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意外险主导的众惠保面世:算不算惠民保?有没有强制搭售?

2022-08-16 21:37:43

来源:澎湃新闻

  “惠民保”业务又有新模式了?

  近段时间,有一款名为“深圳众惠保”的产品在深圳上线,产品宣传页面显示“政策指导、深圳专属”,是“国内首款相互保险机制的普惠保险项目”。据其官方介绍,该产品具有“低门槛、高保障、全覆盖”的惠民特征,参保人群不限年龄、户籍、职业,也不限医保参保状态,新市民也可参保。参保时间为8月2日至9月22日,保障时间为2022年9月23日至2023年9月22日。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这与大众熟知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类似,这类保险往往被称之为“惠民保”。但从不少地方披露的“惠民保”业务运营数据看,赔付压力普遍较大。因而,“惠民保”业务的商业可持续性也始终受到各方关注。

  有“深圳众惠保”合作机构人士表示,可以看作是意外险版的“惠民保”。澎湃新闻记者以保险消费者身份联系“深圳众惠保”官方客服,在被问及该产品是否为“惠民保”时,客服予以肯定。

  不过,众惠相互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一产品不算“惠民保”,属于商业普惠城市型保险。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这一产品的基础款是意外险,全面款是意外加医疗。一般而言,“惠民保”的基础款应该是医疗,相对来说,医疗这块重要,意外的发生率要低很多。但从产品宣传看,应该算“惠民保”一类。

  实为一款意外险,可附加医疗险

  常规的“惠民保”产品,多扮演了补充医疗保险的角色。

  例如,上海的“沪惠保”把产品责任聚焦于自费部分,涵盖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保险金、国内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险金、海外特药费用保险金等;北京“普惠健康保”和福建“惠闽宝”的保障范围则包括医保内外责任和特药责任等。

  “深圳众惠保”披露的保险条款显示,这是一款以个人意外伤害险为主险,可附加多款特定意外险、医疗险等险种的保险产品。

  不久之前曾“火极一时”的“隔离险”,也是以意外险为主险,附加了隔离的保障。附加险的存在要以主险存在为前提,不能脱离主险。“深圳众惠保”投保页面显示,这一产品有三个版本可选。

  “深圳众惠保”投保页面显示,这一产品有三个版本可选。

  根据“深圳众惠保”投保页面显示,这一产品有三个版本可选,分别为基础款、升级款和全面款,保费可选择月缴或年缴。其中,基础款为一款意外险,保费9.9元/月,每年118.8元;升级款为“意外险+住院津贴”,12.9元/月,每年154.8元;全面款则是“意外险+医疗险+住院津贴”,19.9元/月,每年238.8元。

  就保障内容看,“深圳惠民保”中,仅全面款里的医疗险部分符合常规“惠民保”的保障责任特征。但每年近240元的保费,较各地“惠民保”产品保费高出不少。

  有业内人士直言,说是普惠保障,其实就是个意外险,最贵的一年超过200元的保费,实际上是个意外险搭售百万医疗险的产品,保障也不算高,住院津贴的使用门槛也很高。

  上述产品中的5万元“住院津贴”,想获得赔付也并不容易。凡是在投保前已罹患或曾确诊相关既往症的,且因相关既往症及其并发症导致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深圳众惠保”均不赔付。条款中的既往症包括肿瘤类、肝肾疾病、心脑血管以及糖脂代谢疾病、肺部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瘫痪、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

  对于“搭售”的说法,众惠相互相关人士回应澎湃新闻称,产品的初衷是想给深圳人提供更好的保障补充,因为深圳的保障相对于其他城市较为丰富,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意外险是主险,这是最基础的保障。医疗险如果还没有买的可以进行补充,包括重症津贴也是一样,之所以提供三款是想让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补充,贴合自身需求,按需配置,没有强制搭配的考虑,而是保障的全面性和丰富度的差异。

  上述人士还表示,赔付率这块会计划高一些,能够扎扎实实普惠到深圳人,可能会在80%左右,具体要以最终公布的数据为准。参保率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希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人都能够加入进来,给大家更好的保障。

  算不算“惠民保”?

