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外媒:多重因素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2022-08-31 17:57:29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31日报道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8月29日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兰迪·赫尔斯正面临因今年降雨不足而造成的玉米减产。从更长远来看,他担心气候变化会影响他留给子孙的这片农田。现年71岁的赫尔斯在内布拉斯加州南部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并饲养生猪。他说:“他们预测玉米带会北移。这里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变得更干燥。”

  “我觉得我在有生之年不会看到这一天,但我惦记着后辈,特别是孙子辈——他们会看到什么?”

  干旱正导致全球各地的农作物减产,引发了对全球饥荒的担忧,并对通胀前景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侵扰全球

  报道称,全球各地正在拼命补充因黑海贸易中断和最大的一些种植区不利气候而减少的粮食储备。但是,过去一周业内人士对美国农田的巡查震惊了市场参与者(他们以前比较乐观),因为巡查报告称,酷热和缺水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与此同时,干旱正在欧洲和亚洲造成粮食损失,而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乌克兰(玉米和植物油主要出口国)的出口前景难以预测。

  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为华盛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乔·格劳伯说:“我担心2023年之前我们不会看到太多的粮食储备恢复。乌克兰港口开放是一个可喜的迹象,但交易量仍远低于正常水平。”

  2023年全球农业前景让市场观察人士感到担忧。世界正面临罕见的持续三年之久的拉尼娜现象,这是20多年来第一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地区气温下降,引起当地大气反应。这可能对美国各地干旱以及巴西和阿根廷重要作物地区的干燥程度造成严重后果。

  报道指出,虽然很难将单独一年的天气与长期的气候模式联系起来,但分析人士警告说,全球变暖将在未来几年对农业产量产生越来越大的拖累。

  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专家的初步分析,目前,欧洲正处于看来是至少500年来最严重干旱的阵痛之中。最新数据显示,欧盟几种农作物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玉米产量预测比5年平均水平低15%。

  由于部分地区缺少降雨,印度本季水稻种植面积缩减了8%。政府正在讨论限制所谓的碎米出口。碎米在印度主要用于动物饲料或生产乙醇。

  俄乌冲突波及广泛

  另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8月29日报道,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供应链混乱共同推高了从小麦、葵花籽油、柠檬到牛油果的各种商品的价格。

  尽管自疫情开始以来供应链一直处于中断状态,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加剧了这种错位,这两个国家都是小麦的主要出口国。 

  上个月,乌克兰和俄罗斯在联合国等方面的斡旋下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乌克兰重新开始从黑海出口谷物。此举为全球市场带来了一些缓解。

  报道称,但明年,人们可能看到粮食危机的新篇章可能再次推高价格。以下是粮食危机在2023年可能出现的变化——变得更糟。

  今年的粮食危机主要是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谷物的物流运输中断。但明年,危险的可能是食品供应本身——尤其是在乌克兰。

  报道指出,俄乌冲突给每年的农业生产周期带来了麻烦,并扰乱了4月和5月的春耕播种。另一个播种季是9月到11月。

  7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推特上警告称,该国今年的农业收成可能减半。

  俄罗斯占2021年化肥出口的近五分之一,但俄乌冲突严重破坏了化肥供应。彭博社数据显示,尿素价格比一年前上涨了一倍多,令世界各地的农民减少了肥料使用。

  麦肯锡在其报告中写道:“化肥短缺和化肥价格上涨预计也会降低巴西等国家的产量。”

  国际美慈组织首席执行官麦肯纳观察到了同样的趋势。他说:“危地马拉的农民无法对下一季生产进行投资,原因之一是他们买不起化肥。”

  报道称,鉴于这一切发生在极端气候的背景下——包括欧洲的严重干旱和澳大利亚的洪水,预计下一次粮食危机将比2007年至2008年以及2010年至2011年更严重。

  • 相关阅读
  • 实现30%涨停!首批保租房REITs昨上市交易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见习记者 周蜜)8月31日,首批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下称“保租房REITs”)在上海证券所上市交易,均实现了30%的涨停,延续此前的市场热度。目前,市场已有17家公募REITs上市...

    时间:09-01
  •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领域地方性法规获通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畅)记者从刚闭幕的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获悉,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获通过。这是深圳市在新兴领域的重要立法,以促进产业...

    时间:09-01
  • 六家国有银行上半年盈利逾6700亿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林晓丽)8月31日,六家国有银行2022年半年报悉数“出炉”。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六家国有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94万亿,同比增...

    时间:09-01
  • 消费券怎样更好“劝”消费

      发放消费券可以在短期内促进消费回暖和增长,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稳定就业,助力实现经济复苏。近日,各地向民众发放新一轮规模较大的消费券,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总结好消费券发放的现状和问题,合理优化...

    时间:09-01
  • 银行业转型要突破“数字化焦虑”

      近日,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今年人员增编1500人左右,其中1200人是新增的科技人员。另外,财务费用上,全年科技预算比上年增加5%以上。  这家银行的情况可以说是近年银行业加速数...

    时间:09-01
  • 服贸会是彰显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的重要平台

      本报记者 白波  今年的服贸会,超过400家的世界500强和国际龙头企业线下参展,整体国际化率达到20.8%,比上届提升近3个百分点。  德勤连续第四年参与服贸会。“本次服贸会上,德勤以‘赋能数字时代,智绘绿色...

    时间:09-01
  • “先验房后收房”,让买房者更安心

      去年以来,山东青岛、济南等市探索了“先验房后收房”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山东省住建厅近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先验房后收房”制度推动提升住宅工程交付质量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新建商品住宅中全面推行“先验...

    时间:09-01
  • 规范“霸王”格式条款,合法与共赢应是前提

      “本店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款”“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不少人都遭遇过类似“强词夺理”的格式条款——据《法治日报》8月26日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

    时间:09-01
  • 海南:9月1日起出岛鲜活农产品免除过海费用

      记者从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根据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2022年应对疫情冲击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九条措施》工作安排,自2022年9月1日0时起至2022年9月30日24时止,海南省鲜活农产品...

    时间:09-01
  •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今起实施 “个人二房东”将纳入监管

      “黑中介”、甲醛房、隔断间、租金贷、乱涨价、长租公寓爆雷……伴随着租房市场的火爆,一些乱象的滋生也频频遭到吐槽,相关业态亟待规范。9月1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全...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