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尺素金声丨“十四五”国家账本有多暖?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

2025-09-12 23:35:1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民生二字,重若千钧。当时光的指针划过“十四五”的宏伟蓝图,一份沉甸甸的财政“民生账本”徐徐展开。

  “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规模近100万亿元,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扩范围、提标准,织牢织密“保障网”——

  财政加力,不断拓展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支持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3.27亿人,45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基本生活救助金。“十四五”时期,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提高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财政部门创新建立的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将2.59万亿元资金迅速下达至灾区,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抗灾救险、恢复生产和生活。

  这一组组数字,编织成一张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成为亿万人民生活中最踏实、最温暖的依靠,为千家万户托起“稳稳的幸福”。

  重公平、促协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

  为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十四五”期间,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下拨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等专项资金,助力我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正一步步畅通。

  为持续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各级财政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6万个,帮助城市困难人群实现“住有所居”。

  财政资金在汩汩流淌中填补洼地、平衡差距,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共享大致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人。

  求精准、谋普惠,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扩容下沉——

  为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普惠,财政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并提供免费教科书;向约20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实现教育经费“钱随人走”,惠及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为持续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扩展普惠教育受益面,自今年秋季学期起,财政进一步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预计惠及1200万儿童,推动学前教育更加普惠可及。

  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中央累计安排资金超过800亿元,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群众求医问诊更方便、更安心。

  财政持续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策针对性,以更高效率、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优服务、优环境,支持民生服务更加丰富可及——

  “十四五”以来,财政部门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惠及群众5.6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在财政资金支持下,从居家养老、托养照护到小区的“一老一小”改造,多项举措正共同托举起“老有所享、幼有所育”的民生愿景。

  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近5万家图书馆、博物馆已免费开放,越来越多场馆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文化客厅和休闲港湾。

  财政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民生服务从“有”到“优”,在细微之处传递温度,于无声之间提升品质,让便捷、丰富、贴心的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人民的笑脸,永远是发展最动人的成绩单;人民的幸福,永远是现代化最温暖的注脚。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十五五”,财政民生投入还将持续加力,做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哪里,财政资金就重点投向哪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财政政策就往哪里发力。(人民日报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出海:从“输出产品”到“组建生态”

      中新社上海9月13日电 (高志苗 姜煜)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13日闭幕,科技企业出海成大会热议话题。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全球企业公民”为核心特征的时代,不仅商业模式全面升级,而且在人工智能(...

    时间:09-13
  • 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王梦瑶)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发布多项成果。  北京市副市长穆鹏在致辞中强调要进一步培育壮大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

    时间:09-13
  •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中新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王君妍)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自唐山的“95后”程...

    时间:09-13
  • 聚焦科技与数字艺术 中法“Z世代”合作创未来

      【欧洲专线】聚焦科技与数字艺术 中法“Z世代”合作创未来  中新社武汉9月13日电 (马芙蓉 李昕)“中法‘Z世代’共创向未来”——中法青年文化交流活动13日在武汉开幕,中国、法国近40名青年,围绕未来全域汽车交通...

    时间:09-13
  • 中欧班列“双向奔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新社济南9月13日电 (周艺伟)在山东济南“齐鲁号·全球购”线下门店内,市民黄荣拿起一瓶塞尔维亚果酒,仔细查看标签。“以前买欧洲商品要等好几个月,现在班列直达,价格划算还能现场试喝,就像把‘欧洲集市’搬到了家门...

    时间:09-13
  • 2025年服贸会:“中国涉外第一区”描绘新图景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题:2025年服贸会:“中国涉外第一区”描绘新图景  作者 苏旭 张素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金盏速度节等标志性活动,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提速,城市“热度”...

    时间:09-13
  • 2025年雄安新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跨境电商专场活动举办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尹倩芸)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雄安新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跨境电商专场活动12日在雄安举办。  活动以“新质跨境 智启未来”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平台推介等形式...

    时间:09-13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财政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

    时间:09-13
  • 30辆新能源矿卡“乘船”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中新网宁德9月13日电 (叶茂 杨隆宇)装载30辆“宁德制造”的大型新能源矿卡的巴拿马籍“康顺快运”轮,13日从福建省宁德口岸青拓码头开航前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印度尼西亚。9月13日,装载30辆大型新能源矿卡的巴拿...

    时间:09-13
  • 黑龙江孙吴安格斯肉牛三年累计销售产值6.25亿元

      中新网黑河9月13日电(记者 王琳)13日,第三届安格斯肉牛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召开。该县三年累计实现2.5万头安格斯肉牛屠宰、6.25亿元销售产值,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第三届安格斯肉牛产业创新发...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