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小县城”撬动“大市场” 县域游折射乡村振兴活力

2024-10-16 09:21:00

来源:人民网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今年以来,县域小城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不少“宝藏小城”持续破圈,县域游彰显出澎湃的生机与活力。

多个平台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在一二线城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的同时,“县域游”也明显升温。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一、二线城市旅客带动乡村游订单增长超60%,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

文旅下沉与消费需求的“双向奔赴”,让县域与乡村结出文旅“新果实”。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高品质、个性化的文旅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这些“小而美”的县域目的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远离都市喧嚣、尽享田园风光的休闲体验,还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

——依托农业农村资源,打造文旅发展新引擎,“宝藏小镇”有“看头”更有“玩头”。不少县域小城将手工制作,采摘,垂钓等活动与旅游结合,大力发展“县域游+”,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美好生活。

“三月赏花、五月摘桃、十月收红薯和花生,农场根据农作物的成熟期,将园区进行规划,让游客月月都想来,每次来都有新鲜事儿。”河北三陵乡黄窑村和顺农场负责人黄强告诉记者,今年引进了专业化的文创团队,围绕着农场内的项目策划文创旅游,比如将修剪下来的桃树枝进行手工DIY、举办篝火晚会等各种娱乐活动,十一假期期间吸引来不少城市游客打卡消费。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产业+文化”让游客常玩常新。加快推动县域文旅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游客在旅游过程可以更好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西葛仙村依托畲族特色民俗文化,举办火虎舞、板凳龙、火裙舞、烧宝塔、火壶等一系列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山西昔阳县西南沟村,扭秧歌、威风锣鼓、拉话等特色民俗表演让游客感受到了昔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佛山禅城区新建千亩农业公园,以文化品牌营造为亮点打造佛山禅城文化,引来游客纷纷打卡……县域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氛围,让历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参与。

——擦亮乡村生态底色,让县域游持续焕发活力,“慢”游玩出“松弛感”。如画的秋色,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不少游客和市民选择自驾前往美丽乡村畅游,享受慢节奏、原生态的美好时光。

浙江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游客们在白茶主题茶园体验活动中,品着茶香,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通过非遗竹编文化互动体验,见证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传承的力量;走在畲乡风情街上,听畲族民歌、欣赏响木舞、制作特色美食……在这里,经济与生态双赢、文化与旅游交融的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从文化游、美食游,再到生态游,“县域+”开发出无数增长点与无限可能性。近年来,县域旅游蕴含的丰富文旅潜力与经济增长点正在被人们持续挖掘——春季到安吉采茶,秋季到篁岭看晒秋。应时而生、因地制宜的旅游资源供给,奠定了丰厚的资源积淀与出行选择。

《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

“一个市场下沉、需求升级的大众旅游新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人少景美”“各具特色”是县域旅游的魅力所在,必须满足游客对差异化、小众化旅游产品的需求,让游客在每一次旅行中都能收获不同的体验与记忆。

为了让更多“小众风景”进入“大众视野”,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旅游攻略”,列出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配套设施,打造更丰富的旅游新供给。

业内人士表示,“奔县游”正成为推动县域旅游发展的新热潮,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各地小县城依托丰富资源,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产品,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这一潮流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经济发展,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小县城应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持续释放促进地方发展的“大能量”,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县域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推动重点地区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任军、吴雨)记者1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导和推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

    时间:10-16
  • 2024年度中国—拉美产业投资合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原标题:2024年度中国—拉美产业投资合作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为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推动中拉务实合作提质增效,2024年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组织召开2024年度中拉产业投资合作研讨...

    时间:10-16
  • 亮相上海时装周 海澜之家全品类商业矩阵成型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车柯蒙)当深厚底蕴的服饰语言与舞蹈艺术相融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美学故事?10月13日,2025春夏海澜之家“山不在高”主题大秀在上海启幕,据悉,这是海澜之家首次亮相上海时装...

    时间:10-16
  • 中国银行推出“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十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银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将自身改革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出台《中国银行关于因地制宜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做好“五...

    时间:10-16
  • 打通“最后一公里” 多方共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展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就业和民生有着重要作用。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

    时间:10-16
  • 我国将以高水平法治保障粮食安全

      新华社武汉10月16日电(记者田中全)记者16日从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中了解到,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将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

    时间:10-16
  • 有望再获丰收!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方经纶)当前,新季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粳稻、玉米、大豆等将于11月集...

    时间:10-16
  • 有望再获丰收!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方经纶)当前,新季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粳稻、玉米、大豆等将于11月集...

    时间:10-1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抓紧研究完善粮食储备、流通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规范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方经纶)“对照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我们将抓紧研究完善粮食储备、流通、应急、节约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规范,该制定的制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在今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

    时间:10-1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抓紧研究完善粮食储备、流通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规范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方经纶)“对照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我们将抓紧研究完善粮食储备、流通、应急、节约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规范,该制定的制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在今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