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月饼更多亲民价 包装“瘦身”很明显

2022-09-12 01:18: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王薇)9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开展的月饼过度包装专项消费监督工作报告出炉。报告显示,随着《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落地实施,今年市场上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的月饼大为减少,月饼包装“瘦身”效果显现。

  中消协表示,本次消费监督共调查月饼商品达8000余个独立销售单位,调查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对其中高度疑似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的部分月饼商品抽样采买,共发现8件月饼商品存在问题,包括5件混装、3件空隙率不合格。8件存在问题的月饼均为线上购买。其中6件为8月15日以后生产。新标准中有明确的“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的规定,本次监督中发现5件混装的月饼不符合新标准,其中2件为月饼与刀叉混装,3件为与其他多种商品混装。3件空隙率不合格的月饼中,1件为8月15日后生产,不符合新标准;2件为8月15日前生产,不符合旧标准。

  具体来说,调查人员9月2日从6个平台分别购买了多个品牌的涉嫌混装的月饼产品,这些月饼生产日期均在8月15日之后,核实发现有5个品牌的月饼中出现了月饼与茶叶、红酒、巧克力、香薰蜡烛、香皂花、皮影道具及刀叉等混装的不同情况,其中2个品牌与刀叉混装,分别从淘宝平台、拼多多商城购买;其他3个品牌混装其他多种产品,分别为:京东商城天央悦玺(2022/8/23)、拼多多商城瑞敏佳(2022/8/24)、京东商城赵庄野墅(2022/8/20),天央悦玺还存在月饼内、外包装上均无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等有关信息的情况。从线下随机调查的商超情况看,未见8月15日之后生产的月饼有混装情况。

  调查还发现,今年的“天价”月饼少了,价格“亲民”月饼多了。8月5日至31日线上监测结果显示,月饼的价格最低的是39.9元、价格最高的是474.05元,平均价格为220元;线下随机走访各商超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月饼价格在100元至300元居多,调查人员只发现一款500元以上的月饼在售,但不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其余未见500元以上的月饼。

  中消协表示,价格“亲民”、绿色环保的月饼成为今年月饼市场上的主流,“月饼大了”“盒子环保了、变薄了”成为中秋月饼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新标准的实施给今年的月饼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总体上看,生产企业对新标准执行较为到位。

  相关新闻

  六成受访者遭遇过大数据“杀熟”

  近年来,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活动。市消协日前发布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多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六成多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体验调查中未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

  在问卷调查中,七成多(76.77%)受访者认为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较去年(99.74%)下降了两成多(22.97%);有六成多(64.33%)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较去年(86.91%)下降了两成多(22.58%),这组数据说明,虽然大数据“杀熟”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现象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和外卖消费。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的打折或优惠;此外,针对同时在一个平台消费,有人有消费券而有人却没有的现象,八成多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或优惠券的结果不公平,七成多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或优惠券规则不透明。

  在体验调查部分,体验调查没有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体验调查在18个平台完成的63个消费体验样本中,有36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一致,有27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价格不一致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打折优惠额度不同,或者享受打折优惠种类不同,导致最终实际成交价格不同。有的价格不一致样本,存在打折优惠促销规则不透明现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针对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市消协提出建议:鉴于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调查取证,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实时监控有关电商平台的价格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作出预判。同时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互联网个人信息留痕,注意关闭个性化推荐、选择或删除个人用户标签等功能的应用,降低在平台使用搜索、收藏等功能的频率,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尽量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商家进行价格比较。

  文/本报记者 王薇

  • 相关阅读
  • 中秋节北京商企进账33.4亿 飞盘等户外运动成消费“热引擎”

      中秋节北京百家商企进账33.4亿【 同比增长5.4% 露营、飞盘等潮流户外运动成休闲消费“热引擎”】烤肉季推出“怀中抱月”中秋特色菜品  2022年中秋假期,北京市各级商务部门和商业服务业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

    时间:09-13
  • 1-8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23.1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2日电 (潘琦)“1-8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23.1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1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1%,增幅位居全国前列。”新疆财政厅副厅长朱洁在12日晚召开的新疆疫情防控...

    时间:09-12
  • 新疆全力抓好“秋管”“秋收” 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2日电 (苟继鹏)12日晚间,新疆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新疆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介绍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新疆农业生产总体形势、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

    时间:09-12
  • 中秋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6695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交通运输部12日披露,9月10日至12日中秋假期期间,全国预计共发送旅客6695.7万人次,比2021年同期(中秋假期,下同)下降37.7%。  其中,公路预计发送旅客4818万人次,比202...

    时间:09-12
  • 2022年中秋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周音)记者12日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2年中秋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人民币,同...

    时间:09-12
  • 本地游、周边游、自驾游促福建假日文旅市场复苏

      中新网福州9月12日电 (记者 闫旭)这个中秋节假期,中秋“赏月”传统文化习俗带动福建夜游市场热度,露营、飞盘、骑行等潮玩活动为游客带来新的体验,本地游、周边游和自驾游为福建假日文旅市场复苏发展提供有力支...

    时间:09-12
  • 中秋假期广铁旅客运输平稳有序 发送旅客逾393万人次

      中新网广州9月12日电 (郭军 方杰)记者12日从广铁集团获悉,今年中秋假期,广铁集团发送旅客共计393.4万人次,其中高铁发送324.7万人次,约占总发送量的82.5%。客流高峰日为9月9日,发送旅客量110万人次。整个小长...

    时间:09-12
  • 中秋上海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本地微度假成主流、夜游人气旺

      中新网上海9月12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中秋沪上旅游市场加速回暖。12日,来自携程的统计数据,上海自清明小长假后首度回到TOP10热门城市榜单并成为旅行目的地首选。今年中秋假期,各景区日均订单量较上周末增长159%...

    时间:09-12
  • 专家:加快以海南自贸港为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投资合作

      中新社海口9月12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自由贸易港-东盟智库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12日在海口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7个国家的16位相关智库联盟成员代表参会,建言加快...

    时间:09-12
  • “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第二季启动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腾讯集团共同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第二季——“编程与人工智能活动”9日启动,鼓励有编程基础的青少年参与挑战,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