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2022-08-03 05:52:01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这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这种体系完备、配套完善、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优势在应对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十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王伟介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向中国创造迈进步伐明显加快

  十年来,我国工业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有了全面提升,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中高端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78亿辆大幅增长到当前的3.1亿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2.7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手机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使用体验都有了质的飞跃。”王伟说。

  与此同时,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发展载体加速形成。目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三成,这些基地和集群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十年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从创新体系看,我们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从创新成果看,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十年,通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说。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持续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和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开展109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的占比持续提高,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十年来,我国大型飞机、载人航天、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均实现创新突破,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成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工厂,实施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420个新模式应用项目,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初步建成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加快建成,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十年来,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我国累计推广约2万种绿色产品,创建近3000家绿色工厂,培育近200家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累计制定644项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初步构建形成绿色制造体系。通过推进化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纺织、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实施三批366个重点项目,推荐2000余种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相关企业能耗、水耗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通过持续努力,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本报记者 王 政

本报记者 王 政

  • 相关阅读
  • 白象回应方便面中有活体蚂蚁:绝非生产过程中的品质问题

      中新网8月4日电 4日,白象发布声明称:近日,公司注意到网络上有消息称消费者反映购买的白象方便面面饼中有活体蚂蚁。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经核查,此事绝非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白象一直高度重视产品...

    时间:08-04
  • 社保缓缴,帮企业“加把劲”

      水、电、房租、用工……疫情期间,一些企业反映成本压力不小。尤其在餐饮、零售、旅游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经营挑战更明显。作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组成部分,缓缴社保费是助企纾困、缓解企业当前资金压力的...

    时间:08-04
  • “消费刺客”神出鬼没 权益保护以何为“盾”

      以为吃的是新鲜现炒没想到是预制菜;点餐时不告知结账时才发现餐位费、服务费收费竟达50元……  “消费刺客”神出鬼没 权益保护以何为“盾”  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  阅读提示  继“雪糕刺客”后,各种消...

    时间:08-04
  • 全球网购渗透率快速提升

      拉长跨境电商供应链  柴祯祯  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全球网购渗透率快速提升,使得跨境电商行业迎来发展高峰。目前,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转型升级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新抓手。 ...

    时间:08-04
  • 跨国公司积极备展进博会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如期举行。随着会期临近,众多企业报名签约,参展商也开始积极备展,以便向世界展示和介绍其创新产品和技术。  据悉,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展将设置六大展区...

    时间:08-04
  • 国产大豆定价权谁说了算

      大豆定价权之争背后实质上是国家之间经济、金融的较量。国产大豆的定价权回归,与相关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努力密不可分。我国应逐步建立国际市场非转基因大豆定价权,打造国产大豆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

    时间:08-04
  • 谨防“弃风弃光”大规模反弹

      “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新能源将迎来更大规模、更高速度的发展,消纳利用压力持续增长。要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构建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引导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和发展节奏。  新能...

    时间:08-04
  • 数字经济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辐射面越来越广、渗透度越来越深的重要构成部分,正...

    时间:08-04
  • 创业迎来“科学家时代”

      创投圈不再对模式创新和平台经济趋之若鹜  创业迎来“科学家时代”  本报记者 孙奇茹  当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呼唤新动力,当“低垂的果实”不再触手可及,创投圈不再对模式创新和平台经济趋之若鹜时,十年磨一...

    时间:08-04
  • 网络直播间唱歌如何不侵权?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关楚瑜  前不久,“PDD直播唱歌被起诉”上了热搜。原因是他在一次直播中唱了《向天再借五百年》,被歌曲著作人起诉,要求赔偿10万元。PDD为某直播平台的一名游戏主播,...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