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9000亿元投资能源建设!川渝的电力缺口如何补

2022-09-07 09:48:39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李秀中

  近日,川渝两省市共同谋划了川渝能源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达9000亿元。

  8月极端高温导致电力短缺的遭遇,让四川能源结构的问题显现,也促使川渝地区加快能源建设。专家表示,由于四川水电占比过高,更易受到极端气候影响,需加快风光储能等资源开发。

  电力缺口敲响能源结构警钟

  “这次限电暴露了四川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最高只有5000万千瓦的负荷,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负荷都在大幅增长,加上极端高温的影响,最高用电需求负荷到了6000多万千瓦。”四川省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骆玲向第一财经表示。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鲁宗相等人近日发表的《对四川高温限电的深度思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如何抗灾保供?》(下称《四川限电思考》)称,造成四川限电的五大原因:一是高温导致用电负荷激增,二是干旱导致水电资源锐减,三是本省留用水电有限,四是电源结构单一且本地电源支撑不足,五是与外省电网互联不足。

  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短板,比如成都地区应按照历史最大用电负荷的30%配备应急调峰和备用电源,而目前仅约7%。四川与其他电网的交流互联仅有少数几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输电能力有限。因而发生严重缺电时,四川难以从外省区电网获得充足的电力支援。

  此次限电不仅暴露了川渝地区的电力短板,更对川渝地区整个能源形势提出警醒。

  川渝地区的能源结构是少煤、缺油、多气。虽然四川不仅是西电东送的基地,也是西气东输的基地,但是在以前冬季也曾出现过缺气的情景,这与今年夏季遇到的电力短缺类似。

  据上游新闻,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称,预计到2025年,成都最大供电缺口达到500万千瓦,重庆电力缺口从137万千瓦扩大至1000万千瓦;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仍将紧平衡。

  骆玲表示,四川贫油少煤,煤炭石油都是靠外地输入,对外依赖程度很高。虽然四川天然气丰富,但也是跟水电一样全国统筹分配,四川只是资源地而已,要按照全国一盘棋来分配,大部分也是像水电一样输送到东部。

  近年来,川渝地区的用气量也大幅增长。据封面新闻,2021年,重庆新增地暖用户3万多户,每天用气量新增约75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去年川渝部分农村地区通气后增加了新的用气需求。除了逐渐攀升的民用增量,天然气发电也成为新的保供重点。

  因此,川渝也面临天然气保供压力。

  骆玲表示,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规划部门的规划。由于四川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在今年限电期间,国家电网要向四川输电也输不进来,电网承受不了。所以规划和分配时要兼顾资源地区的增长需求,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不顾资源地的需求,要考虑资源地的发展需求。

  重庆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整个川渝的负荷中心,川西至成都城市群负荷中心以及川渝之间的电网结构相对薄弱。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品油、煤炭依靠外来输入,但成品油管道有效输送能力仅消费量三分之一,煤炭运输通道的运能不足、运价偏高。

  川渝构建能源协同发展

  骆玲表示,四川主要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其水电占比过高,但是水电波动性大,容易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因此需要增加火电,加快风光储能等资源开发,能源结构要丰富、互补。

  据《四川限电思考》,截至今年7月,四川水电装机规模已达9272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但是位居四川的向家坝、溪洛渡、锦屏等大型梯级水电站,均由国家统筹安排开发和消纳,其电量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分配,即使是自身缺电的情况下仍须外送履约。四川本地供电主要依靠长江支流上相对较小的水电站。

  鲁宗相等人也建议:在负荷中心增加火电等稳定电源,在水电欠发时为系统提供重要供电保障。根据气候变化的最新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等就地分散电源,为民生用电提供辅助支撑。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设施,增加系统灵活性资源,提升系统可靠性。加强与西北、华中等电网的互联,适当增加电能入川通道。

  面对当前同样的能源形势,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川渝两地把能源一体化作为双方合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今年川渝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160个重大项目中,能源基础设施项目5个,总投资7413亿元,是金额最高的项目类别。

