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中企“出海” 为全球市场“上新”

2025-09-11 15:39:39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922亿美元,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

  中企“出海” 为全球市场“上新”(经济聚焦·扩大双向投资)

  核心阅读

  中国是吸引外资的大国,也是对外投资大国。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922亿美元,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随着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品、高端装备、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新增长点。中国企业“出海”持续向新向绿,“中国投资”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9月8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福建厦门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报指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92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1.9%,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202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14万亿美元,连续8年排名全球前三。

  中国对外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坚定“走出去”,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声长笛鸣响,9月9日下午,“江远远吉”号货轮从厦门港海天码头起航,满载纺织制品等出口货物,驶往越南胡志明市。这艘万吨货轮,已成为“丝路海运”航线的明珠。

  海运在扩大双向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发布了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进展。目前“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航线联盟成员达367家。“联盟涵盖航运、能源、制造、互联网等多领域,‘朋友圈’和影响力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勇于走出国门。”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说。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可阻挡,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互利共赢的,我们给当地带去了优质供给、就业机会和税收,企业本身也实现了长足发展,我们要继续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吴三强介绍,从1997年便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的中集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300多家成员企业,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分布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约4700人。

  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通过更加紧密、务实、开放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出口2110亿美元、增长13%,占同期货物出口总值的5.9%。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万亿美元,向投资所在地纳税821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502.1万人,其中65.8%为外方员工。

  挖掘“新蓝海”,加大新兴市场布局

  “近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了新变化,从侧重发达国家转向加大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布局。”吴三强介绍,今年中集集团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成立区域办公室,协同旗下中集车辆等子公司助力当地能源转型。

  马来西亚柏威廉商业综合体、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这几年,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新兴市场国家基建项目不断涌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上半年,承包工程企业对外投资中,六成投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地区,有力推动了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重心逐步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绿色投资占比逐年提升,我国承包工程企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厦门的一家科技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超薄电容膜是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材料,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选择在印尼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这一布局能更敏捷地响应东南亚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董事长杨清金说。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9万家,年度经营状况良好;2024年,七成境外企业盈利或持平。

  研发新技术,打造“出海”新增长点

  在哈萨克斯坦,阿鲁尔汽车集团正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汽车产销量连年实现增长。“我们投资阿鲁尔以来,还引入了江淮、捷途、红旗等中国品牌。”通用技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用技术国际公司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把项目建设与当地发展深度融合。以中东欧地区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匈牙利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项目为例,该项目每年发电1.3亿千瓦时,可节约4.5万吨标准煤、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建设过程中,项目用螺旋桩替代冲击桩保护土壤,设立野生动物防触电庇护所,实现“光伏+生态”和谐共生。

  当地时间9月7日,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发布NP3.0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在欧洲,宁德时代建立了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三大生产基地。从换电模式的创新应用到回收技术的突破,这家中国企业正凭借独特优势赢得欧洲车企的青睐。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品、高端装备、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新增长点,更多中国企业凭借长期积累的自主研发、产业集群等优势,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资金和技术“出海”,布局全球市场,赢得更大发展。中国企业“出海”,不仅为自己闯出更大天地,也为全球市场“上新”。(人民日报 记者 刘晓宇 罗珊珊 钟自炜)

  • 相关阅读
  • 20余家国际电商平台齐聚河南 助力“豫货出海”

      中新网郑州9月11日电 (陈贵洋)“上午看样品、下午看厂房,一天就能敲定合作。”11日,在2025全球跨境电商河南产业带供采对接会现场,来自武汉的冯先生受访时介绍,此行他计划在河南寻找服装和节日装饰类产品合作伙伴,“河...

    时间:09-11
  • 今年以来新疆塔克什肯口岸进口焦煤量突破200万吨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1日电 (张福新 常峥晓)记者11日从新疆塔克什肯口岸获悉,今年截至9月10日,该口岸进口焦煤量突破200万吨。  “现在每天从蒙古国进口焦煤1万余吨,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帮助我们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今年...

    时间:09-11
  • 北京将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尹倩芸)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期间,中国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  作为服贸会主题论坛之一,2025全球服务贸易企...

    时间:09-11
  • 中国推进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中新网广州9月11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从11日在广州举行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2025)获悉,中国已布局建设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大力推进这些国家级集群加速向世界级迈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

    时间:09-11
  • 山东青岛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打造中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

      中新网青岛9月11日电 (张孝鹏)记者11日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简称《规划》)于8月26日正式印发。按照《规划》,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

    时间:09-11
  • 缩差距促共富,浙江“海上花园”何以蝶变?

      中新网温州9月11日电(傅飞扬)“我们把紫菜做成了小包装,把羊栖菜做成了各种拌饭酱,把鱼干放上了‘网’,希望鱼嫂们能少一点风吹日晒,多一些销售渠道……”11日,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的“满天星”电商共富工...

    时间:09-11
  • A股电子元件、半导体板块周四领涨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11日放量走高,三大股指悉数上涨,科技股表现亮眼,电子元件、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统计,当天电子元件、半导体板块分别上涨4.81%和4.58%,领...

    时间:09-11
  • 浙江省副省长:数贸会已成为拉动浙江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陈康亮)浙江省副省长卢山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自2022年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下称“数贸会”)成功举办以来,数贸会已经成为拉动浙江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时间:09-11
  • 西延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中新网西安9月11日电 (梅镱泷 刘盼利)11日,随着DJ502次综合检测列车从西安北站缓缓驶出,一路向北开往革命圣地延安,标志着西延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西延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为DJ502次综合检测...

    时间:09-11
  • 提升期现联动能效 上期所与浙江大宗联合发布高硫买方报价

      中新网上海9月11日电 (高志苗)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和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下称浙江大宗)联合发布基于上期所燃料油期货的高硫380CST燃料油“中国舟山燃料油保税船供买方报价”(下称高硫买方报价)...

    时间:09-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