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多地房地产利好政策“上新” 提振居民预期与市场信心

2024-10-18 09:34:00

来源:人民网

“当前,市内六区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等新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普通百姓的购房成本,实实在在地为我这样的购房者带来了实惠,也坚定了我购买城六区特别是和平、河西、南开(区)房产的想法。”日前,在北京工作并考虑在天津买房的胡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对楼市新政的切身感受。

胡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购房者受惠于新政,使得市场交易日益活跃。

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关于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一方面以政府为主,保障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来满足群众多样性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较此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表述,释放出更加明确的信号,显示了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事实上,自9月下旬,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多项重磅政策,包括降准、政策利率下调、存量房贷降息、降二套首付比例、提高再贷款中央资金支持比例、续期“金融16条”等。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加大力度,以优化和调整房地产市场。例如,天津16日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若干措施的通知》,不再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限实施指导;四川资阳发放购房消费券,最高补贴14000元;浙江杭州取消了首套和二套住房的区别,将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设定为15%;山东发布了《关于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通知》,提出了19条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

记者梳理发现,四大一线城市迅速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了优化,并赶在国庆节前实施。其中,广州的政策调整相对彻底,宣布全面取消当地的住房限购措施,还成为本轮调控中第一个全面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

同时,各地还积极推进房地产“白名单”扩面增量。黑龙江发布通知,明确表示力争在2024年10月底前,“白名单”项目的放款总量将超过50亿元,到12月底前授信总额预计达到90亿元左右。而在重庆,各银行已为当地133个“白名单”项目放贷142亿。

对于房地产市场,倪虹表示,相关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手房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媒体报道,多地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码,一线城市楼市全线回温。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国家明确释放了“止跌企稳”的信号之后,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的稳定已成为新的调控目标。只有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前,政策才会持续实施,这一情况极大地提振了人们对市场将逐步触底的预期。

从供给侧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例如,多个地区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一部分已建成但尚未售出的存量商品住房,将其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中国人民银行为此设立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支持地方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并预计将带动5000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

需求侧也释放出强劲的经济动力,多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升温,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新房和二手房的客户咨询量、带看量以及成交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成交量达到2316套,环比增长高达649.5%,创下近3年来的单周成交量历史新高。

楼市持续释放新的活力,推动着房地产市场朝更加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如何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对此,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企稳回升,取决于居民对收入预期的持续改善,以及各方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信心的进一步增强。但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调整阶段,政策的协同发力和精准度提升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实习生孙晨子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年以来,面对各项风险挑战,我国外汇市场总体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较强韧性。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改善,我国外汇市场形势逐步趋稳向好,人民币对美...

    时间:10-19
  • 绘说现代化丨秋收正当时 处处好“丰”光

    风吹麦浪遍地黄、万亩高粱别样红、稻鱼共生绿意浓......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分作物看,玉米已收72.6%,一季稻已收69.4%,大豆已收83%。大部分地区进入收获高峰期,今年全国秋粮有望再获丰...

    时间:10-19
  • 世界首个私人空间站“避风港1号”揭秘

    原标题:世界首个私人空间站“避风港1号”揭秘由于最近的美国宇航员被困国际空间站事件,让人们意识到那里的环境极其狭小:宇航员们不得不睡在仅比电话亭稍大的卧室里,使用的是真空马桶,并且连续几周穿...

    时间:10-19
  • 科学家培育出耐热浪珊瑚

    原标题:科学家培育出耐热浪珊瑚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了耐热性更强的珊瑚,将使珊瑚能够抵御日益频繁的海洋热浪。海洋热浪已引...

    时间:10-19
  • 欧“月光计划”拟打造月球卫星星座

    原标题:欧“月光计划”拟打造月球卫星星座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刘霞)想象一下,不久的将来在月球上进行卫星导航、视频会议和文件共享时,能和在地球上一样流畅自如。据欧洲空间局网站16日报道...

    时间:10-19
  • 火星冰层中发现潜在微生物栖息地

    原标题:火星冰层中发现潜在微生物栖息地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张梦然)发表于最新一期《通讯·地球与环境》上的建模研究结合火星轨道探测器拍摄的图片显示,火星冰层中存在潜在的微生物栖息地,...

    时间:10-19
  • 新型量子比特运行无需外部磁场

    原标题:新型量子比特运行无需外部磁场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材料》杂志报道,一个由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和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

    时间:10-19
  • 木霉菌剂让盐碱地水稻亩产超千斤

    原标题:木霉菌剂让盐碱地水稻亩产超千斤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10月17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的南京农业大学苏打型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示范基地,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

    时间:10-19
  • 各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今年以来,青海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为今年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奠定基础;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国家级能源战略基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我国超高海拔高原山地光储电站拉萨...

    时间:10-19
  • 平衡经济价值与功能价值 央企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国新发展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投资的“工具箱”,协同中国铁塔、中国能建、中国电装、中国商飞、国药集团、鞍钢集团等央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