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蕴藏巨大机遇!银发经济应成为推动增长“钻石经济”

2025-09-22 14:16:01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0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25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国际高峰论坛”在中欧上海校区举办。现场发布了《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5)》。

  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民众健康需求持续攀升、家庭养老功能有待加强等新形势,老年群体健康保障需求的激增与社会保障体系适配性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与社会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议题。本届论坛聚焦“健康中国与社会保障的高质量发展”主题,汇聚国内外政府代表、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度融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教授表示,如何以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以养老金融创新为助力,精准回应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进而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研究院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和养老保障领域的研究,对中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做出了五个新判断:第一,未来养老保障体系将持续优化升级;第二,未来医疗保障体系将持续提质增效;第三,未来就业保障体系将持续创新;第四,未来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将不断完善;第五,未来社会保障事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不断加速。

  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教授在视频欢迎致辞中表示,以日本、美国、印度、中国和欧洲为代表的“JUICE”国家,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却共同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深刻挑战,目前正采取差异化的路径应对老龄化:日本注重精准医疗与技术创新,欧洲着力构建整合型社会保障体系,美国侧重于优化养老金税制与社保政策,而中国通过设立国家级产业基金与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康养生态建设。印度尽管目前人口结构还偏年轻,也正为未来老龄化提前布局。他强调,银发经济不应被视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成为推动增长的“钻石经济”,蕴藏着巨大机遇。他特别强调,中国在应对老龄化挑战方面提供了有益参照,为全球老龄化治理贡献了东方智慧——通过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活力激发,正逐步构建起既保障老年民生、又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韧性治理体系。

  论坛举行了《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5)》绿皮书发布仪式。该报告凝聚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的力量,历时一年多,系统梳理上海在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政策建议凝结而成。报告完成30多万字的撰写,分为一篇总报告,以及养老保障篇、医疗保障篇、社会保障智慧化篇共17篇分报告。

  活动现场,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以“健康老龄化下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对养老金融政策的深入洞察。他表示,当前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存在三大瓶颈: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区域和城乡差异大,二是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三是第三支柱产品繁杂且参与度低。同时,养老服务金融也面临产品复杂难懂、与医疗照护服务脱节、缺乏普惠性设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应借助金融科技重构养老生态,通过AI与大数据整合多源信息、实现动态需求分析与个性化资产配置,并建立“适老化+可信化”服务平台,探索算法建议与人工监督相结合的共治机制。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认为,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之路,而数字化、智能化与体系化建设是核心路径。应依托全国统一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从预防到康养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通过可穿戴设备、家庭健康终端和云端大数据,构建全国“一个码”“一张网”“一朵云”,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应推进医防协同、支付方式改革与分级诊疗,推广“三明模式”和周口试点等地方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发挥制度与文化优势,以智慧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低耗高效、覆盖全民的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模式,实现中国文化中“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教授探讨了数智化赋能未来老龄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他表示,中国当前养老模式以居家和机构为主,但面临“缺设备、缺人才”的双重困境。他呼吁将养老从业者作为紧缺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与输送,同时中小型医院可向医养结合方向转型。面向未来,中国应提前布局生命科学和老龄社会的研究,为人类更长寿、更健康的社会做好准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则系统阐述了中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新增长路径与发展机遇,期冀银发经济能实现“从负担到时代红利”。他表示,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劳动力供给下降、储蓄率与投资率降低、消费峰值已过及创新能力减弱四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为应对这一挑战,需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从供给侧看,应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从需求侧看,须把握老龄化社会中消费升级的趋势,充分发掘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他还表示,中国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养老金融是推动股权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长期资本来源,也将重塑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

  • 相关阅读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

      中新网9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有记者问: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情况如何?出台了哪些政策和举措?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

    时间:09-22
  • 书写区域融合新篇章 “心彭友汇 文旅同行”苏皖鲁豫文旅联合推介会在江苏徐州举办

      9月20日,由淮北、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枣庄、苏州及徐州共11个城市文旅部门联合举办的“心彭友汇 文旅同行”苏皖鲁豫区域城市文旅推介会在徐州奥体中心南门举行。  本次推介会以苏超联...

    时间:09-22
  • 为何全球空调业“双灯塔”独此一家?海信定义智能绿色新标杆

      蒸发器和冷凝器这“两器”,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业在此方面的自动化率普遍为30%左右。这个仍然相对传统的空调“两器”领域,目前全球仅有唯一一个黑灯生产车间,就在海信日立黄岛工厂。  这是海信日立...

    时间:09-22
  • 中国化解2300多万套房屋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22日在北京表示,通过相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全国累计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以来化解230多万套,民众拿到不动产权证书...

    时间:09-22
  • 袁会:在AI时代,如何重建我们对真相的认知?

      面对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的热点消息,我们该如何判断它们的真伪?当谣言传播的速度快于信息验证的节奏,我们还能否为真相找到清晰的坐标?这不仅是公众经常遭遇的现实困境,也是数字传播研究难以回避的核心议题。  在当今...

    时间:09-22
  • 精耕深蓝 沿海各地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沿海地区持续做强做优海洋产业,加快提升创新驱动、高效协同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通全球,我国海上航运贸易航线不断加密。今年,青岛港针对市场需求,新增了通往北非、中北美、东...

    时间:09-22
  • 唱着民歌迎丰收(经济聚焦)

      民歌,诞生于广袤田野之上,是广大劳动人民质朴动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众多民歌中,丰收的旋律总能勾起人们的心弦,简单的几句便勾勒出一代代农民的朴实、辛勤。这些从劳动生活里流淌出的美丽音符,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变...

    时间:09-22
  • 证监会: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明显增强

      中新网9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资本市场和证监会工作情况。  第一,“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

    时间:09-22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中新网9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金融监管事业有关情况。  一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更加雄厚。目前银行业保险业...

    时间:09-22
  •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新网9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