  澎湃新闻注意到,“深圳众惠保”的相关保险条款相比常规的“惠民保”产品,“细节”更多。

  例如,常规的“惠民保”产品往往会用“政府指导”这一宣传措辞,但“深圳众惠保”则指出其为“政策指导”。澎湃新闻记者向其官方客服咨询具体是何政策指导,回复称“根据深圳的政策制定,这个不用管,只要满足参保条件即可”。

  众惠相互方面相关人士对此回应澎湃新闻称,“政策指导”具体是指《意外伤害保险监管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这三个文件。这款产品主做的是意外险,针对深圳的情况有补充“医疗险和重症津贴”。

  据“深圳众惠保”官方介绍,该产品是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报业集团共同推动,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作为公益指导单位,深圳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公益主办单位,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承保的“普惠性综合保障”。

  由于“深圳众惠保”的承保方为中国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相互,因而这一产品也特别给出了一份《全民人身意外伤害相互保险计划会员公约》(下称《公约》),其中提到“计划共建、风险共治、结余共享、公益互助”等内容。

  《公约》还明确了将对这一计划进行独立核算,定期根据预定赔付率目标和实际赔付情况计算风险管理结余,全体会员共享风险管理结余,结余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为会员提升保额、次年续保保障、出险救助等。“我们还将积极引入社会公益,为会员提供更高的保障,为会员捐赠保费,让更多的组织帮助我们的会员,但不做承诺保证。”

  一位大型寿险公司政保业务部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个应该不是政府版的“惠民保”,纯属商保。“惠民保”应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与基本医保衔接的,政府指导更侧重于医保体系,而非其他广义意义上的“政府指导”。

  也有专家认为“深圳众惠保”并不是“惠民保”产品。“这个不是‘惠民保’,跟‘惠民保’没有任何关系,虽然有‘惠’字在里面,但只是一个普通的相互保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石晓军告诉澎湃新闻,这也不是类“惠民保”,其实还是要规范保险产品名称。虽有打擦边球之嫌,但由于承保机构是“众惠相互”,所以产品叫做“众惠保”也无可厚非。不过,一些产品信息宣传方面的措词不太准确。

  石晓军表示,产品宣传的信息应该更准确地体现产品的本质和特征,要规范宣传、规范用词,而不能让人感觉它像是一个深圳市弄的“惠民保”之类的延伸产品。要排除误导导致的纠纷和对政府支持的普惠保险的公信力的削弱。

  “深圳众惠保”客服人员对于该产品是否为“惠民保”予以肯定,但众惠相互方面则表示否认,称其属于商业普惠城市型保险。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并未有相关产品定义为商业普惠城市型保险。

  新市民可参保是亮点,但不同年龄、职业、医保参保状态赔付有差别

  新市民群体近来是各方关注的一大重点。

  在不少省市新推出的升级版“惠民保”产品中,新市民群体被纳入可参保人群。“深圳众惠保”也将新市民群体纳入,并明确只要满足拥有深圳户籍、深圳基本医保、居住登记1年以上的深圳居住证三者之一条件的,即可投保。

  众惠相互相关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一款创新产品,因为以往“惠民保”主要做医疗险,主要和医保挂钩。而“深圳众惠保”不同于“惠民保”,是主推意外险(主险),医疗和重症津贴是补充深圳现有的保障,让很多无法获得保障的新市民也纳进来,让许多有医疗保障的人可以再获得意外险的补充,可能相似的地方是主要围绕一个城市做。

  有深圳的行业人士认为,这个产品确实算是创新产品,由于是意外险且附带医疗责任,使得大家觉得它既像“惠民保”,又不像“惠民保”。在参保门槛上,此次也有创新,参保人群不限年龄、职业、深圳户籍以及医保参保状态。

  “家里有老人的建议买,对新市民群体也很友好。”上述人士向澎湃新闻说道。

  不过,虽然“深圳众惠保”明确指出“参保人群不限年龄、职业、医保参保状态,最高可获得500万+保障”等,但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医保参保状态的人群,这一产品在赔付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深圳众惠保”在产品介绍中也表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统一保费,具体保额以系数进行调整”。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购买一份普惠型保险时,要将自己的年龄、职业、医保参保状态等逐一“对号入座”,才能获悉自己最终能获得的保障时,普惠就显得更为复杂了。

  就赔付比例而言,“深圳众惠保”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猝死保险金对于投保年龄56周岁以上的被保险人使用相关条款约定其保险金额为保单载明的保险金额乘以相应系数。例如,56(含)-65(含)周岁,系数为50%;66(含)-75(含)周岁,系数为30%;76周岁以上的系数为10%。

