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中国银行推出“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十条”

2024-10-16 19:59:00

来源:人民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银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将自身改革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出台《中国银行关于因地制宜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推出“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十条”。

三十条措施紧密围绕建立多样化、专业性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维度,以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从服务新质生产力“三大产业”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强中国银行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应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力,制定并明确了详尽落实措施和量化任务目标,为全面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大幅提高集团运营效率、构建更高水平的安全运营能力提供坚实支撑,致力于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赋能“新”发展

中国银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全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积极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信贷投放;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能源等领域降碳减污扩绿;推动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全流程数字改造等;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聚焦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银政对接、银企合作,对不同领域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健全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围绕科研转化打造垂直服务链,关注新赛道,研究未来产业新方向,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服务。

培育“新”动能

以“五篇大文章”为有力抓手,中国银行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化科技金融管理体制机制,将科技金融纳入集团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完善专业化服务组织体系,规范建设专业特色分支机构,在信贷审批和尽职免责方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制定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专属评估方法,探索相对独立的集中化业务管理机制。

持续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信贷资源配置、推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保持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市场领先地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升级迭代“惠如愿”APP,丰富线上融资产品供给;完善涉农服务,全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让金融服务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加大养老金融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养老金融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做好养老金受托服务,丰富养老理财产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机遇与挑战。

加快数字金融创新步伐,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构建一体化中银云服务体系,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有效支持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再优化。

开拓“新”优势

中国银行将持续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力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适配的集团治理架构,稳步推动境外机构中后台集约运营,加强区域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做好外贸新业态,支持“新三样”等优势产能出海;积极推动和服务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国家对外开放搭建坚实的金融桥梁。

坚持综合化经营特色,围绕“五篇大文章”,不断丰富综合产品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强化协同联动机制,促进各机构间政策协调配套;优化综合经营区域协同工作机制;综合经营公司各展所长,投行、资管、租赁、保险等板块加快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的授信支持,提高风险政策优化响应效率,加速推进重点行业政策制定和重检,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风险政策体系。

加快跃升运营支撑能力,增强线上渠道经营能力、建立业务流程管理体系、推进交易集约运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体验。

发挥战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创新发展,提升区域跨机构协同响应速度。

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深度嵌入产品服务全流程,推动智能消保平台建设、提升投诉处理质效。

落地“新”机制

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举措落地的关键。

完善业务管理机制和资源支持,围绕客户、账户、产品等关键要素,建立科学有效的新质生产力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明确重点领域信贷增长计划,加大经济资本配置,激发内部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大力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加大新技术和大模型应用,促进技术和业务创新融合机制建设,为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精心培育壮大专才队伍,坚持价值创造导向,强化市场对标,将科技、绿色等发展主题纳入培训,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汇聚优秀人才力量。

中国银行方面表示,将持续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做好“五篇大文章”,全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行力量。

  • 相关阅读
  • 理性辨识“第三方测评”信息

      近年来,“双11”网购促销活动受到公众关注,不少消费者养成了“买前看‘第三方测评’”的消费习惯。  所谓“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时间:10-17
  • 逛广交会 看新动能(经济聚焦)

      第136届广交会现场,境外采购商正在体验产品。   欧新城摄(人民视觉)  第136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广东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设55个展区、171个专区。开展首日,广交会...

    时间:10-17
  • 前三季度我国批准建立483项国家标准物质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批准建立国家标准物质483项,总数累计超1.7万项。  从申报主体性质看,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的申报...

    时间:10-17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5星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诗瑶)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日7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

    时间:10-17
  • 首批疏解央企搬迁进驻雄安新区

      10月15日8时,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落户的中央企业正式搬迁进驻雄安新区。首批进驻员工穿着蓝色工作服,在新办公楼前举行升国旗仪式。办公楼位于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从...

    时间:10-17
  • 新农人用好新技术(秋收进行时)

      图为示范区内的智慧农情监测站。  曹庆豪摄(人民视觉)  湛蓝的天空下遍地金黄,齐鲁大地迎来玉米收获的时节。  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时间:10-17
  • 河北: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①:在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定量加样。  吴 迪摄  图②:在衡水板业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正在查看镀锡钢板性能。  陈章栋摄   图③:天津工...

    时间:10-17
  •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

      据新华社电(记者陈宇轩、张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

    时间:10-17
  • 国产载人飞艇将开启商业运营

      本报电(记者邱超奕)广西桂林阳朔县月亮山脚下,一架外形圆润、线条流畅、颜色白皙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轻盈腾空,在飞过当地多个景点后稳稳降落,圆满完成演示飞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活动...

    时间:10-17
  • 载人航天与空间科学“双向奔赴”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聪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  新华社发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面实施,中国人的登月梦一步一个脚印;神舟十九号发...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