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预售”的东西想得到不易

2022-08-12 14:20:14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预售商品拖的时间越来越长

  “太气人了!”等了近20天,赵女士还是没有等来她期待的衣服。而消费者吴婷购买的预售产品,也遭遇了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的尴尬。

  记者调查发现,最初小众领域的预售已沦为“万物皆可预售”。然而,“预售”的真假、发货、售后等均有不少套路。

  糟心事

  二十天等来一场空

  明明写着付款后15天之内发货,等了近一周却仍没有动静。联系商家客服,迎接她的都是“机器人”,这是北京的赵女士此前购买预售商品时遇到的糟心事。

  对于预售,赵女士并不陌生,之前买过的商品也基本能在约定时间顺利拿到。然而这次,她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女装品牌店购买了一件外套,当时约定付款后15天之内发货,但此后商家却一拖再拖,发货遥遥无期,联系商家也颇为曲折。

  “后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客服告诉我,他们联系商家,得知商家根本没有货,所以发不出来。”赵女士无法理解,既然没有货,为什么每天还都在做预售。“这种行为挺让人生气的,有的商家就是拿预售当幌子。”她说,自己之前买的预售商品基本都是5天、7天左右发货,这次不仅不发货,售后体验感还很差。最终,在等待近20天后,平台介入之下,赵女士得以退款并获得10元优惠券。

  类似购买预售商品的糟心经历,不是个案,有的消费者还被商家随意更改发货日期。之前,吴婷在某拼单软件购买了预售食品,付款后显示“此商品为预售商品,6月11日发完”。然而,等到6月中旬时,她发现商家仍未发货。询问客服后才得知,这款商品“7月8日前发完”。一脸懵的吴婷质问客服为何发货一拖再拖?却得到“收到仓库消息,临时改时间的”,且“不能保证具体发货时间。”对此,吴婷直言,商家只是拿产品太火爆来打发消费者,她并不接受这个说法。

  记者发现,在多个平台上,都有网友吐槽和投诉预售商品延迟发货、不发货、更改发货日期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仅以“预售不发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就能查到5900余起投诉。其中,投诉对象多为电商平台、拼单软件、短视频直播平台及其入驻的商家。

  算盘精

  买家担了经营风险

  记者了解到,预售起源于一些小众服饰领域,至今从形式上却已发展成“万物皆可预售”,且预售的发货时间、质量等均呈现出鱼龙混杂、缺乏标准的一面。

  由于这些行业和品牌的产能、成本、销量等因素限制,商家很难提前大量囤货。然而,随着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的发展,预售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而这背后,风险更多转嫁给了消费者。

  “最开始的预售,一般7天、10天发货,15天就算比较长的了,现在动辄一两个月。”白领吴玉萍说,自己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发现不少商品的预售时间越来越长,最长的甚至都超过了45天。难怪有网友感叹,“夏天都来了,买的冬装还没到。”

  在多个电商平台,预售产品不仅存在发货周期偏长的问题,在警示性标识上,不同平台商家对预售商品的标识也五花八门。有的商家在商品主页面标题中有“预售”二字,有的则并未有“预售”提示;有的以“×月×日前发完”替代,有的只是以小字隐藏在商品说明中。更有商家,玩起“×月×日前缺货”的文字游戏。

  “为什么现在预售的产品越来越多?主要是降低了商家囤货和资金链方面的风险。”某网红服装品牌负责人刘美向记者介绍,预售首先要收取客户的钱,而且大多收取的都是全款。商家在拿到客户所付的款项后,再去对着人数差额联系生产,产销上的风险就相对小了很多。

  除此之外,预售约定的时间,对于商家和工厂来说也是难得的缓冲期——尤其在近两年的疫情背景下。

  “比如预售出去500件衣服,那我的目标就是做550件,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余地。不像以前,可能我生产了1000件,卖出去500件,库存还压着500件,压力得多大?”刘美认为,预售对商家和工厂的备货生产、物流周期等等都是有好处的,但“坦白说,对客户没啥好处”。

  在降低成本、转嫁风险的同时,预售商品更存在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的一面。

  “预售火了,似乎什么都要套个‘预售’。行业内一些不良商家,预售展示的是一款,实际生产又偷工减料。”刘美介绍说,有的商家在预售阶段,给网友看的样品是这一款,实际上预售出来的货,又是另外一种材质的货品。“网上说‘我永远买不了你手里那一件’,就是因为预售商品的实际出货偷工减料了。”

