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小县城”撬动“大市场” 县域游折射乡村振兴活力

2024-10-16 09:21:00

来源:人民网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今年以来,县域小城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不少“宝藏小城”持续破圈,县域游彰显出澎湃的生机与活力。

多个平台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在一二线城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的同时,“县域游”也明显升温。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一、二线城市旅客带动乡村游订单增长超60%,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

文旅下沉与消费需求的“双向奔赴”,让县域与乡村结出文旅“新果实”。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高品质、个性化的文旅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这些“小而美”的县域目的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远离都市喧嚣、尽享田园风光的休闲体验,还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

——依托农业农村资源,打造文旅发展新引擎,“宝藏小镇”有“看头”更有“玩头”。不少县域小城将手工制作,采摘,垂钓等活动与旅游结合,大力发展“县域游+”,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美好生活。

“三月赏花、五月摘桃、十月收红薯和花生,农场根据农作物的成熟期,将园区进行规划,让游客月月都想来,每次来都有新鲜事儿。”河北三陵乡黄窑村和顺农场负责人黄强告诉记者,今年引进了专业化的文创团队,围绕着农场内的项目策划文创旅游,比如将修剪下来的桃树枝进行手工DIY、举办篝火晚会等各种娱乐活动,十一假期期间吸引来不少城市游客打卡消费。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产业+文化”让游客常玩常新。加快推动县域文旅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游客在旅游过程可以更好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西葛仙村依托畲族特色民俗文化,举办火虎舞、板凳龙、火裙舞、烧宝塔、火壶等一系列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山西昔阳县西南沟村,扭秧歌、威风锣鼓、拉话等特色民俗表演让游客感受到了昔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佛山禅城区新建千亩农业公园,以文化品牌营造为亮点打造佛山禅城文化,引来游客纷纷打卡……县域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氛围,让历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参与。

——擦亮乡村生态底色,让县域游持续焕发活力,“慢”游玩出“松弛感”。如画的秋色,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不少游客和市民选择自驾前往美丽乡村畅游,享受慢节奏、原生态的美好时光。

浙江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游客们在白茶主题茶园体验活动中,品着茶香,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通过非遗竹编文化互动体验,见证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传承的力量;走在畲乡风情街上,听畲族民歌、欣赏响木舞、制作特色美食……在这里,经济与生态双赢、文化与旅游交融的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从文化游、美食游,再到生态游,“县域+”开发出无数增长点与无限可能性。近年来,县域旅游蕴含的丰富文旅潜力与经济增长点正在被人们持续挖掘——春季到安吉采茶,秋季到篁岭看晒秋。应时而生、因地制宜的旅游资源供给,奠定了丰厚的资源积淀与出行选择。

《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

“一个市场下沉、需求升级的大众旅游新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人少景美”“各具特色”是县域旅游的魅力所在,必须满足游客对差异化、小众化旅游产品的需求,让游客在每一次旅行中都能收获不同的体验与记忆。

为了让更多“小众风景”进入“大众视野”,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旅游攻略”,列出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配套设施,打造更丰富的旅游新供给。

业内人士表示,“奔县游”正成为推动县域旅游发展的新热潮,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各地小县城依托丰富资源,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产品,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这一潮流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经济发展,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小县城应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持续释放促进地方发展的“大能量”,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县域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 相关阅读
  • 理性辨识“第三方测评”信息

      近年来,“双11”网购促销活动受到公众关注,不少消费者养成了“买前看‘第三方测评’”的消费习惯。  所谓“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时间:10-17
  • 逛广交会 看新动能(经济聚焦)

      第136届广交会现场,境外采购商正在体验产品。   欧新城摄(人民视觉)  第136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广东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设55个展区、171个专区。开展首日,广交会...

    时间:10-17
  • 前三季度我国批准建立483项国家标准物质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批准建立国家标准物质483项,总数累计超1.7万项。  从申报主体性质看,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的申报...

    时间:10-17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5星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诗瑶)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日7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

    时间:10-17
  • 首批疏解央企搬迁进驻雄安新区

      10月15日8时,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落户的中央企业正式搬迁进驻雄安新区。首批进驻员工穿着蓝色工作服,在新办公楼前举行升国旗仪式。办公楼位于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从...

    时间:10-17
  • 新农人用好新技术(秋收进行时)

      图为示范区内的智慧农情监测站。  曹庆豪摄(人民视觉)  湛蓝的天空下遍地金黄,齐鲁大地迎来玉米收获的时节。  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时间:10-17
  • 河北: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①:在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定量加样。  吴 迪摄  图②:在衡水板业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正在查看镀锡钢板性能。  陈章栋摄   图③:天津工...

    时间:10-17
  •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

      据新华社电(记者陈宇轩、张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

    时间:10-17
  • 国产载人飞艇将开启商业运营

      本报电(记者邱超奕)广西桂林阳朔县月亮山脚下,一架外形圆润、线条流畅、颜色白皙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轻盈腾空,在飞过当地多个景点后稳稳降落,圆满完成演示飞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活动...

    时间:10-17
  • 载人航天与空间科学“双向奔赴”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聪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  新华社发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面实施,中国人的登月梦一步一个脚印;神舟十九号发...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