  8月17日,川渝两地联合出台了《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围绕建设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提高能源安全储备能力等主题,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川渝一体化能源保障体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也提出,优化川渝电力资源配置,完善川渝电网主网架结构,优化重庆都市圈500千伏目标网架。研究论证疆电入渝工程。推进白鹤滩水电站留存部分电量在川渝电网消纳。培育发展电力现货市场和川渝一体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现在川渝两地已经有一定合作基础,近年来,四川水电每年送重庆电量约200亿千瓦时,枯水期重庆火电送四川电量约5亿~8亿千瓦时。川渝基本实现天然气管道“一张网”,2021年四川净输入重庆天然气量约30亿立方米,迎峰度冬期间重庆相国寺储气库上载川渝环网调峰气量约4亿立方米。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设川渝特高压交流骨干网络,实施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加强工程,构建重庆“双环两射”和四川“立体双环”500千伏主网架。充分利用好500千伏及以下跨区联络线路,提高500千伏省间联络线的利用效率,发挥220千伏及以下联网工程的时段性互济和保障应急功能,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

  不仅如此,《行动方案》还提出,努力推动外电入川渝。建成哈密至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积极推动“十四五”外电入川,研究论证后续西藏和西北地区特高压直流电入川渝,提升枯水期供电保障能力。

  8月17日,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前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调研全省电力供应保障、迎峰度夏工作情况。王晓晖表示,要持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着眼长远发展需要统筹布局,加快推进川渝、阿坝—成都东、攀西—天府南、甘孜—川南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前期工作,上马一批抽水蓄能水电站和天然气发电项目,拓宽能源富集地区向省内重点负荷地区输电通道,形成一体开放、多能互补格局,加快构建四川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

  • 相关阅读
  • 1688型蟹卡≠1688元 江苏消保委发布购蟹消费提示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江苏省消保委”公众号7日消息,蟹卡蟹券近期开始热销,江苏省消保委结合既往有关大闸蟹商品投诉受理和消费体察情况,发布五点网购大闸蟹商品消费提示。  一、卡券宣传有噱头,信息标注需看...

    时间:09-07
  • 重庆果园港粮食“散改集”专列首发

      中新网重庆9月7日电 (张旭 王娅)9月7日,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载有2400吨优质玉米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粮食“散改集”专列从渝怀铁路鱼嘴站缓缓启程,运往四川皂角铺、乐山、公兴等地,确保当地粮食产业链供应链...

    时间:09-07
  • 喜马拉雅用科技赋能文化 ASR技术荣获SpeechIO TIOBE评测第一名

      近日,SpeechIO TIOBE评测(简称“评测”)第三季度结果公布,喜马拉雅自动语音识别技术(简称“ASR”)在本次评测中荣获第一名。喜马拉雅这一技术已在喜马拉雅App的“AI文稿功能”中广泛应用,为读者带来边听边看、...

    时间:09-07
  • 三省一市: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7日消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近日发布关于印发《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方案提出,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

    时间:09-07
  • 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

      中新网银川9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9月7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博览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

    时间:09-07
  • 四川发力基建投资 全省银行为355个项目授信2868亿元

      中新网成都9月7日电 (杜成)人民银行成都分行7日透露,今年以来,该行聚焦四川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指导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持续精准有效投资,助力稳定全省经济大盘。  近日,作为...

    时间:09-07
  • 渤海油田迄今为止最重平台组块陆地建造完工

      中新网天津9月7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7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最大新建原油增产项目——垦利6-1油田开发项目CEP(海上油田中心平台)组块在青岛场地完成陆地建造工作...

    时间:09-07
  • 浙江107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 连续24年居国内首位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郭其钰)全国工商联7日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浙江省工商联当日发布分析报告显示,今年浙江107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入围数量连续24年居国内首位。其中9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民...

    时间:09-07
  • 浙北乡村“黑”科技兴农:给稻田披上“隐形衣”

      中新网嘉兴9月7日电(张雨滴 褚晶君)走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杨庄村观钉桥片组的浙江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千亩示范田(以下简称“示范田”)间,可以看到绿油油的稻苗整齐划一、杂草不生。  示范田何以取...

    时间:09-07
  • 中欧班列(齐鲁号)首个配套实体园区在济南开工建设

      中新网济南9月7日电 (记者 沙见龙)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中欧班列(齐鲁号)济南集结中心9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系“齐鲁号”首个配套实体园区,标志着“齐鲁号”在完善总体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