  假预售

  “低价让利”只为引流

  服装、鞋子、化妆品、茶具、白酒、连环画册……“万物皆可预售”的背后,预售甚至被一些人当成了“挡箭牌”,大搞引流营销。原本应该是让利的预售,最终成为了骗人的把戏。

  “这个预售彻头彻尾就是骗人的,白等了45天。到底算非法融资还是诈骗行为呢?平台前不久才把他账号封禁了。”今年年初,石峰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看到,主播正在吆喝“1元秒杀”,预售一款造型稀有的杯具。当时的约定条件是,关注主播后付款一元钱即可,约定付款后45天发货。在主播的热情推销下,石峰果断付款。

  然而直到两个多月后,一直都在直播的那位商家,都并未发货。石峰多次联系无果,才感到自己和网友受骗了,“很多人都付款了,算不清有多少人付钱了。这就是骗局啊,骗了不少钱。”石峰表示,这次直播间里的预售经历,让自己明白有些预售根本就是虚假的。“反复投诉之下,平台给我强制赔了三倍,也就是3元钱的优惠券,打我账户了,但是我不会买他家东西了。”石峰说,对于预售商品的真假问题,平台有其审核责任。“再说了,预售时间太长了,你说十天半个月还可以,45天的预售周期实在有些坑人。”

  “现在直播间确实有不少假预售。目的就是以预售的方式来引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指出,这些预售大多以极低价格的“秒杀”“抽奖”“福利”等名头出现。然而最终却根本不发货,大不了退款,或者最多赔几块钱。“把预售当成引流的手段和产品,是把消费者当韭菜来割的。”

  朱巍表示,各电商、短视频平台都有对预售把关审核的责任。对于不良商家,要列入“黑名单”,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介入处罚。而短视频平台,尤其要对商家在直播营销的前后认真审核把关。对于假预售,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

  “预售这一种模式,严格来说是不应该出现的。何况,一些预售行为的本身就是欺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不允许在没有货的时候就来搞预售,更不能搞虚假预售。”朱巍说。而对于一些商家和平台退款且以优惠券的方式赔偿消费者,他认为也是不行的。“《民法典》和《电子商务法》说得很清楚,符合要约条件的,就要达成要约合同,必须履行发货所购买实物的责任义务,而不能退钱赔优惠券来了事。否则的话,就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更要受到严格查处。”本报记者 李松林

  • 相关阅读
  •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较去年底增长57.6%

      中新网广州8月12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12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随着参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的企业主体、测试车辆、测试安全员数量的快速增长,广州开放测试道路较2021年底增长57.6%,车...

    时间:08-12
  • 中国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2日发布消息称,初步统计,今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同比少增4303亿...

    时间:08-12
  • 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将于8月28日至31日举办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2日,“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财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世界先进制造...

    时间:08-12
  • 中国银保监会谈“保交楼”: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12日表示,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其中提及,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  该...

    时间:08-12
  • 中基协:截至7月末,私募基金管理基金规模20.39万亿元

      中新网8月12日电 题:中基协:截至7月末,私募基金管理基金规模20.39万亿元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12日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较上月减少26家,环比...

    时间:08-12
  • 中国银保监会谈村镇银行风险处置进展:已累计垫付180.4亿元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12日谈及河南、安徽村镇银行风险处置情况时透露,截至8月11日晚,已累计垫付180.4亿元(人民币,下同),进展总体顺利。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

    时间:08-12
  •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开幕式在昆召开

      中新网昆明8月12日电 (陈静 熊佳欣)12日,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暨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周年会庆开幕式在昆明召开。会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柴天佑、桂卫华在内的12名科学家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周年杰出...

    时间:08-12
  • 中国国家能源局: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刘文文)中国国家能源局12日发布1至7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前7个月,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家能源局当天披露...

    时间:08-12
  • 证监会废止7部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

      中新网8月12日电 题:证监会废止7部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中国证监会12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证券期货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等相关要求,证监会组织进行证券期货...

    时间:08-12
  • 西南铁路回应部分线路晚点:正在恢复运输秩序

      中新网8月12日电 据“西南铁路”微博12日消息,8月12日18时30分左右,铁路部门检查发现设备故障,现已开通线路,正在恢复运输秩序。受此影响,成都局管内部分线路列车将不同程度晚点运行。(中新财经)微博截图...

    时间:08-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