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谨防光伏行业大起大落

2022-09-01 11:06:49

来源:经济日报

  光伏行业成了“香饽饽”。上市公司批量跨界搞光伏、光伏企业竞赛式扩产、原材料价格“高烧不退”,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不断释放“过热”信号。作为我国少数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引领世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潜在过热苗头,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行业大起大落。

  近日,一份罗列了2022年跨界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名单在网上流传,比如做生猪养殖的正邦科技、地产行业的蓝光发展、做纺织服饰的江苏阳光、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团等。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但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光伏行业从业经验。其中,不少企业的主营业务正陷入困境,财务“爆雷”的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有近百家企业跨行业进入光伏领域。似乎光伏是一剂灵丹妙药,只要“触光”就可以实现企业发展新的跃升。

  这样的故事在A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从较早的互联网,到集体造车、养猪,再到近期的元宇宙、虚拟数字人,过于热门的行业总是成为跨界的对象。有网友吐槽,上市公司跨界光伏,“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的PPT造车”。客观来说,无论是蹭概念也好,战略转型也罢,都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但这热闹的背后足以引起我们对产业过热的警惕,毕竟类似现象常常发生在行业每一轮景气周期的末端。

  在行业新手忙跨界的同时,“光伏土著”们也在积极“扩军”。去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规模和资本扩张周期。据统计,今年下半年,国内公开的光伏产业扩产项目就累计达14个,合计总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由于光伏企业开启全产业链扩产潮,目前仍有超1200亿元的股市融资排队等待审核。

  光伏产业链的高速扩张,引发了上下游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单晶硅料价格仅为每吨8万元,今年8月已经攀升至每吨30万元,且仍然看不到降价的影子。这既是因为硅料产能不足、供不应求,也有个别企业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因素。而在更早前的2020年,光伏玻璃也出现了一片难求、价格暴涨的情况。

  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将对行业稳定发展和“双碳”进程造成严重影响。推动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降低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本,必须推动光伏发电全面平价甚至低价上网,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一以贯之的主题。但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21年我国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同比上升4%,为多年来首次上涨,受此影响,当年光伏装机节奏延后,远不及市场预期。今年以来,由于上游产品持续高位运行压缩利润空间,部分组件企业因此减产甚至停产。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原材料紧缺还将影响光伏发电在来年的装机规模。

  维护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应立足长远目标优化产业布局。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科学规划和管理本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全国光伏市场建设。强化规范和标准引领,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特点,合理引导上下游建设扩张节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在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中,不得囤积倒卖电站开发等资源、强制要求配套产业投资、采购本地产品。

  维护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还应深化全链合作,规范行业秩序。要有效利用国内光伏大市场,加快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交流,根据下游需求稳妥加快产能释放和有序扩产。支持企业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提高供应链整体应变及协同能力,并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引导上下游明确量价、保障供应、稳定预期。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王轶辰

  • 相关阅读
  • 美团数据:大学新生追求“既好又省” 开学季学生特惠订单增25%

      8月中旬到9月中旬,大一新生们首次步入大学校园,其中,大部分人会来到全新的城市开启四年大学新生活。各地餐厅、景区、酒店、美发店以及休闲娱乐等商户纷纷推出学生特惠,提前吸引新客源。  为更好地配合疫情...

    时间:09-01
  • 波司登开启“轻”装羽绒服时代 网友:这波新品绝了

      立秋过后,一秒入冬模式也近在眼前。风衣才穿不久,羽绒服就要闪亮登场。  在冬季,保暖和风度,总是不可兼得。作为最实用的御寒单品,羽绒服每年冬天都是大家关注度最高的单品。  结合各大时尚媒体和权威杂...

    时间:09-01
  • (中国这十年)天津外贸进出口十年增长超1200亿元

      中新社天津9月1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日从天津海关获悉,据天津海关统计,天津市外贸进出口从2012年的7302.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21年的8576.7亿元,十年增长超1200亿元。其中出口由2012年的3051.4亿元增...

    时间:09-01
  • 甘肃凉州科技“赋能”农田建设:探路设施瓜菜规模化发展

      中新网兰州9月1日电 (崔琳 张琬聆)坐落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沿山片区的丰乐镇,今年建成了7100座钢架拱棚温室,全部种植高品质“麒麟”西瓜,并从7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上市。该种植基地年产西瓜约1.35万吨,亩均产...

    时间:09-01
  • 云南国际通信枢纽初具雏形 提升辐射“两亚”能力

      中新网昆明9月1日电 (罗婕)“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信息通信发展专场发布会9月1日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昆明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第四个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设置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的城市,云南国...

    时间:09-01
  • 化肥全线降价!对农民种粮有啥影响?

      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场“一路高歌”,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7、8月份突遇“急刹车”,肥料价格出现下行。  化肥价格冲高回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农民种粮有啥影响?如何应对化肥市场波动?一起来看本期快问...

    时间:09-01
  • 全国新增1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刘夏村、吉宁)9月1日,在2022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宣布新增河北金卓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电商产业园等14家基地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至此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

    时间:09-01
  • A股农商行中报PK:9家营收、净利双升,青农商行不良率最高

      中新经纬9月1日电 (魏薇 实习生 郭西子)A股10家农商行2022年中报悉数披露完毕。今年上半年农商行经营情况如何?中新经纬梳理发现,从资产规模来看,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均超过万亿元。  从业绩看,数据显示,9家...

    时间:09-01
  • 上海试点为320余万市场主体赋身份码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许婧)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领到了全市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执照右上角,新增了带有“市场主体身份码”标注的二维码。该码不需申请,通过下载...

    时间:09-01
  • (人民幸福生活)内蒙古开鲁9万亩鸡心果欲在海外“觅知音”

      中新网通辽9月1日电 题:内蒙古开鲁9万亩鸡心果欲在海外“觅知音”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我们瞄准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开鲁的果品正在申请供港基地认证。实现认证后,对开鲁果品出口到欧洲国家走...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