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能源转型“绿”意盎然 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10-22 11:06:00

来源:人民网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加速,各项关键技术接连突破,持续调整完善新型能源体系,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释放高质量发展生机活力。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月至9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8%。

此前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提到,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

在甘肃敦煌,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通过1.2万多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的方式,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100MW槽式光热电站项目通过配置352个回路集热场,采用导热油传热,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3.2亿千瓦时,光电转换总效率为14.54%,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65万吨;在陕西宝鸡,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采用“地热能梯级最大化利用+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结合对于地热能载体的“采灌结合、以灌定采”方式,实现了地热水尾水100%回灌。

“协调推进多能互补,确保能源体系运行安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表示,能源转型的“先立后破”,不是简单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此消彼长、一蹴而就的问题,而是需要两者相互配合。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传统能源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培育了一批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江苏的全息数字电网,将真实电网在数字空间以数字孪生的方式,通过一比一三维立体还原,进行全景式呈现,是全球首次亿千瓦级负荷大电网的全息数字化呈现;山西一家科技公司,通过构建煤炭行业智能化赋能平台,储备了400多座煤矿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训练,帮助入驻企业降低技术研发门槛,加快开发智能化产品;电网公司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数字孪生建模,借助智能巡视和智能控制技术,让庞大、复杂的变电设施实现了可靠的“无人值守、远程操作”。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深度融合,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业内专家建议,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能源生态构建,提高储能与供能、用能系统协同调控及诊断运维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各省(区)信息采集报送途径和机制。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突破,我国正经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平稳运行,实现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全球领先;已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水电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世界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已在白鹤滩水电站投运……

创新是打开能源转型之门的“金钥匙”。“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业内专家建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进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

“面向未来,要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向,加快能源供需一体变革,不仅要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效率,也要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上述专家表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能源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把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作为根本出路,加快推动主体能源更替。(实习生李想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什么是“无还本续贷”?(财经新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这一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轻融资压力、加快企稳发展提供“及时雨”。  ...

    时间:10-21
  • 有色金属工业越来越“出色”(经济新方位·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制图:张芳曼  从高铁车身到航天器的结构材料,从眼镜框架到人工关节、心脏支架……很多领域都离不开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传...

    时间:10-21
  • 证监会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杨曦)据证监会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财...

    时间:10-20
  • 培育新生力量 业界聚焦保险行业人才建设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许维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保险行业作为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

    时间:10-20
  • 增量政策“组合拳”持续加力 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

    时间:10-20
  • 消费暖意浓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凸显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多位专家分析认为,接连...

    时间:10-20
  • 工业韧性强 新质生产力成重要支撑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工业成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时间:10-20
  • 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彰显高质量发展坚实底气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

    时间:10-20
  • 加快推进“向绿而新”的县域经济模式

    原标题:加快推进“向绿而新”的县域经济模式建构保护生态环境导向的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就是要在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着力县域绿色生态生产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

    时间:10-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