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手机支持卫星通信,有啥用?消费者要多花钱吗?

2022-09-06 21:29:03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常涛)沉寂良久的智能手机市场,因为“上新”卫星通信功能而备受关注。

  6日,华为发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华为Mate 50系列。此前一天,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的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公司宣布,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消费级手机。另据媒体报道,即将发布的iPhone 14系列也将支持卫星通信功能。

  手机支持卫星通信有啥用?有何利弊?消费者要为此多花钱吗?

  “捅破天”的技术

  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介绍,华为Mate 50系列在地面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比如在荒漠、海上、山里等,如果有通信需要,仍可通过畅连App发送消息。此外,通过北斗卫星消息,华为Mate 50系列还能一键生成轨迹,发送出去,让救援人员及时准确获取位置。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在发布会现场,余承东对这项他此前称之为“向上捅破天”的全新通信技术并没有过多介绍。

  其实,卫星通信并不是新技术,甚至可以说已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只不过,将该技术融入到商用手机中还比较新鲜。

  卫星通信,即通过天上的通信卫星来收发信息,比如文字、语音,常被用于地质勘探、远洋运输、森林巡护等特色领域和人群,通信效率比较低且价格昂贵。卫星通信对设备也有要求,比如要求天线功率大、抗干扰性强,所以常见的卫星电话基本都配有一根很长的天线,且一般只能在户外场景使用。

  将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弥补了运营商信号网络覆盖上的不足,比如在海洋、森林这些“信号荒漠”地区,卫星通信可以让手机具备打电话、发短信的能力,不至于变成一块“砖”。

  手机上卫星通信,难吗?

  在华为Mate 50系列发布前一天,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公司也宣布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消费级手机,使人们“永不失联”。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爆料称,将于9月8日发布的苹果iPhone 14系列也将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并赶在发布会之前完成该功能的硬件测试。

  据媒体报道,谷歌也近日宣布,下一代安卓系统也将支持手机卫星通信功能,Android 14开发者预览版预计在2023年3月启动。这意味着,未来所有搭载Android 14系统的安卓手机,都有望支持这项技术。

  那么,为何此时众多手机厂商宣布“上新”该技术?手机连上卫星通信,到底难不难?有何利弊?

  电信分析师付亮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卫星通信技术本就比较成熟,将该技术融入到手机终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不过两者结合能实现多少功能还有待观察。付亮说,“如果仅能实现短信收发,也就是短报文功能,还是比较鸡肋的。当然技术融合是一个过程,未来普通手机终端必然可以实现卫星通话、上网,但短期内还做不到,比较难。”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表示,卫星通信技术比较成熟,但它在普通商用手机上使用还是比较难的,正因为比较难,而且又有用,所以两者的结合才有意义。不过,项立刚同时提醒,两者结合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成熟。”

  “比如卫星通信系统本身就比较复杂,我们常见的卫星电话都有一根非常长的天线,这根天线也会改进放在手机里,势必会侵占其它零部件的位置,产生更大能耗,如何平衡是个考验。”项立刚说。

  消费者要为此多花钱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部卫星电话的价格及资费标准并不亲民。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一部便携卫星电话的价格多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有的甚至高达数万元。资费方面,以在中国使用海事卫星电话为例,除交200元入网费外,接打每分钟费用约为1.8元。

  那么,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后,用户要为此买单吗?

  付亮表示,通过普通手机使用卫星通信,用户一定是要多付费的,这部分高成本手机厂商恐难以承担,但具体通过什么途经收费,还不明确。“可能最终还是由运营商来代收,毕竟对用户来说,在运营商之外再设一个收费体系,比较麻烦。”付亮说。

  项立刚也认为,通过普通手机使用卫星通信,用户一定是要多付费的,且资费不会便宜。“目前收费方式不确定,可能会走运营商渠道,但肯定不会很便宜。因为它需要很高的运营维护成本,而且这个资源比较稀缺,相应的门槛也会很高。具体形式,按条收费的可能性比较大。”项立刚说。

  据了解,华为Mate50售价4999元起,华为Mate50 Pro售价6799元起,9月6日18:08开启预售,9月21日10:08正式开售。

  • 相关阅读
  • 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系谣言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四川省成都市商务局网站7日消息,昨日,一则“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对此,成都市商务局郑重声明:该消息不属实!  按照《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

    时间:09-07
  • OPEC+会议意外宣布小幅减产 国际原油期价涨超2%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韩 昱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9月5日晚,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举行第32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在10月份将原油产量削减10万桶/日。此前,OPEC+同意将9月份产量增加10...

    时间:09-07
  •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玩法

      本报记者 李 景  □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 应坚持全面、动态、开放的网络安全观,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防护水平,构建人工智能...

    时间:09-07
  •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观象台)  刘志强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广大企业接续努力、积极作为,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好企...

    时间:09-07
  • 气温越高光伏发电越多吗

      本报记者 蒋 波  今年夏天,我国不少地方经历了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太阳这么大,气温这么高,很多人认为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是真的吗?  “持续高温天气下,光伏组件功率输...

    时间:09-07
  • 把好化妆品市场准入关

      曾诗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化妆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已于近期结束征求意见工作。《认定条件》对化妆品检验机构在检验能力、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等各个层面应当达到的条件...

    时间:09-07
  • 中秋国庆加班工资咋算?这4天加班给3倍工资

      中新网9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双节将至,中秋国庆加班工资咋算?根据多地人社部门明确,9月10日(中秋节)和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只要安排加班,就应当支付不低于300%工资。9月1...

    时间:09-07
  • 能源企业竞相布局氢能产业

      本报记者 黄晓芳  近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  此前,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

    时间:09-07
  • 国产大型邮轮建造扎实推进

      首制船计划明年交付,第二艘日前正式开工  本报记者 刘志强  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意味着国产大型邮轮进入“双轮同造”阶段。  大型邮轮,代表着...

    时间:09-07
  • 新能源汽车越发受到市场认可

      今年前7月,累计销售319.4万辆,同比增长1.2倍  本报记者 王 政  生产车间,新能源汽车接连下线;分拨中心,物流装备作业繁忙;沙漠戈壁,光伏蓝板格外醒目……今年以来,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工业经济...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