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粮食入库进入“AI全自动时代” 探秘大国粮仓科技底色

2025-10-16 20:29:5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有力守护着大国粮仓。

  总台央视记者 刘悦欣:中储粮四川新津直属库的这些白胖子,叫作气膜粮仓,高高大大的,肚量真不小。仓内现在存储的是大豆,每栋可以存储7500吨,生产成食用油可供8万人一年食用。

  与传统储粮用的浅圆仓相比,独特的外形让粮食气膜仓格外显眼。

  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建筑师 包晓强:气膜仓整个仓顶结构的学术名词叫三心球形拱顶结构。这个结构的灵感来源是鸡蛋壳。常规粮仓的穹顶结构是一个半球形,无效空间就会很大,经济性不是很好。气膜仓的仓身段是一种非常圆滑的过渡,雨水就没有汇集的位置,可以保障我们粮仓的排水效果。

  粮食气膜仓有着独特的三层结构。最外层穿着由高分子膜材构成的“冲锋衣”,使粮仓勇敢接受日晒雨淋。中间套着高密度聚氨酯组成的“保温服”,让粮食享受始终如一的凉爽。最里面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铠甲”,守护粮仓坚如磐石。

  粮食气膜仓的施工,是新型气膜建筑与传统储粮行业组起的“跨界CP”。有别于传统筒仓采用滑膜方式自下而上施工,粮食气膜仓以充气膜作为施工模板,由外向内先吹膜,然后喷射聚氨酯保温层,最后喷射混凝土结构层。

  独特的结构、先进的工艺,让粮食气膜仓气密性、保温隔热性和防水性俱佳,大大提升了粮食保鲜效果。同时运营成本也更低,与传统粮仓相比,粮食气膜仓的综合运维成本预计节约30%以上。

  为了保障储粮安全,远程操作平台可以对仓内温度、通风、能耗等指标实时管理,存储情况随时能一探究竟。

  粮食入库进入“AI全自动时代”

  如今,不仅储粮有新装备,收购入库也进入“AI全自动”时代,大大提升了效率。

  粮食从田间地头运送到收购点,经过扦检才能入库。粮食扦检就是给粮食做体检,通过取样、检验来判定粮食质量的好坏,是否能够达到入库标准。

  与传统扦检不同,第三代粮食智能扦检系统可以根据车厢长度自动匹配扦样点数量和位置,这辆车车厢长13米,需要取到十个点。

  取到的样品经过混匀、分样后,经机械臂快速传送到各个仪器中,经智能AI识别数据库分析,对出糙率、杂质、谷外糙米等指标进行精准检测,大概12分钟,这车稻谷的检测结果出炉。

  中储粮成都研究院工程师 唐琦林:可以看到,出糙率是78.51%,证明这个稻谷是二等粮,是可以入库的。

  扦样完成后,用于抽检的十斤左右的粮食会通过余粮回送装置返还到粮车上,最大程度保证了农民的利益。随后,这车粮食就可以过磅、入库卸粮。智能扦检系统大大提高了粮食入库的效率。

  绵阳市送粮司机 罗世军:我们的粮是从绵阳市拉过来的,到这里两个多小时。上午就能走,卸了货就又回到绵阳再装粮过来。

  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工程师 荣云:今年新建10余套扦检设备,目前已经准备就绪,计划投入到秋粮收购当中。今年已经完成扦检约1.3万余车次,收粮65万吨。

  储粮害虫实验室:为害虫建档精准防治

  在四川成都,有一座储粮害虫防治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对害虫建档案来进一步制定防治方案。

  总台央视记者 刘悦欣:这座实验室,简直是一座害虫档案馆,从活体害虫到标本,粮食上常见的各种害虫在这里都被记录在案。

  实验室里有储粮害虫标本226种,还有20种常见的活体害虫,实验人员给予它们细致的照料,以便进一步研究它们的习性、生物学特征。

  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工程师 马一铭:过去我们将这些黑黑的小虫子称为害虫,现在我们能识别到不同的种类。

  比如,玉米象会将粮食内部的营养成分全部吃掉,在上面留下一些很大的孔洞。

  谷蠹不仅会把粮食表皮咬碎,同时它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在里边啃食,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

  实验室里,昆虫触角电位仪捕捉着储粮害虫对粮食挥发物产生的生理电信号,实验人员通过研究其中的规律,筛选出害虫最喜欢的气体,量身定制害虫诱捕剂。

  粮仓里这个正在工作的摄像头,是识别粮食害虫的火眼金睛,每隔十五秒会自动巡检一次,一旦捕捉到害虫发生,就会拍照传回到实验室服务器上。经过AI虫情超脑算法识别,分析出害虫的种类以及发生的位置、数量。

  工程师告诉记者,算法识别可以比人工巡查提前30天发现害虫,准确率达95%以上,系统识别到害虫后,粮仓内会通过氮气气调等物理防治方法对害虫集中处理,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三季度1.78亿人次出入境 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增48.3%

    国家移民管理局10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三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上升12.9%其中内地居民8937.2万人次港澳台居民6873.1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3.8%、6.2%全国各口岸入出境外国人2013.4...

    时间:10-16
  • 5000亿元“两新”国补资金成效几何?税收大数据揭秘

      随着近日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完成发行,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的“两新”国补资金完全到位,“两新”政策成效几何备受关注。  10月16日,税务总局公布一些税收大数...

    时间:10-1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当天,中国启动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于北京举行的主会场活动中表示,中国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

    时间:10-16
  • 中国建行未来三年力争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超5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16日在北京表示,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连续六年稳步提升,未来三年将力争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央行等部门...

    时间:10-16
  • 多家沪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跑赢”上半年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高志苗)16日晚间,天安新材、国邦医药等多家沪市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以下简称三季报),其中不少公司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长显著。  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日早间数据显示,沪市已有43家...

    时间:10-16
  • 南航织密“一带一路”空中网络 护航全球客商共赴广交会

      中新网广州10月16日电 (记者 郭军)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5日在广州开幕,将持续至11月上旬。作为广交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南航积极调配运力,优化航线网络,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全力保障全球客...

    时间:10-16
  • 400余家企业在广州展出油墨工业产品 呈现绿色化趋势

      中新网广州10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鸿威·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16日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启幕。  此次博览会面积超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400余家,展品覆盖水墨、油墨、油墨设备等核心领域,体现油墨工业行业绿色化、...

    时间:10-16
  • 广交会入境外籍旅客持续处于高位 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广州10月16日电 (记者 方伟彬)记者16日从广州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下称“白云边检站”)了解到,适逢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举办期间,该站接待的入境外籍旅客持续处于高位,多项数据创历...

    时间:10-16
  • 对俄单方免签新政实施“满月” 俄罗斯等外籍旅客来华热度攀升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陈静 黄波)自2025年9月15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至10月16日新政实施已“满月”,上海边检总站共查验入境俄罗斯籍旅客2.88万人次。  其中,利用免签政策入境的...

    时间:10-16
  • 我国电力可靠性水平大幅提升 供电可靠率达99.924%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阮煜琳)在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可靠性水平大幅提升。同比1991年,2024年全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94.55小时/户减少到6.71小时/户,全国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 ...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