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记者去哪儿:高端化本土化齐驱 中国品牌这样“走出去”

2024-10-21 14:03:00

来源:人民网

欧洲杯赛场,中国造VAR显示屏帮助裁判精准判罚;巴黎奥运会期间,国产户外LED大屏助力节能减排;2024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2024)上,中国品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居解决方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品牌主动“走出去”,加速融入世界市场,服务全球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家电品牌坚持技术创新,持续擦亮品牌底色。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出口增长15.5%。

记者了解到,自1980年中国品牌首次亮相IFA以来,中国企业参展比例持续上升,到2024年已经成为展会上的“主角”。

Micro LED等创新技术覆盖家居、商用各类场景,打破屏幕边界;为大屏电视游戏和影音娱乐爱好者定制的《黑神话:悟空》联名款电视,吸引众多海外玩家体验;AI融入智能家居各类场景,让技术变得触手可及……IFA2024举办期间,记者来到海信展台,从这里观察中国品牌发展新路径、未来生活智慧新图景。

“2013年,我带着一台激光电视样机首次参与IFA展,那时的展台没有现在这么大,而中国品牌在也还处于技术追赶阶段。”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激光显示首席科学家刘显荣告诉《记者去哪儿》栏目,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视产业不仅在规模上处于领先,更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在激光显示等领域实现自主创新。

事实上,走过百年的IFA展,不仅是消费电子产业变革的生动注脚,也见证了海信等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端市场的地位跃迁。

“虽然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我们实现了良好增长。未来,我们要争做世界第一。”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副总裁刘斌表示,作为已经成立55年的制造企业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世界一流的企业文化,让全球各个国家的员工,在企业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价值。

在位于斯洛文尼亚的海信品牌欧洲大区总部,这样的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2018年,斯洛文尼亚最大的制造企业古洛尼陷入破产边缘。并购古洛尼后,海信仅用18个月就帮助其扭亏为盈,此后,又投资3亿欧元扩建生产线。先进的生产力和东方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在海信看来,与当地社会共荣共生,是品牌走好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走进工厂生产厨具的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有条不紊,拾起原材料,烤箱内胆很快被一体化压铸成型……据海信欧洲公司厨电工厂厂长Robert Roser介绍,自2021年该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以来,日均产量实现40%增幅。

“去年,工厂生产厨具达到160万台,今年的目标设定在180万台,增幅超过12%。同时,制造成本降低近7%。”据Robert Roser介绍,生产线自动化正进一步助力工厂实现降本增效。

“海信加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企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同时,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更深入的洞察,有助于更快地将新品推向市场。”海信欧洲公司洗碗机产品规划总监Uros Dernovsek表示。

记者了解到,类似加强产品创新,推出符合当地用户需求产品的案例比比皆是:欧洲消费者爱喝红酒,三分区高端酒柜应运而生;为了满足当地用户在冷藏方面的更多需求,品牌将冰箱冷藏冷冻比例改为7:3;干衣机解决方案,将衣物缩水率下降50%……

而这样的创新,也正获得欧洲消费者认可。走进斯洛文尼亚和德国的家电卖场,随处可见中国品牌产品。一名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品牌正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设计和质量走俏欧洲。

中国品牌出海之路,不仅是投资并购的简单之举,更是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持续努力。今年欧洲杯,海信实现了由品牌推广合作向技术合作的升级,围挡广告也从“世界第二”升级为“不止于世界第二”。“不止于”三个字,道出了品牌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与信心。

“我们在欧洲市场阶段性的成功,是下一步全球化发展的基石。”在刘斌看来,企业要以全球化的能力、格局、产品和服务,去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

  • 相关阅读
  • 中国国际收支延续自主平衡格局

      10月14日,国产工程机械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出口。  唐 克摄(人民视觉)   境外游客在浙江杭州西湖边一家商铺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  新华社发  作为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国际...

    时间:10-22
  • 能源高质量供给得到有力保障(锐财经)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的老虎大坪光伏项目,每年通过南方电网六盘水供电局管辖的110千伏变电站,向电网输送约900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图为六枝特区月亮河乡...

    时间:10-22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25个基点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徐佩玉)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较上一期下降25个基点。  这是LPR年内第三次调整。今年2月,5年...

    时间:10-22
  • 2025年起职工养老保险增加病残津贴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李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

    时间:10-22
  • 国开行发放基础设施贷款9376亿元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王俊岭)记者2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国开行发放基础设施贷款9376亿元,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稳步提升,重点支持了交通、能源、水利、物流、数据中心、...

    时间:10-22
  • 激发经营主体能动性

      今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持续修订出台经营者集中新申报标准、开展试点委托中期评估、优化简易案件审查思路、简化简易案件申报材料等工作,相关举措降低了经营主体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性交易成本。...

    时间:10-22
  • 关注科技发展 展现美好生活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参观南方电网数字化成果展览。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探访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联合采访...

    时间:10-22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二十五个基点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吴秋余)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个品种均较上月下降25个基点。  “本月1年期...

    时间:10-22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

    时间:10-22
  • 陕西新开工318个重点项目

      本报榆林10月21日电(记者龚仕建)陕西日前举行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据悉,陕西共开工安塞区阳光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高亚音速航空器配套涡喷式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项目318个,总投资1716.38亿元。其...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