 山西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

      本报太原10月15日电(记者郑洋洋)记者从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山西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近82%,煤炭产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

    时间:10-16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2组卫星

      新华社太原10月15日电(李国利、李宸)10月15日19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10-15
  •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将全面实施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申铖、胡旭)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15日对外发布《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明确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