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做好稳增收防返贫必答题

2022-08-23 05:41:49

来源:经济日报

  去年以来,河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中,河南被综合评价为“好”等次。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看咱们大棚的哈密瓜、西红柿个头多大,有颜值还能卖出好价钱。”近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占地412亩、有218个日光大棚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脱贫户刘霞与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哈密瓜和西红柿。

  刘霞告诉记者,家里的3.6亩地入股蔬菜种植基地,除了每亩每年900元的固定收入,她平日在基地浇水、摘菜、装车每天也能收入六七十元。这是刘霞的日常工作,也是河南稳增收防返贫的一个缩影。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河南致力于规范提升脱贫地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脱贫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我的桃园有11亩,种植黄金蜜桃。桃花开的时候有很多游客来玩。昨天刚发布黄金蜜桃成熟的信息,今天很多人就来桃园采摘。”日前,在驻马店市汝南县板店乡苏庄村桃园里,桃园负责人苏旺说。

  近年来,板店乡着力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林果”上下功夫,目前已发展黄金梨、黄金蜜桃等优质林果5000多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发展林果产业美了乡村、富了村民,优质林果已经成为我们乡的特色富民产业。”板店乡党委书记张冬表示。

  目前,河南全省53个脱贫县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10.5万家,占全省的53.6%;家庭农场12.53万家,占全省的47.8%;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90家,占全省的34%,“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监测对象)+金融”等模式有力推广。

  同时,河南持续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去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57.87%,今年力争提高到6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谋划产业项目3647个,已开工3629个,开工率99.51%,已拨付资金64.83亿元。去年以来,河南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31.33亿元,支持39.2万脱贫户发展生产,并持续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发放贷款79.93亿元,支持帮带企业1220个,带动14.11万脱贫户增收。

  做好监测消除风险

  位于豫皖交接处的沈丘县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沈丘县有贫困村159个,30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8月份,该县实现整体脱贫,成为河南省率先脱贫摘帽的县市之一。

  2019年以来,沈丘县精准界定稳脱贫、防返贫、不致贫人员底子,建立县、乡、村三级台账清单,各帮扶人每月定期对“三类人群”进行走访,及时更新信息,全面监测“三类人群”生产生活状况,做到精准帮扶。

  “我们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沈丘县委书记田庆杰告诉记者,近年来,沈丘县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发展产业增收、政策兜底,多措并举推动“三类人群”增加收入。

  在安置就业方面,该县赵德营镇程寨村村民刘妞是个例子。刘妞告诉记者,她下肢2级残疾,基本丧失了正常劳动能力。在镇、村两级政府的帮助下,她干起了手工编制珠链,现在月收入3000多元。

  在政策兜底方面,沈丘县委巡察办、纪委组成监督专班,在监督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企带企用帮扶范围,确保每户至少有2项以上增收措施链接。

  今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确保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应纳尽纳;对每户监测对象及时明确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走访,坚持精准施策,确保有人管、管到位;对符合风险消除标准的监测对象,按程序标注“风险消除”。

  加大力度巩固成果

  天刚蒙蒙亮,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村民宋付贯和妻子师风仙就来到村头的蔬菜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片大棚是宋庄村两年前建成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因为30多岁的儿子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宋付贯夫妻二人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的日子一度比较艰难。村里建成农业产业园后,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便第一时间推荐他们来这里上班。“蔬菜大棚不仅让宋庄村产业兴旺,还提升了村民收入,与宋付贯一起来产业园上班的村民就有五六十人。”说起建设产业园的资金来源,李肖科说,当时区、乡两级政府通过协调扶贫资金、发展集体专项资金等涉农资金,帮助宋庄村建成占地220多亩、投资700多万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作为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河南还充分挖掘帮扶车间带动就业潜力,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加。数据显示,河南全省现有就业帮扶车间3826个,以服装、玩具、电子元件、手工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带动就业11.85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4.04万人,占用工人数的34.1%,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河南还强化技能培训,实施“雨露计划”,上半年全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230.5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9.8%。

  同时,河南坚持省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各级定点帮扶、市县结对帮扶、校地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继续开展。持续加强队伍建设,现有驻村工作队1.3万个,驻村干部4.62万人,其中第一书记1.33万人。加大乡村振兴领域干部培训力度,上半年全省分级分类培训24.45万人次,乡村振兴领域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坚持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目前全省37.55万个扶贫项目资产全部完成清产核资、确权登记,资产总规模达1228.23亿元。河南建设光伏扶贫电站20005座,总装机容量267.6万千瓦,覆盖40.6万脱贫户。

  “下一步,我们将把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强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主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企业、农民合作社和脱贫户、小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郭奎立说。

  夏先清 杨子佩

  • 相关阅读
  • 2022年服贸会新设环境服务专题展 设置元宇宙体验馆

      中新网8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2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表示,今年服贸会继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其中线下展览展...

    时间:08-23
  • 教育部等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院支持力度

      中新网8月23日电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教育部研究生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教育部研究生司负责人表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

    时间:08-23
  • 商务部:2022年服贸会将有超400家世界500强及国际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中新网8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2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介绍,本届服贸会将会有超过400家的世界500强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线下...

    时间:08-23
  • 今年以来出口量持续创新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今年以来出口量持续创新高,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装载着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大拖车排起长队,等待着漂洋过海,抵达欧洲、中东、南美等地。  中国汽车...

    时间:08-23
  •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本报记者 刘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

    时间:08-23
  •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如何? 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8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2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有记者提问: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稳外贸压力较大,请问商务部,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如何?...

    时间:08-23
  • 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该委与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

    时间:08-23
  • 打开智能小家的门:消费者期待更高、行业信心更足

      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  打开咱智能小家的门  家居产业涵盖家用电器、家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

    时间:08-23
  • 商家悄悄提高预付卡退费门槛

      本报讯(记者 袁璐)《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自今年6月起实施,新规明确,商家不得设定“概不退款”等不合理条款,经双方协商一致,消费者要求退款的,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期限一次性退回预收款余额。不过记...

    时间:08-23
  • 北京:外卖消费券拉动线上订单增三成

      外卖消费券拉动线上订单增三成  本报讯(记者 杨天悦)本市自7月18日发放“重逢美好”餐饮消费券以来,有效拉动了夏季餐饮消费,消费“活水”也助力商家增加营业收入、补充现金流,推动夏日经济繁荣发展。记者昨...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