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佩戴不舒适?总是丢一只?耳机“新物种”崭露头角

2022-08-21 03:33: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无线蓝牙耳机总是容易“只丢一只”,运动过程中更是难以牢固佩戴;并且,传统入耳式耳机的形态并不能适合所有人的耳廓形状,总有人戴久了会觉得耳朵酸痛。这时,骨传导耳机、挂耳式耳机应运而生,在一众无线耳机中崭露头角。

  骨传导、挂耳式……

  多种耳机形态各有优势

  耳机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是听音乐、打游戏这样的休闲场景需要耳机,在网络会议、网课等学习、工作场景中,为了不打扰旁人也需要耳机。甚至,不少年轻人连睡觉都需要戴着耳机,听着白噪音入睡。

  那么,综合多种使用场景,骨传导、入耳式、挂耳式、挂脖式耳机该如何选择呢?

  骨传导耳机是采用的颅骨振动的方式传到内耳,即声波不经外耳和中耳,所以这类耳机在运动场景中尤为适合,听歌时候不会因为太过沉迷音乐而屏蔽环境声引发事故。

  入耳式耳机佩戴相对半入耳稳固一点,适合低强度运动使用;挂耳式的运动耳机佩戴稳固,但舒适度欠佳;此外,还有“升级版”的挂脖式耳机,增加了双重保障,即使耳塞从耳朵滑出也不会掉落。

  耳挂防丢失、耳机线可伸缩

  外形升级兼顾听觉与安全

  今年,耳夹式的骨传导蓝牙耳机大行其道。其创意造型佩戴起来如同耳骨夹饰品,因此被不少潮流人士当作配饰使用。开放式听音解放双耳,通透舒适更卫生,在户外使用时兼顾外界环境音,杜绝安全隐患。同时,这种设计让人们在使用耳机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与身旁的人说话交流,沟通更方便。

  骨传导耳机作为外形半开放式的耳机,能否在不影响他人的同时不“外露”声音也是关键。实际上,现有的技术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握振感,有效降低振动的不规则变化导致的振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漏音。据使用者反馈,技术较为成熟的骨传导耳机,外放声音和呼吸的音量差不多,如果不调节到最大音量,外界几乎听不到耳机里的声音。

  挂耳式耳机则在入耳式耳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耳挂。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配件,它能帮助耳机适应更多不同形状的耳道及耳廓,跑步、跳舞、竞走,甚至跳绳都可以轻松应对。并且,耳挂使得耳机主体对耳部的压力较小,更方便人们拿取和存放。

  挂脖式耳机是蓝牙耳机的“初代”形式,至今仍有众多“粉丝”。主要原因是绕颈式佩戴设计非常牢靠,随手摘掉一侧的耳机也不用考虑放置问题,更不用担心丢掉。并且,此类耳机的“进阶版”可以将两个耳塞磁吸在一起,避免和衣饰缠绕在一起,或者采用伸缩式耳塞随时将耳机线收纳起来,使得耳机整体更为简洁。

  佩戴感决定实用度

  户外通勤需兼顾环境音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耳机呢?首先要看佩戴感,不舒服或是不牢固的耳机并不太适合通勤、运动等场合,选择一款佩戴牢固并且舒适的产品是提高实用度的不二法门;二是要看耳机的重量和材质,有些使用了劣质材质的耳机,在初期可能不易察觉,但经过长时间摩擦或是汗水浸湿就会引起皮肤过敏等其他反应;三是注意耳机的防护等级。耳机重量本身就比较轻,即使掉落损坏的几率也很小,如果运动场景较多,建议看看耳机的防水等级如何,因为汗水是具有腐蚀性的,应该尽量选择大于IPX5以上的。

  最后,要看安全性。通勤或户外运动场景是否能够戴耳机其实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屏蔽了外界声音确实有安全风险,因此,户外使用场景较多时,建议选择有骨传导方式的蓝牙耳机,或者开启耳机的“通透模式”。

  文/本报记者 陈斯

  • 相关阅读
  • 深化互联互通 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再扩大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开展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两地证监会已发布《联合公告》,明确相关机制安排。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

    时间:08-22
  • 高温干旱叠加 给农业带来哪些挑战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日发布高温预警。8月1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

    时间:08-22
  • 一片茶叶融合三产 这里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立足茶优势,以做大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不断拉伸茶产业链条,全力推动三产融合、产城融合、茶旅融合,蹚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发展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王健高 ...

    时间:08-22
  • 破解结构性矛盾,让能源供应不再放“高温假”

      ■ 社论  我国目前的能源安全问题,主要面临结构性矛盾。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至今已经超过50天。包括江苏、安徽、河北等多个省份,于近日发文提倡有序用电,要求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保障民生用电。8月21日零...

    时间:08-22
  • 2022未来科学大奖名单揭晓 南方科技大学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

      中新社深圳8月21日电 (朱族英)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21日揭晓。其中,“物质科学奖”由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杨学明获得。  据悉,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

    时间:08-21
  • 中国首次出口高速动车组启运发往印度尼西亚

      中新社青岛8月21日电 (记者 胡耀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2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用于雅加达-万隆高铁(简称“雅万高铁”)的1组高速动车组和1组综合检测列车于当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装船,通过海运发往...

    时间:08-21
  • 2022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万列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披露,21日,随着中欧班列(西安—汉堡)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10天破万列;今年累计发送...

    时间:08-21
  • 广东启动“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 拓宽就业渠道

      中新网广州8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21日启动“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标志着该省各市(县、区)联动千家社会组织,链接万家企业用人单位,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和扩...

    时间:08-21
  • 福建推进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中新网福州8月21日电 (记者 龙敏)推进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中国最绿省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发力点。  福建官方21日发布了一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时间:08-21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樊曦)21日,随着中欧班列(西安—汉堡)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10天破万列;今年累计发送货物97.2万标箱,同比增长5%,综合重箱率达98.4%。 ...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