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拉动有效投资,政策暖风持续吹向新基建

2022-09-18 18:38:59

来源:第一财经

  “稳增长”是A股今年持续至今最重要的交易主线,而新基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易主题之一。

  “年初以来新基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落地,政策暖风已经吹向新基建,其中新能源、数字经济是重点发力方向。”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分析师王以对第一财经表示,加快推进新基建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阶段,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的有力工具。

  从上半年A股公司业绩来看,新基建领域表现也相对突出。

  “从2022年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表现来看,汽车自动化/智能化板块、设备商板块、光纤缆&海缆板块、工业互联网板块等均取得亮眼增长。”海通证券研究所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余伟民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和举措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也正在引领产业夯实根基、加速升级,更是大力支持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加快研发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相信,产业将有望迎来新一波的蓬勃发展浪潮。”余伟民称。

  支持政策接连出台

  自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建”概念以来,新型基建概念不断被拓展、完善。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国家开始发力新基建,政策加速落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工信部加快5G发展专题会等多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余伟民告诉记者,此后,围绕新基建中5G基建、大数据中心等细分方向上的具体发展措施、阶段目标等规划文件相继成熟,《“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陆续出台,2022年2月,为大力提升算力这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新基建政策仍在持续加码推进中。”余伟民称。

  据王以观察,今年来新基建政策落地与项目配套加速推进,重点发力新能源与数字经济。

  特别是,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5月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扩大专项债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6月初国常会宣布将发行约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6月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等。

  政策支持下,行业发展有明显进展。

  以通信行业为例,据余伟民观察,2022年上半年,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通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增势突出,移动数据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行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5G建设方面,截至6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18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7.9%,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1-6月份新建5G基站42.9万个。千兆光纤宽带网络方面,截至6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103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18万个。

  从上半年公司业绩来看,汽车自动化/智能化领域,车载通信模组、车载智能化器件&设备、激光雷达相关公司业绩表现突出,行业向两化升级确定性强,国内公司正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规模优势、细致化服务等成为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光纤缆&海缆公司受益通信行业光纤光缆“量价”齐升机会,业绩提速增长;同时“十四五”期间开始整个海上风电的建设将进入加速发展期,为海缆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而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已具天时、地利、人和,行业内公司把握产业升级红利,在巩固传统领域优势外,开始不断向新领域开拓版图,逐步进入业绩放量期。”余伟民称。

  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最新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新基建领域投资比重在持续加大。

  “今年1~8月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3.0%、20.2%,远高于制造业投资14.2%的累计增速。”王以告诉记者,从PPP项目投向来看,今年1~8月投向新基建的占比约10.4%。另外,尽管各省市年内对新基建投资的累计数额不可知,但大部分省市均把新基建相关投资纳入2022年政府规划中。

  据他测算,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车充电桩、高铁与轨交等领域2022~2025年累计投资总额或可达15万亿级别。

  其中,5G基建在2022~2025年直接投资规模或达1.1万亿。

  “5G基建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王以表示,根据工信部统计并参照赛迪智库数据,以每个基站平均投资50万元计,2022~2025年的5G基站总投资规模约1.1万亿元。同时,间接投资方面,中国信通院预测,2021-2025年,5G基建将拉动全产业链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3.5万亿元。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他预计2022~2025年直接+间接投资拉动总额或达2.7万亿元。王以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假设年均投资增速为20%,保守估算,“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直接+间接投资拉动总额约为3.1万亿,2022~2025年的总拉动额约为2.7万亿元。

  人工智能方面,预计2022~2025年AI芯片新增投资规或达1350亿元。“人工智能包括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前者为新基建的重点,核心产业为AI芯片和传感器。”王以称。

  工业互联网方面,预计2022~2025年直接+间接投资总额或超1.3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是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022~2025年的直接投资额累计约3290亿元。”王以预计,2022~2025年的间接投资额累计约9758亿元。