  在职业方面,4类或以上职业的被保险人,其保险金额同样为保单载明的保险进入乘以相应系数。4类职业为40%,5类职业为30%,6类职业为20%,6类以上(不含6类)为5%,这些职业多为体力劳动者和高空操作人员还有操作机械的工人等。

  而在医保参保状态上,“深圳众惠保”则明确规定,该保险部分产品对于医保结算地有相应要求,(如投保)本产品医保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保险金:

  1.被保险人经深圳医保和深圳重疾险报销的,赔付比例100%;

  2.被保险人经深圳医保报销但未经深圳重疾险报销的,赔付比例30%;

  3.被保险人未经深圳医保报销且未经深圳重疾险报销的,则保险人模拟医保费用分割后,对于医保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扣除免赔后进行赔偿,赔付比例30%。

  作为一款商业保险,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等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赔付系数,本就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但在“惠民保”浪潮席卷之下,采用“惠民保”产品相似的宣传话术,以一句“不限年龄职业等”带过,且宣称最高可获得多少金额的保障,或让保险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什么时候保险能简简单单,信息透明就惠民了,惠民保险首先得是老百姓看得懂的保险产品,夸大宣传只能给这个行业再次加深‘骗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魏丽向澎湃新闻表示,保险虽然专业但并不复杂,完全可以让老百姓看懂,作为一个传递温暖的行业,应该是朴实厚道的。

  • 相关阅读
  • 安徽泗县:倡议公职人员发动亲友以实际行动参与购房

      中新网8月17日电 “泗县发布”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发布《关于共创房地产业繁荣的倡议书》。倡议如下:  一、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戮力同心,勇担重任、大胆作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挤压...

    时间:08-17
  • 老百姓大药房致歉:启动全面排查 加强会员系统管理

      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媒体报道,老百姓大药房登记顾客姓名为畜生。对此,老百姓大药房官方微博16日发布致歉声明称,该门店系老百姓大药房集团旗下湖南长沙永康堂大药房岳麓店,老百姓大药房于今年1月收购该门店;会...

    时间:08-17
  • 马斯克的新目标?在推特发文称要收购曼联

      8月17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将收购英超俱乐部曼联。  昔日的英超豪门曼联目前开赛两连败,是整整30年来第一次排名英超垫底。曼联的老板是美国格雷泽家族。  根据福布斯榜单,曼联目前价值46亿美...

    时间:08-17
  • 110平米房屋到手仅61平米,公摊面积究竟如何影响买房?

      山东省青岛市一位市民购买了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  8月16日,法制日报发布的一篇报道使得备受争议的公摊面积再次...

    时间:08-17
  • 银行为何青睐科技人才

      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银行业2023年校园招聘也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前数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家银行愈发青睐科技人才,如数据分析师、研发工程师等,并将优先录取“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模型建设能力的应聘者”,...

    时间:08-17
  • 国际美妆巨头加码中国市场

      近期,众多美妆巨头陆续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从整体上看,欧美和国货品牌增长较为稳定,但韩妆品牌持续遇冷,前景堪忧。  在一众美妆品牌财报中,欧莱雅的表现十分亮眼。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销...

    时间:08-17
  • 多地下调房贷首付比例 购房咨询增多 政策仍需继续发力

      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当前各地房地产政策出现新一轮调整,除进一步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外,还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8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多家银行、地产中介等机构了解到,房贷政策调整后,多地消费...

    时间:08-17
  •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扩能再升级 卡口三正式开通

      中新网广西凭祥8月17日电 (杨陈 陆丽华 李思东)8月16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卡口三货运通道(以下简称卡口三)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口岸园区功能区域划分进一步优化,保税功能区可实现24小...

    时间:08-17
  • 泛海控股旗下两宗土地将被司法拍卖 起拍价33.95亿元

      中新网8月17日电 8月16日晚间,泛海控股公告称,其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公司”)旗下的两宗地块将被申请拍卖。拍卖将于2022年9月15日上午10时至2022年9月16日10时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

    时间:08-17
  • 上海市场监管局通报一批次泥鳅抽检不合格

      中新网8月17日电 17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25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抽检信息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方便食品,乳制品,糕点,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

    时间:08-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