  特高压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设数迅速提升,期间预计带动直接+间接投资约3.6万亿元投资额。王以分析预计“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总投资规模约为2.4万亿元,同时,预计2021~2025年,特高压将带动全产业链投资额超1.2万亿元。

  新能源车充电桩方面,预计2022~2025年直接投资规模约为0.7万亿元。“假设2022年至2025年电车月销售渗透率至50%,而汽车月销售量已接近饱和、未来年增2%,则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中“一车一桩”的规划下,2022年至2025年需新增约0.46亿台充电桩。”王以分析预计,直接投资或达到约0.7万亿元,同时可带动相关投资约1620亿元。

  另外,王以预计,高铁与轨交在2022年至2025年直接投资规模或可达4.9万亿元。

  “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和举措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也正在引领产业夯实根基、加速升级,更是大力支持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加快研发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余伟民对记者表示,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相信通信行业产业将有望迎来新一波的蓬勃发展浪潮。

  “从A股市场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新基建相关产业在政策指引下发展趋势向上,头部企业处于估值历史底部。”余伟民认为,在行业数字化持续加速、云计算产业链需求景气、汽车自动化/智能化机会不断涌现背景下,新基建有望成为A股投资者青睐的确定性市场热点,将持续看好以新基建为代表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

  • 相关阅读
  •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估值已偏低,当前市场存在左侧配置机会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孙燕  上周经历大幅调整后,A股市场本周是否能企稳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短期快速调整过后,A股市场估值已偏低,存在左侧配置机会,可逐步逢低布局。 ...

    时间:09-19
  • 【十年经略】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题: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记者 宋宇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

    时间:09-19
  • 【黄河安澜】揉钢团、造“地下城” 母亲河畔的“国之重器”有多牛?

      中新网郑州9月19日电 (阚力)万吨级油压机“揉面团”般锻造巨型锻件、直径逾十米的盾构机入地开发地下空间……这些都是寻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型“重器”干活场景。  近日,中新网记者随“黄河安澜”网络主题活动采...

    时间:09-19
  •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生产系统投用

      原标题:海南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生产系统投用  本报海口电 (记者曹文轩)近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位于我国南海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

    时间:09-19
  • 郑州市房地产基金纾困项目达到7个 预计资金投入逾33亿元

      原题: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再签约落地三个项目  今天(9月17日)从郑州市财政局传出消息,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近日再签约落地三个项目,分布为惠济区锦艺四季城、中原区裕华城、金水区豫园3个项目。至此,基金纾困...

    时间:09-19
  • 券商股权屡见法拍 一券商1.1亿股降价651万出售

      中国基金报记者 颜颖  市场行情震荡,券商小股东们的日子也愈发不好过。今年以来,屡有券商股权登陆司法拍卖市场,待价而沽。  近日,阿里资产司法板块显示,北京国泽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申港证券1.1亿股...

    时间:09-19
  • 美国IPO市场跌至“史上最差”,重心东移亚洲揽下七成份额

      作者:周艾琳  美联储激进加息叠加美股暴跌使美国IPO市场陷入僵局,总额接近历史新低。IPO的中心已东移至亚洲,占全球总额的68%,而且今年中国境内市场的IPO放量明显。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金弘毅对第一...

    时间:09-19
  • 上半年A股IPO真实通过率61%!监管严把上市入口质量关,9家被督导企业问题集中曝光

      IPO强监管仍在持续。  8月IPO市场多达38家企业终止上市路,创下年内新高,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创业板当月终止家数就有25家,这当中逾三成的终止IPO项目曾经历过现场督导。  近期,券商中国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

    时间:09-19
  • 什么信号?年内逾百只基金下调管理费率,这9只“免费”…

      公募基金降费是大势所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下称《意见》),文件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

    时间:09-19
  • 欧央行加息,影响几何

      作者:谭小芬 ▪ 张昊辰  为防范通胀持续上升风险,欧洲央行9月8日宣布实施史上最大幅度加息,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此次加息后,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自本月14日起...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